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设考点 > 理解重要概念含义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1170725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必须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摘编自《十九大报告》)

材料二:

美丽中国,是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是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具体体现。而2015年中央政治局提出的“新型绿色化”则是美丽中国的实现路径,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体现。

我国尚未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的巨大压力以及环境资源的重大损失。有研究表明,1997-2013年我国绿色GDP占传统GDP的比重为78.gg%-87.06%,即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损失占12.94%-21.01%。因此,需要更为科学地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主要是:一是以全产业链的生态环境成本最小化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进而达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通过完善资源环境市场机制,实现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占用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激励企业通过生态产业链方式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发展。二是以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为核心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包括构建引导绿色消费的政策制度,形成有利于绿色出行的交通网络和设施体系,推进有利于绿色居住的社区制度。三是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目标打造生态安全的绿色空间,尤其是遵循不同区域人与自然的规律,构建符合区域自然特征,提升生态安全能力、体现美好生活需要的绿色空间体系。

(摘编自黄贤金《美丽中国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原有的需求也逐步得到满足。而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更加广泛,其中就包括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国存在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建设美丽中国正是针对这一痛点。建设美丽中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是在直面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决断,展现了党的科学发展理念新境界,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是最典型的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的全球性问题。当前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障碍,世界各国都应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我国作为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构筑美丽中国、治理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正是切实履行对国际社会绿色发展的自觉担当,体现了我国对人类长远发展的高度负责。我们要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不断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摘编自黄娟《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

1.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梳理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人类如果在开发利用自然时违背自然规律,一味掠夺,那么不仅会对自然造成伤害,而且也必然会自食其果。
B.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被破坏、环境资源损失现象比较严重,人们应该直面问题,采取措施,以“新型绿色化”为路径建设美丽中国。
C.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最为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世界各国理应承担的责任,我国正在切实履行这一责任。
D.综合三则材料可知,美丽中国的实质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保护自然中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3.建设美丽中国有哪些重大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日前,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首次明确了学生欺凌的界定。《治理方案》指出,中小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主观故意性是判定欺凌还是玩笑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12月27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雯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摘编自谭畅《官方首次明确界定“校园欺凌”》,2017年12月27日《南方周末》


不同胖瘦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情况


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情况

材料二:

遭遇到校园暴力会使得受害的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抑郁。校园暴力不仅会影响受害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使得受害学生由于受到暴力伤害的投射反应,出现各种违纪和越轨行为,甚至反过来去欺凌别的弱小同学。

校园欺凌与中小学生社会心理状况有着直接关联。在家长日常的溺爱纵容或关爱缺失、学校教育中的“分数中心”导向、游戏中暴力信息的泛滥成灾、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一些中小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沟通障碍,导致其在社会交往中容易形成自卑、怯懦、孤僻或者骄横、偏执等不良倾向,这些中小学生容易引发校园欺凌行为,成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

从更广的视角看,在校园欺凌中,伤害与被伤害既是相互的,又是相通的。校园欺凌事件的双方甚至旁观者都是受害者,欺凌不仅会给青少年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更将在青少年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

(摘编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大数据告诉你,有多少校园欺凌不该发生》)

材料三:

2017年11月22日,教育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首次对学生欺凌做出明确界定,从欺凌的预防到惩戒措施再到如何申诉,整个过程都做出了描述,同时对欺凌的主体、部门职责、工作要求做出规定。

从学校内部治理角度说,防治校园欺凌问题,必须扭转学校的办学理念,实行学校的现代治理。要通过可操作的规则教育、行为教育,并加以言传身教,帮助青少年树立起底线意识、尊重意识、理解意识、团队意识,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防范校园欺凌的发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从策略上,要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合力作用。从根本上,要对青少年的心理给予更多的关心呵护。只有多方力量联动起来,才能降低校园欺凌的发生率,让青少年的校园生活少一份阴霾,多一份阳光。

(摘编自熊丙奇《防范校园欺凌 学校要拿出实际举措》,2017年4月5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校园欺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各种类型的校园,学生故意对身边的同学进行各类的欺负、侮辱,属于我们常说的校园欺凌。
B.身体偏胖的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更容易在身体、言语、社交、网络等方面受到来自同伴的欺凌。
C.虽然成绩会主宰学生在学校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有可能遭受校园欺凌。
D.校园暴力会使得受害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创伤,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会影响到人格的正常发育。
2.下列对相关材料内容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主要说明校园欺凌的具体内容,并且对其重要的判别标准进行了强调;材料二说明学生心理状况影响学生实施欺凌或者遭受欺凌。
B.在这个通信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和手机移动通讯越来越普及化,网络欺凌这种新形式的校园欺凌有可能成为以后非常重要的校园欺凌类型。
C.学校教育中的“分数中心”导向,特别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并激发学生间的竞争意识,从而导致不同成绩群体之间的矛盾和欺凌。
D.校园欺凌问题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而《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发布,更是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3.怎样才能有效地减少校园欺凌现象?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并分析。
2021-01-07更新 | 4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共享经济有助于深化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过去产业模式更新滞后的阶段,经济增速下降,出现了供给失衡的情况:一方面市场提供的产品不符合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部分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库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一状况的解决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优化产能,注重需求方的需求,提升合理的供给能力。

共享经济的出现带动了资源的再分配,使得部分资源得以重新组合,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其参与成本低,平台参与度广,发展迅速,对传统商业市场造成了冲击,削弱了传统商业模式的竞争力。以滴滴快车与出租车相比为例,滴滴快车的司机税收政策不明确,收费低,接单多。而传统的出租车因为投入多、运营成本高、打车费用高而逐渐失去市场占有力。这自然会引起传统出租车司机和出租车公司的不满,出租车司机抵制“专车”司机的情况屡见不鲜。

共享经济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经济模式,我国还未对共享经济颁布明确的责任追究、税收监管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共享经济大都是通过网络手段来进行认证,资质认证门槛较低,交易平台很难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一旦出现问题,现有的法律法规很难厘清真正的责任人。

摘编自《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治理对策》

材料二:

(摘编自《2018-2019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全景研究报告》)

材料三:

在行业成熟度比较高的共享模式中,一些现象偏离了“通过激活社会存量资源来创新经济发展”的初衷。名曰共享经济,其实是资本市场的包装,往往多于盈利模式的创新;个性化服务的提升,也可能多于社会公共成本的节省。比如,最初的网约车,说好了是利用空闲私家车和空余座位减轻交通压力,结果却催生了不少专职网约车司机。到底是提升了资源利用率,还是增加了通行压力,这笔账并不那么好算。如今的共享汽车,也是走了类似的模式,更多是通过增量服务释放了潜在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共享经济光谱中的不同价值增量。倘若共享成色更浓一些,比如对顺风车、拼车、合租等优化闲置社会资源的方式,应该以宽容发展的原则,创造适应新业态发展的宽松环境,扶持它们形成站得住脚的盈利模式。而偏向提升服务水准的共享模式,则要相应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审慎研究行业准入办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并处理好其与传统经济的关系,最终在平衡中把握机遇、化解冲击。

通过共享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人类文明一贯的追求。共享经济真正的活力,不仅来自互联网技术或者将社会潜在资源激活的商业模式,更源于对社会真实需求、美好期待的有效回应。采取市场化的手段,也应警惕纯粹的逐利彻底压倒实现社会价值增量这个目标。抵御住资本套利的诱惑,致力于价值的共赢,共享经济才能行稳致远,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摘编自刘天亮《共享经济应追求社会价值增量》

材料四:

共享单车、共享医疗、共享充电宝、共享厨房、共享衣橱、共享雨伞……距离被称为“共享经济元年”的2015年已过去了4年,中国共享经济迅猛发展,已渗透进许多细分领域和市场,成为互联网经济的新蓝海。中国共享经济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世界瞩目。外媒注意到,中国共享经济正在转型中稳步发展。

西班牙媒体称,借助移动应用程序共享各种资源,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的日常生活方式。数以百计提供各种共享服务的企业应运而生。西班牙《发展报》称,除了共享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以外,中国人又开发出其他的共享服务,如篮球、手机充电宝和雨伞等。

“共享经济”在全球掀起了一股“中国热潮”。美国“福布斯新闻网”对此发表评论称,中国企业带来的“共享经济模式”正在掀起一股新潮流,美国企业也在争相模仿。从“共享经济”的传播中,我们能看到中国企业有能力进入新市场,引领全球的新经济潮流。

中国服装和自行车会员制服务随着共享经济发展不断增长。《日本经济新闻》9月3日刊文称,中国广泛覆盖的快递网络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愿意分享更多的物品,以会员制服务为基础的业务在中国正不断获得增长。中国共享经济正从音乐、主流媒体视频推广至有形消费品,比如服装、自行车、化妆品、鲜花等。

(摘编自《共享经济告别“野蛮生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经济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重大意义,而其他的经济模式则难以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共享经济虽对我国民众的生活有着积极影响,但目前都通过网络手段进行认证,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
C.从材料二可看到,我国互联网共享经济市场行业规模虽不断扩大,但其增长率自2013年开始一直呈现下滑趋势。
D.当下,我国共享经济已渗透进许多细分领域和市场,并且还在进一步拓展,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经济衍生出来的新的商业模式对传统商业模式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传统商业模式的竞争力受到削弱。
B.从2018-2019年我国网民使用共享经济产品情况调查来看,交通方面的共享形式多样,其中单车的共享比例相对较高。
C.由于西班牙等国的媒体纷纷报道了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共享经济”在全球掀起了“中国热潮”
D.我国的共享经济模式涉及范围广,普及快,这和我国快递网络覆盖广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共享经济平台本身没有基于产品和服务本身的固定成本支出,其成本来源于共享经济平台维护等相关支出,属于轻资产运营。
B.“共享短租本质上使用户能享受到高性价比以及更佳的居住体验,并使房东的闲置房源得以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共享经济的内涵。”
C.“共享经济低成本、低消耗等特点,成为共享经济规模扩大的必然条件,因此共享经济一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D.“共享经济的内涵是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过程。去中介化是供需双方不再依附传统商业组织,再中介化是供需双方依附共享经济平台。”
2020-04-18更新 | 9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发现,蜘蛛是在一种并不安全的状况中生活的,因而,大自然对这样的一种生活好像作了适当的安排,因为一只苍蝇就够维持它的生命达一周之久。有一次,我把一只黄蜂放进一张蛛网中,但当蜘蛛照常出门来捕食时,先是观察一下来的是个什么样的敌人,根据量力的原则,制服不了的对手,它立刻主动上去解除紧紧束缚对手的丝线,以放走这样一个强大的敌手。当黄蜂得到自由后,我多么希望那个蜘蛛能抓紧修理一下网的被破坏的部分;可是,它似乎认定网已无法修补了,便毅然抛弃了那张网,又着手去织一张新网。

我很想看看一只蜘蛛单独靠自己的储备能够完成多少张丝网。因此,我破坏了它织就的一张又一张的网,那蜘蛛也织了一张又一张。当它的整个储存消耗殆尽,果然不能再织网了。它赖以维持生存的这种技艺(尽管它的生命已被耗尽)确实令人惊异无比。我看见蜘蛛把它的腿像球一样旋动,静静地躺上几小时,一直小心翼翼地注视着外界的动静。当一只苍蝇碰巧爬得够近时,它就忽然冲出洞穴,攫住它的俘获物。

但是,它不久就厌倦了这种生活,并决心去侵占别的蜘蛛的领地,因为它已不能再织造自己的罗网了。于是,它奋起向邻近蛛网发动进攻,最初一般都会受到有力的反击,但是,一次败绩,并不能挫其锐气,它继续向其他蛛网进攻,有时长达三天之久,最后,消灭了守卫者,它便取主人而代之。

有时,小苍蝇落入它的陷阱时,这只蜘蛛并不急于出击,它只是耐心等待着,直到它有把握捕捉对方时,它才动手,因为,如果它立刻逼近苍蝇,将会引起这只苍蝇更大的惊惧,还可导致这个俘虏奋力逃走;所以,它学会了耐心等待,直到这个俘虏由于无效地挣扎而精疲力竭,就变成一个玩弄于股掌间的战利品啦!

我现在描述的这只蜘蛛已经活了三年,每年,它都要换皮甲,生长新腿。有时,我拔去了它的一只腿,两三天内,它又重新长出腿来。起先,它还惊惧于我挨近它的网,但是,后来,它变得和我如此亲密,甚至从我的手掌中抓去一只苍蝇。但当我触到它的丝网的任何部位时,它就会马上出洞,准备防卫和向我进攻。

为了描绘得完善一点,我还要告诉诸位,雄蜘蛛比雌蜘蛛细小得多。当雌蜘蛛产卵时,它们就得把网在蛋下铺开一部分,仔细地把蛋卷起来,宛如我们在布上卷起什么东西一样,然后,它们就可以在它们洞里孵育小蜘蛛了。遇到侵扰,它们在没有把一窝小蜘蛛安全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以前,是绝不考虑自己逃遁的,正由于这样,它们往往会因父母之爱而死于非命。

这些小蜘蛛一旦离开父母为它们营造的隐蔽所后,就开始学习自己织网,几乎可以看到它们日长夜大。如果碰上好运气,长一天,就可捉到一只苍蝇来饱餐一顿。但是,它们也有一连三四天得不到半点食物的时候,碰上这样的情况,它们也能够继续长得又大又快。

然而,当它们老了以后,形体就不会继续增大,只是腿长得更长一点。当一只蜘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僵硬时,它就不可能捕捉到俘获物,然后就将死于饥饿。

(节选自 哥尔斯密《蜘蛛的智慧》)

1.下列不能体现“蜘蛛的智慧”的一项是
A.当一只黄蜂闯进一张蛛网中,蜘蛛会立刻主动上去解除紧紧束缚对手的丝线,以放走黄蜂。
B.当黄蜂飞走后,蜘蛛会毅然抛弃那张被黄蜂破坏的网,又着手去织一张新网。
C.蜘蛛把它的腿像球一样旋动,静静地躺上几小时,一直小心翼翼地注视着外界的动静。当一只苍蝇碰巧爬得够近时,它就忽然冲出洞穴,攫住它的俘获物。
D.当雌蜘蛛遇到侵扰,但它们在没有把一窝小蜘蛛安全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以前,是绝不考虑自己逃遁的。
2.下列对原文说明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以“已经活了三年”的这只蜘蛛为观察对象对蜘蛛生活的智慧展开说明的,结尾三段的补充说明,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蜘蛛。
B.本文突出体现了科普类文章知识性与文学性的特点,以优美的文字,形象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有关蜘蛛的知识,读起来饶有趣味。
C.“我现在描述的这只蜘蛛已经活了三年”,由此表明节选部分是按照蜘蛛生长的时间顺序来展开说明的。
D.文章生动地介绍了蜘蛛生存的“智慧”,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细致敏锐的观察功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蜘蛛具有善于以退为进、伺机出击、坚韧顽强、知道量力而行、了解“弱肉强食”的规则等特点。
B.当蜘蛛不能再产丝结网后,就会去侵占别的蜘蛛的领地,这时就会引发同类间的争斗,强者往往会杀死弱者。
C.小蜘蛛孵化出来后生长迅速,但是要有充足的食物,他们才能长得又大又快。
D.蜘蛛每年都要换皮甲,它的腿有再生能力,当它的腿断了之后,两三天内,会重新长出新腿来。
2020-05-27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