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设考点 > 理解重要句子含意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8 题号:1173888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1958年,一个电话改变了黄旭华的一生。“电话里只说去北京出差,其他什么也没说。我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去了。”黄旭华说,他从上海到了北京才知道,国家要搞核潜艇。这是黄旭华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从此,他的一生与核潜艇结缘。

在此4年前,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首次试航,一年前,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核潜艇刚一问世,即被视为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杀手锏”。1958年6月27日,聂荣臻元帅向中共中央呈送《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得到毛泽东主席批准。这份绝密报告,拉开了中国研制核潜艇的序幕。然而,当时的中国要造核潜艇,谈何容易?1959年秋,赫鲁晓夫访华,中国领导人希望苏联帮助中国发展核潜艇,但赫鲁晓夫认为,核潜艇技术复杂,中国搞不了。对此,毛泽东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主席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自己造核潜艇的决心,”黄旭华说,这种激励难以言表。然而,当时连核潜艇长什么样儿也不知道,“没办法,只能‘骑驴找马’,搜罗核潜艇相关信息,拼凑出核潜艇的轮廓”黄旭华说,他们只得带着“三面镜子”找有用信息:用“放大镜”搜索相关资料,用“显微镜”审视相关内容,用“照妖镜”分辨真假虚实。就这样,中国核潜艇事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在一波三折中发展。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上天,带来核潜艇下海的希望。5个月后,核潜艇研制工作全面启动。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在葫芦岛成立,黄旭华开始了“荒岛求索”的人生。那是个特殊的年代。“文革”时期政治运动不断,白天养猪、修猪圈、接受批判,晚上黄旭华和同事们潜心于核潜艇事业。没有计算机计算核心数据,就用算盘和计算尺。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和稳性,就用磅秤来称,黄旭华和同事们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尖端的技术问题,同时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关键问题。核潜艇的形状是采用常规线型还是水滴线型,一度困扰着黄旭华和他的同事们。美国发展核潜艇分三步走,先是采用适合水面航行为主的常规线型,同时建造一艘常规动力水滴线型潜艇,摸索水滴型体的流体性能,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先进的水滴型核潜艇。依据大量试验和科学论证,黄旭华提出,“三步并作一步走”,研制中国的水滴型核潜艇。“一个侦察兵已把最佳路线侦察出来,就没必要重走他侦察时的路线了。”黄旭华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旭华和同事们先后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和重大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艇体结构、人工大气环境、水下通讯、惯性导航系统、发射装置7项技术,也就是“七朵金花”。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顺利下水。

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

这是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速度:上马三年后开工,开工两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入列。

1981年4月,我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成功下水。两年四个月后,交付海军训练使用,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核潜艇潜入深海,才能隐蔽自己,在第一次核打击后保存自己,进行第二次核报复,从而实现战略威慑。

1988年4月29日,我国进行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数百米深的深潜试验,是最危险的试验。“核潜艇上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铜板,深潜后承受的外压是1吨多一这么大的艇体,有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不严,都是艇毁人亡的结局!”深潜试验遭遇事故并不罕见。上世纪60年代,美国核潜艇“长尾鲨”号便在深潜试验时沉没,艇上一百多人全部遇难一对参试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心理考验。为增强参试人员信心,减小压力,这位64岁的总设计师做出惊人决定:亲自随核潜艇下潜。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核潜艇不断向极限深度下潜。海水挤压着艇体,舱内不时发出“咔嗒、咔嗒”的巨大声响,直往参试人员的耳朵里钻。黄旭华全神贯注地观察并记录着各种数据。

成功了!当核潜艇浮出水面时,现场的人群沸腾了一人们握手,拥抱,喜极而泣。

1988年下半年,中国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完成水下发射导弹试验,意味着中国真正具备了水下核反击能力。核潜艇横空出世,使我国从此摆脱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

深海,潜伏着中国核潜艇,也深藏着“核潜艇人”的功与名。

“为了工作上的保密,我整整30年没有回家。离家研制核潜艇时,我刚三十出头,等回家见到亲人时,已是六十多岁的白发老人了。”黄旭华说。

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黄旭华埋头苦干的人生,正是中国核潜艇人不懈奋斗的缩影,他们是骑鲸蹈海的“无名英雄”。

(摘编自刘诗平《人生,为祖国深潜——记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注]黄旭华,中国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副指挥,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20年1月10日,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二:

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进程中,科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大国重器,令中国人民挺直腰杆;高铁、跨海大桥等基础设施,夯实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助推中国技术创新由“跟跑”向“并跑”转变,并逐渐向“领跑”发起冲击。这些辉煌成就背后,凝结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品质得以彰显、传承和发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汇,彼此影响,我们在内外环境上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内部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前景向好,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需要科技实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从外部看,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前夜,科技竞争愈加激烈,各国在能源与资源、信息网络、新材料、医药健康等研究领域持续发力,期望通过重大科技突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在此背景下,弘扬科学家精神,就要让科学技术更好服务国家发展需要,推动我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并通过营造科学氛围和科学环境,在全社会集聚起不懈攀登的力量,实现科学精神的代际传承,助力科技事业不断取得新交破。

(摘编自丁奎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较多笔墨交代事件发生背景,主要目的是说明我国提出导弹原子潜艇制造计划的由来。
B.文章介绍当年核潜艇研制的简陋条件和恶劣环境,凸显了主人公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
C.文章将我国当时的研制方案与美国发展核潜艇的方案进行对比,旨在表现我国方案的可行性。
D.文章写64岁的黄旭华亲自随核潜艇做深潜试验,突出表现了他与同事们同甘共苦的平等意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选取黄旭华“荒岛求索”的事迹,集中表现了老一代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体现了选材的典型性。
B.材料一以核潜艇研制时间为线索,既利于展示我国核潜艇事业发展过程,又利于展现主人公的精神境界。
C.材料二首段选取多个标志性事件,彰显了中国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论证了科技的重要性这一中心观点。
D.材料二第二段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形势,利于激发读者的使命感,体现了新闻评论鲜明的针对性和引导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科学家精神的一项是( )
A.王振义院士不仅攻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还培养了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三位院士。
B.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之后毅然同国,成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C.焊接工高凤林屡次攻克运载火箭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难关,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
D.医生李文亮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用微信提醒亲朋好友注意防护,被媒体称为疫情“吹哨人”。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这篇新闻评论的论证思路。
5.基于材料二中“我们在内外环境上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你认为材料一这篇人物通讯有何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截至2020年3月28日,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近几年,电商繁荣发展,快递业务量也随之增大,智能快递柜迎来发展良机。

2020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智能投递设施等纳入城乡公共基建范畴。而早在2013年,国家邮政局就对智能快件箱的总体功能、系统结构、安全要求等都制定了严格的行业标准,规范行业发展。不论是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一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还是国家邮政局局长提出的末端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无一不是剑指中国快递业的末端配送。

图表12014-2018年中国智能快递柜运营量及箱递率情况

(摘编自《2020年中国智能快递柜行业发展背景、投放量、市场规模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材料二:

(图表来源《2020年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材料三:

快递柜对于末端配送(快递与即时物流)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2019年我国快递行业产生业务量635.2亿件,每日单量1.7亿,预计中长期随着网购渗透率的提升,快递行业仍将保持高景气。快递包裹量的快速增长给末端配送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而快递柜则极大地缓解了末端配送的压力。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快递柜行业亦经历多轮洗牌,运营商仍未实现盈利,一方面是入场费、租金、运维等运营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是盈利模式方面还未取得明显的突破(目前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向快递员收费及广告收入)。总体来看,快递柜行业还存在技术壁垒。智能快递柜连接了商家和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决定了其对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高要求,此外,智能快递柜制造企业将产品销售给运营商后,需要提供送货、安装、调试以及后期及时的维保服务,若智能快递柜制造行业能形成覆盖全国的营销及服务网点布局,就可以更好地为大型客户提供全国性的售前、售后服务。

摘编自《2025年中国快递柜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及竞争壁垒分析》)

材料四:

从2020年5月开始,不少消费者在使用丰巢快递柜取件时,发现屏幕上多了一则通知,该快递柜服务推出了会员制,普通用户超过12小时未取件将收取费用。5月6日,杭州某个硬核小区为抵制收费,宣布暂停使用丰巢快递柜,更是将此事推向风口浪尖。

记者在走访中得知,外界对快递柜收费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快递员在将包裹放入快递柜时,己付过一次费了,在购买商品时己支付快递费的用户,为何还要再次付费?二是其他快递柜大部分为24小时内免费使用,丰巢却缩短了一半时间。

关于超时收费是否合理,北京康达(沈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嘉熙表示,本质上,快递柜提供的服务属于委托合同的范畴,收费合法。换句话来说,快递柜服务从诞生以来就是商务服务的范畴,不属于公益服务。

5月8日,广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昂鹏表示,丰巢快递柜实行收费是市场行为,但前提是需要让消费者自己选择是否将快递放进快递柜。他说,快递柜解决了一部分收件人的痛点,主动需求是存在的,他们是潜在的会员客群。

然而目前国内的消费理性还没培养起来,虽说丰巢与速递易的合并形成了先占优势,但最终市场的竞争领先还要靠服务激活,要更加凸显消费者的选择权。目前,要想全面推进既向快递员收费,又向消费者收费的经营模式,运营商还需慎行。

(摘编自《广州市物协:快递柜实行收费是市场行为,选择权应属消费者》)

1.下列对智能快递柜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智能快递柜行业由于入场费、运维等成本过高,且仅依靠向快递员收费、广告收入来盈利,所以虽经多轮洗牌,但企业仍难以实现盈利。
B.智能快递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保护商家和消费者信息的关键,而全国性的营销及服务网点布局,则是智能快递柜制造行业抓住大型客户的重要因素。
C.丰巢快递柜对超过12小时未取件的普通用户收取费用的做法,虽然从法律层面讲无可厚非,但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用户的实际情况,还是引来了不少争议。
D.快递柜虽为部分人解决了收件难的问题,但在当前市场消费黠性还没有充分培养起来的情况下,即使是具有先占优势的丰巢,也有可能因收费问题失去一些用户。
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图表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我国智能快递柜运营企业规模的扩大智能快递柜投放量也不断增加2014-2018年我国智能快递柜运营量不断上升,且增势明显。
B.2014-2020年中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逐年增长,增速在2014年达到峰值,之后便开始逐年递减,2020年快递业务量有望达到740亿件。
C.2014-2020年的中国快递服务企业收入情况十分乐观,快递服务企业年收入增速多年保持在20%以上,2015年后几乎呈年千亿级速度上升。
D.伴随着我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在2014-2020年间显著上升,快递服务企业收入也连年增加,增长率以2016年为峰值,前后均有起伏。
3.促进我国智能快递柜行业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1-02-05更新 | 3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认识植物的武林秘籍

口香糖、枫糖浆的甜味来自哪些植物?

大王花到底会不会吃人?

家门口的银杏树竟是地球冰川期的幸存者?

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是时候准备一本武林秘籍了!《中国儿童植物百科全书》以人类观察、利用、保护植物的过程为基本线索,为家长和孩子们展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秘境和奇趣植物。

我们赶紧翻开书来看看吧!书中的每一个展开页就是一个主题页,围绕某一类植物或某一种自然现象展开说明,主题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心理和生活实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物学文化研究者刘华杰说:这本书集结了中国植物科普界的力量,编纂历时两年,其中每一个知识点的选取、每一张图片的选择和修饰,都需要精心完成。

认识植物与数学学习有关吗?在解释植物形态术语时,书中就将叶序”“花序转变为了有趣的算术题和几何题。当你看到向日葵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这并不是一朵花,而是由上千朵小花组成的头状花序,其中蕴藏着植物生存的智慧。

对很多家长来说,让孩子乖乖地吃下蔬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倘若能将蔬菜背后的历史呈现给孩子,让他们看到人类经过怎样的努力才将作物驯化成功,说不定孩子便能与桌上的饭菜和解,更加珍惜面前的食物了。

《中国植物》一章巧妙地融入青蒿素抗疟、水稻育种等科技热点,并穿插诗词、历史等人文趣味知识点。看过这一章之后,孩子们能了解到中国古人赋予花草的种种文化内涵,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植物、认识祖国,真正做到博闻强识。

从盘中蔬果到路边的花草,再到书桌上的盆栽,书中的内容以中国本土植物与常见外来物种为主,贴近日常生活,我们可以结合实际观察进行阅读,还可以通过游戏和实验,与植物零距离接触,或是直接把绿色带回家,参照这本书的自然DIY”版块,勇于尝试和实验,打造属于自己的小花园,从而更好地认识人类身边的植物邻居

正如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史军所说:对孩子们来说,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介绍了多少种植物、囊括了多少个知识点。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实验,孩子也能从中得到乐趣,观察不同植物的形态和生存智慧,可以体会到生命的平凡而伟大,进而完成深入的自我认知。用橙子皮戳破气球,像特工一样写密信给朋友,将废弃的胡萝卜头变成独特的小盆栽……书中有各种各样新奇好玩的实验,家长也能乐在其中,孩子更能享受主动探索知识的乐趣。

今年春季,甘肃地区三北防护林被破坏的新闻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榜,引发了人们对生态保护的强烈关注。保护植物和植物的生存环境是每个人的义务,因此我们也要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与植物和谐共生。本书就向孩子们揭示了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作用,介绍了许多颠覆常人认知的知识。其中,入侵植物这一概念就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如凤眼蓝、马缨丹等虽然美丽,却是危害中国本土生态的入侵植物,这样的外来物种引入后,会打破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成为危害环境的入侵者,危害本土植物的生长。

在书中,我们还可以学习银杏、桫椤、鹅掌楸等珍稀植物知识,了解物种灭绝、生态失衡背后的原因。书中最后一个主题页——林中君子,就介绍了春兰、兜兰、石斛等珍稀兰花。这些兰花因为人类无节制地采挖、贩卖和走私,已渐渐走向濒危。

特别是独花兰,这是中国特有的兰科植物,野生分布极少,中国标本采集员陈常年曾于1931年采集到独花兰的珍贵标本。采集标本可不是随意采花采草那样简单,陈常年最终因为野外工作不幸逝世。然而这样宝贵的独花兰,却因为盗采泛滥而濒危,不由得让人心痛。

万籁生命的交响曲已经奏响,追寻草木的藏宝图正在展开。翻开《中国儿童植物百科全书》,让我们一起走进植物王国,探索生命的过去与未来!

(选自《百科知识》202125期,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植物的外在形态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植物学之外的知识方法则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植物的这种生存智慧。
B.为了让孩子们全面深入了解植物,真正做到博闻强识,《中国儿童植物百科全书》融入了一些科技热点和人文趣味知识点。
C.《中国儿童植物百科全书》打破其它科普读物单一的纸质阅读形式,创造性地引导孩子通过实验获得主动探索知识的乐趣。
D.珍稀植物标本采集需要标本采集员长期在野外进行艰辛的工作才能完成,这使得像独花兰这样的珍贵植物标本更加可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开头连用三个问句导入,提升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文章在展开时逐一解答了这些问题,使这篇推介文章更加具有针对性。
B.孩子可能与饭菜“和解”的说法很有趣,以孩子的态度变化,形象地表达了《中国儿童植物百科全书》能够改变孩子对蔬菜的认知的观点。
C.“入侵植物”的概念是指那些被引入的外来物种,它们虽然美丽但危害中国本土生态,它们的进入会打破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
D.文章重点介绍了《中国儿童植物百科全书》的内容和特色,同时在文章末尾还总结了本书具有探寻植物宝贵的经济价值的作用。
3.北京植物园科普中心主任王康在《中国儿童植物百科全书》新书发布会上说,这本书“能帮助孩子对自然形成正确的理解”。请根据材料对此进行简要说明。
2022-05-27更新 | 20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街头随机问一句,王者荣耀是什么,想必多半人都知道这是一款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即MOBA)。游戏中,五路、三路或一路英雄在地图上施展技能、提升等级、互相厮杀,并以率先摧毁敌方基地的水晶塔为最终目标。时常看到在餐厅、电影院门前,三五个年轻人聚在一起低着头拨弄着手机,那十有八九是一起“开黑”(组队开始游戏)了,并且不时能听到“我一个技能一千血”之类的游戏台词。

根据2017年4月腾讯互动娱乐年度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超过2亿,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MOBA手游。根据腾讯方面的数据,其日活跃用户达5000万。

厦门海沧延奎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谢美兰在班上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全班41名同学里,有一半孩子在玩这款游戏。一些家长质疑说,大量中小学生沉迷于这款游戏,甚至有媒体报道称,该款游戏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

腾讯方面对“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的质疑予以了否认。市场研究机构极光大数据发布的《王者荣耀研究报告》显示,14岁以下用户占3.57%;15岁~19岁的占22.2%。

对于记者采访时提出的该游戏18岁以下用户数据信息,腾讯方面未予回复,并表示从未发布过此类官方数据。

(摘自《新华社:“王者荣耀”还是“王者农药”:健康游戏不止于防沉迷》)

材料二:

“荆轲就是女的!”谈及历史人物荆轲,在天津市蓟州区上小学三年级的王龙(化名)言之凿凿,言语间都快跟记者急眼了:王龙对荆轲的了解,基于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王者荣耀》作为即时对战类游戏,其中的游戏角色多为历史人物,如荆轲、诸葛亮、武则天等。在使用这些历史人物的同时,这款游戏还给这些历史人物设定了一些新的职位与身份。

在这款游戏中,英雄分为坦克、战士、法师、刺客、射手、辅助六类。不同的历史人物有不同的分类,游戏中可以查看各种英雄角色的介绍。比如,游戏中有名为“李白”的英雄角色,这个角色是这样定义的:李白,青莲剑仙;定位:刺客/战士;擅长:突进/收割。不仅仅是李白,许多历史人物都被重新赋予了新的定位,还有如诸葛亮、扁鹊变成了法师,虞姬、李元芳变成了射手。

《王者荣耀》中的英雄角色还有各种造型,如刘备的造型是使用枪支的“黑帮”教父,刘禅变成驾驶机器人的形象,黄忠扛起了大炮,高渐离拿起了吉他,马可·波罗使用的则是双枪。其中最离谱的,则是将荆轲的角色设定为女性。这也是小学生王龙坚持认为“荆轲就是女的”的原因。

(来源《法制网》)

材料三:

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5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以《王者荣耀》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摘自人民网:《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

材料四:

7月3日、4日,人民网针对腾讯旗下“王者荣耀”连续刊发2篇评论,指出“王者荣耀”的危害性并呼吁政府和游戏制作方加强监管。与此同时,7月4日,“王者荣耀”游戏制作人在腾讯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刊出的访谈中表示,其实,游戏和其他娱乐方式一样,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猛兽,精神鸦片。

7月4日,腾讯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指出,腾讯将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板斧”。首先上线的是限制12周岁以下玩家每天只玩一小时,后续还将实现晚上9点后禁止登录;绑定硬件设备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这“三板斧”将逐步、持续推进。

(摘自搜狐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使用了一系列数据来说明《王者荣耀》这款游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B.材料二中小学生王龙坚持认为“荆轲就是女的”,从某种层面上折射出了这款游戏的危害之大。
C.材料三的内容说明人民网对《王者荣耀》的态度全是否定的。
D.材料四中指出腾讯公司将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板斧”。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王者荣耀》已经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MOBA手游,其日活跃用户达5000万,游戏参与者全是未成年人。
B.《王者荣耀》作为即时对战类游戏,其中的游戏角色都是历史人物,还给这些历史人物设定了一些新的职位与身份。
C.《王者荣耀》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存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
D.游戏的研发者只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由此所带来的所有负面影响。
3.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已是普遍现象,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悲剧。针对上述材料,你认为从哪些防范才能将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危害降到最低?
2020-10-21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