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 《史记》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5 题号:1182135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汲黯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馀,东海大治。称之。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

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汉方征匈奴,招怀四夷。黯务少事,乘上间,常言与胡和亲,无起兵。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及事益多,吏民巧弄。上分别文法,张汤等数奏决谳以幸。而黯常毁儒,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
B.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
C.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
D.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太子洗马,一作先马。“先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为太子的侍从官,秦汉始置,太子出行时为先导。
C.黄老之言:“黄”,指上古的黄帝;“老”,指春秋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黄老之言”,也称黄老学说,古代一种哲学、政治思想流派。
D.中二千石:汉代官吏秩禄等级,中是中等的意思,汉官秩以万石为最高,中二千石次之,后一级就是两千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汲黯与人相处很傲慢,不讲究礼数。他当面顶撞人,容不得别人的过错。与自己心性相投的,他就亲近友善;与自己合不来的,就不耐烦相见。
B.汲黯的祖辈曾得到过古代卫国国君的宠爱,在他担任太子洗马时,因为他的行为严正而得到了别人的敬畏。
C.汲黯品行纯正,不慕权贵。求见窦太后的弟弟田蚡时,从不下拜,经常向他拱手作揖完事;对卫皇后的弟弟卫青,他也只是行平等之礼。
D.汲黯崇仰道家学说,喜好清静少事。他治理郡务,对品级高的官吏要求严厉,而对小官小吏并不苛责。才一年多时间,东海郡便十分清明太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2)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此得说秦王……秦王乃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亦在逐中。斯乃上《谏逐客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取材于《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取材于李斯《谏逐客书》)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吏舍厕中鼠不洁                           食:食物
B.今万乘方争时,游者                    主:掌管
C.秦王乃斯为长史                              拜:任命
D.阴遣谋士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赍:携带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故诟莫大卑贱                                 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
B.处卑贱之位计不为者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见者远
C.李斯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       今其智反不能及
D.是地无四方,民无异国                    作《师说》贻之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一个人有才还是没有才,同这些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在的环境决定的啊!
B.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
恰逢韩国人郑国以修筑灌溉水渠的名义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郑国被发觉。
C.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现在却抛弃百姓把钱财给敌国,拒绝宾客让他们帮诸侯成就霸业。
D.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这就叫作“给敌人提供武器,给盗贼提供粮食”啊。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是楚国上蔡人,早年跟随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帝王之术。学成之后,西行前去游说秦王,后成为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门客。
B.在韩国人郑国来秦国不久后,秦国的宗室大臣请求秦王将客卿全部驱逐出境,李斯也在被驱逐的客卿之中。
C.因李斯上书劝谏,秦王下令废除驱逐客卿的诏令,恢复了李斯廷尉的官职。秦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终于兼并天下。
D.李斯认为将客卿驱逐出秦国,实际上就是资助敌对国家,让仇人更加强大。这样会削弱自己的实力,并与诸侯结怨。
5.结合材料二第一段,说说李斯是如何劝说秦王“除逐客之令”的。
2023-01-07更新 | 35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学其术。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

(节选自《史记·苏秦列传》)

材料二: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降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壁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益可忽乎哉!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超过三处。
简练以为A揣摩B读书C欲睡D引锥自刺E其股F血流至足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在本文中是忌讳的意思,与成语“讳莫如深”中的“讳”意义不同。
B.然,表转折,然而,与《登泰山记》中“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的“然”意义不同。
C.谢,感谢,与《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色挠,长跪而谢曰”的“谢”意义不同。
D.子,动词,当儿子,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妻子邑人”中的“子”意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二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初苏秦用连横说去游说秦惠王,说秦王贤能,秦国军事力量强大,只要运用好兵法和谋略定然能统一天下,可秦惠王却认为条件不成熟,婉拒了他。
B.苏秦游说秦惠王失败后,因花光了所有的财物,不得不回老家,此时的他,形容消瘦、面色憔悴,显得非常失意,亲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不搭理他。
C.苏秦从秦国回家后,潜心阅读《太公阴符》,揣摩成功,认为自己可以说服各国国君了,于是取道燕乌集阙,最终用连横说说服了赵王。
D.苏秦在前往楚国路过洛阳时,他的父母听说了,到郊外三十里的地方去迎接,妻子不敢正眼相看,嫂子亦因其位尊多金而谦恭,苏秦不禁感慨万分。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
(2)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5.太史公司马迁为什么要给苏秦列传?请结合材料一加以概括。
2024-02-08更新 | 4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 ,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D.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鲰生:意思是浅陋无知的小人。鲰,浅陋、卑微。
B.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兄,名词活用为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C.籍吏民:官吏、百姓的户籍。
D.约为婚姻:双方约定成为儿女亲家。婚姻:古今异义词,古义指约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骂鲰生、拉拢项伯等细节表现出了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的性格。
B.项羽信任项伯,改变主意,答应“善遇”刘邦,为鸿门宴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
C.紧急形势下,张良只要刘邦去见项伯,可见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D.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这使战争危机忽然出现了转机。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人如恐不胜B.先破秦入咸阳者
C.此亡秦之D.吏民,封府库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022-07-05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