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薛居正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1182244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莹,字玄辉,华阴人也。莹风仪美秀,性复纯谨。梁龙德中,始解褐为康延孝从事。后唐同光中,延孝镇陕州,会庄宗伐蜀,命延孝为骑将。将行,留莹监修金天神祠。

初,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华下,以粗绩斩随幕,人或短之。及入相,以敦让汲引为务。监修国史日,以唐代故事残缺,署能者居职,纂补实录及修正史二百卷行于时,莹首有力焉。少帝嗣位,拜守中书令。明年,检校太尉本官,出为晋昌军节度使。是时,天下大蝗,境内捕蝗者获蝗一斗,给栗一斗,使饥者获济,远近嘉之。

开运末,冯玉、李彦韬用事,以桑维翰才望素重,而莹柔而可制,因共称之,乃出维翰,复莹相位,加弘文馆大学士。及李崧、冯玉议出兵应接赵延寿,而以杜重威为都督部署,莹私谓冯、李曰:“杜中令国之懿亲,所求未惬,心恒快快,安可更与兵权?若有事边陲,只李守贞将之可也。”

及契丹陷京城,契丹主少帝于北塞,莹与冯玉、李彦韬俱从。周广顺初,遣尚书左丞田敏报命于契丹,遇莹于幽州。莹得见华人,悲怅不已,谓田敏曰:“老身漂零寄于此,近闻室家丧逝,弱子无恙,蒙中朝皇帝倍加存恤,老夫至死无以报效。”于是南望稽首,涕泗横流。未几,莹卒于幽州,时年六十七。

莹初被疾,遣人祈告于契丹主,愿归骨于南朝,使羁魂幸复乡里,契丹主闵而许之。及卒遣其子易从及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节选自《旧五代史·晋书·赵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卒遣其子/易从及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B.及卒/遣其子易从及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C.及卒遣其子/易从及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D.及卒/遣其子易从及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事,在本文中是古代官名,又称从吏史,也称从事掾,是地方长官的僚属。
B.实录,是中国封建时代记载皇帝在位期间重要史实的资料性编年体史册名称。
C.迁,即变动、改变,也用来指古代调动官职,在本文中采用的是后-种用法。
D.室家,本义指房舍、宅院,又借指家庭或家人,文中是说话人对夫人的称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莹于朝代更迭之际,累有功勋。他从后梁到后唐都有任职,曾负责监修金天神祠,又曾致力倡导敦厚谦让和汲引人才,还曾在监修国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赵莹任地方要职之时,治理有方。少帝即位时他就被指派为晋昌军节度使,面临天下蝗灾的局面,他想出妙计发动民众捕蝗,让灾民少受灾祸,赢得赞誉。
C.赵莹为人与为官,都被同僚推重。他因为性格温和而受冯玉、李彦韬称赞和任用,在应对赵延寿事件中,私下提出自己的用人看法,既有理由,又有措施。
D.赵莹危难中忠心事主,不忘故土。京城被契丹攻陷,他追随被迫离开中原的少帝前往北方边塞;到年迈仍不忘故土,恩切请求,最终被允许归葬于中原故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华下,以粗绩斩随幕,人或短之。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赵凤,幽州人也,少为儒。唐天祐中,燕帅刘守光尽率部内丁夫为军伍,而其面,为儒者患。儒者多为僧以避之,凤亦落发至太原。顷之,从刘守奇奔梁,梁用守奇为博州刺史,表凤为判官。唐庄宗闻凤名,得之甚喜,以为护銮学士。后庄宗即位,拜凤中书舍人。及入汴,改授礼部员外郎。庄宗及刘皇后幸张全义第,后奏曰:“妾五六岁失父母,每见老者,思念尊亲注下,以全义年德,妾欲父事之,以慰孤女之心。”庄宗许之,命凤作笺上全义,定往来仪注。凤上书极谏,不纳。天成初,置端明殿学士。时任圜为宰相,为安重诲所倾,以至罢相归磁州。及朱守殷以汴州叛,驰驿赐圜自尽。既而凤哭谓安重诲曰:“任圜,义士也,肯造逆谋以雠君父乎?如此滥刑,何以安国!”重诲笑而不责。明年春,有僧自西国取经回,得佛牙大如拳,进于明宗。凤扬言曰:“曾闻佛牙锤锻不坏,请试之。”随斧而碎。时宫中所施已逾数千缗,闻毁乃止。及车驾还洛,留知汴州事。长兴中,安重诲出镇河中,其后重诲得罪,人无敢言者,惟凤极言于上前曰:“重诲是陛下家臣,其心终不背主,五年秉权,贤豪俯伏,但不周防,自贻浸润。”明宗以为朋党,不悦其奏。重诲获罪,乃出邢州节度使。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军校曰:“唯公所使。”将行,闻闵帝遇弑而止。清泰初,召还,授太保。凤性豁达,凡士友以穷厄告者,必倾其资而饷之,士人以此多之也。既而病足,不能朝谒。疾笃,自为蓍筮,卦成,投蓍而叹曰:“吾家世无五十者,而复穷贱;吾年已五十,又为将相,岂有遐寿哉!”清泰二年三月卒。

(选自《旧五代史·赵凤传》)

文本二:

安重诲为边彦温等告变,明宗诏彦温等廷诘,具伏其诈,即斩之。后数日,凤奏事中兴殿,启曰:“臣闻奸人有诬重诲者。”明宗曰:“此闲事,朕已处置之,卿可无问也。”凤曰:“臣所闻者,系国家利害,座下不可以为闲。”因指殿屋曰:“此殿所以尊严宏壮者,栋梁柱石之所扶特也。大臣,国之栋梁柱石也,且重诲起微贱,历艰危,致陛下为中兴主,安可使奸人动摇!”明宗改容谢之曰:“卿言是也。”

(选自《新五代史·赵凤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
B.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
C.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
D.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
2.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黥,又名为墨黥,是一种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的刑罚,文中指防止士兵逃跑的措施。
B.皇后,又称坤极、梓童,是皇帝的正妻,统摄六宫,母仪天下,地位极显赫。
C.太保,古代三公之一,职位次于太傅;亦指辅导太子的太子太保,与太尉共掌兵权。
D.蓍筮,指古人用筮草占卜吉凶以便趋利而避害,如《氓》中“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凤早年避世,后遇明主。燕帅刘守光征兵时,他选择落发隐匿太原;后因名望受唐庄宗赏识,又为唐明宗所重用。
B.赵凤恪守礼法,有识有谋。他极力反对刘皇后以侍父之礼对待张全义;他鼓励别人摧毁佛牙,阻断了宫中的浪费行为。
C.赵凤为人耿介,正直敢言。任圜遇害后,他当面质问安重诲;安重诲获罪,没有人敢替他进言,只有赵凤为他辩白。
D.赵凤乐善好施,豁达知命。他常常慷慨解囊,周济穷厄;病情加重时,还能自己占卜命数,并不因不能长寿而遗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任圜,义士也,肯造逆谋以雠君父乎?如此滥刑,何以安国!
(2)凡士友以穷厄告者,必倾其资而饷之,士人以此多之也。
5.两则文本中,赵凤替安重诲说情时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文本二的言辞技巧更为高超,请简要分析。
2022-05-25更新 | 35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庄宗刘皇后,魏州成安人,家世寒微。太祖攻魏州,取成安,得后,时年五六岁。归晋阳宫,为太后侍者,教吹笙。及笄,姿色绝众,声伎亦所长。太后赐庄宗,为韩国夫人侍者。后诞皇子继岌,宠待日隆。他日,成安人刘叟诣邺宫见上,称夫人之父。有内臣刘建丰认之,即昔日黄须丈人,后之父也。刘氏方与嫡夫人争宠,皆以门族夸尚,刘氏耻为寒家,白庄宗曰:“妾去乡之时,妾父死于乱兵,是时环尸而哭。妾固无父,是何田舍翁诈伪及此!”乃于宫门笞之,其实后即叟之长女也。庄宗好俳优,宫中暇日,自负蓍囊药箧,令继岌相随,以后父刘叟以医卜为业也。后方昼眠,岌造其卧内,自称刘叟访女,后大恚,笞继岌。然为太后不礼,复以韩夫人居正,无以发明。大臣希旨,请册刘氏为皇后,议者以后出于寒贱,好兴利聚财,初在邺都,令人设法稗贩,所鬻樵苏果茹亦以皇后为名。正位之后,凡贡奉先入后宫,惟写佛经施尼师,他无所赐,阙下诸军困乏,以至妻子饥殍,宰相请出内库表给,后将出妆具银盆两口、皇子满喜等三人,令鬻以赡军。一旦作乱,亡国灭族,与夫褒姒、妲己无异也。


【注】①韩国夫人:当时庄宗妻子的封号。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及笄,姿色众(                  (2)成安人刘叟邺宫见上(                  
(3)请刘氏为皇后(                  (4)所樵苏果茹(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太后侍者       固知一死生虚诞B.称夫人     天下不助苗长者
C.皆门族夸尚     资政殿学士行D.实后即叟之长女也   孰能讥之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妾固无父,是何田舍翁于此诈伪!
(2)后方昼眠,岌造其卧内,自称刘叟访女
4.从文中看,庄宗刘皇后不认自己亲生父亲的根本原因是:
5.文末为什么要将刘皇后与褒姒、妲己相比?请联系全文加以说明。
2019-11-15更新 | 2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道少纯厚,好学善属文,不耻恶方食,负米奉亲之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天祐中,刘守光号为幽州掾。守光引兵伐中山,访于僚属,道常以利害箴之,守光怒,置于狱中,寻为人所救免。守光败,监军使张承业征辟为本院巡官。承业重其文章履行,甚见待遇。承业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记。时庄宗并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郭常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遽命道对面草词,将示其众。道执笔久之,庄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对曰:“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今大王屡集大功,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幸熟而思之,则天下幸甚也。”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为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时契丹方盛,素闻道名,欲掠而取之,会边人有备,获免。明宗入洛,遽谓近臣安重诲曰:“先帝时冯道郎中何在?”重诲曰:“近除翰林学士。”明宗曰:“此人联素谙委,甚好宰相。”俄拜端明殿学士,端明之号,自道始也。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皆与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镇之。一日,道因上谒既退,明宗顾谓侍臣曰;“冯道性纯俭,顷在德胜寨居一茅庵,与从人同器食,卧则刍藁一束,其心晏如也。”道尤长于篇咏,秉笔则成,典丽之外,义含古道,必为远近传写。晋少帝即位,加守太尉,进封燕国公。道会问朝中熟客曰:“道之在政事堂,人有何说?”客曰:“是非相半。”道曰:“凡人同者为是,不同为非,而非道者,十恐有九。昔仲尼圣人也,犹为叔孙武叔所毁,况道之虚薄者乎!”然道之所持,始终不易。道历任四朝,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以持重镇俗为己任,未尝以片简扰于诸侯。

(节选自《旧五代史·冯道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B.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C.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D.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辟”即“微辟”,是汉代报用人才的一种制度,至常征召称“微”,官府征召称“辟”。
B.“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此用“衣冠”指士以上的服装,文中用“衣冠”指代缙绅和士大夫。
C.“太尉”,古代官职名称,是辅佐整市的取向武自,汉孙“大司马”,唐宋时定为最高级武官。
D.“中书”,中书令的简称。隋唐以中书令、特中、简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道喜欢读书,文采斐然。从小以读书为乐,善于写作,特别擅长韵文歌赋,所写文章典雅清丽,被人们传诵。
B.冯道有胆有识,敢于直言。在庄宗发怒时,身为太原掌书记的他能够挺身而出,权衡利弊,使庄宗息怒,也替同僚解了围。
C.冯道身居要职,提携贤良。对有才能、有抱负,向来相识的穷书生也加以重用,对行为浮躁的人一律贬抑不用。
D.冯道正视荣誉,坚守正道。面对人们对他毁誉参半的状况,他以圣人孔子自比,表现出了淡泊名利的胸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负米奉亲之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
(2)凡人同者为是,不同为非,而非道者,十恐有九。
5.选文注重从侧面刻画冯道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
2022-07-08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