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孔子(前551-前479) > 《论语》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5 题号:11851756
阅读下面《论语·为政篇第二》选段,回答问题。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认为,孝为人之本,“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请你结合这句话和上面的选段,谈谈你对孔子注重“孝”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名著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论语·为政》)

材料二:

孔子之丧,二三子皆绖而出。群居则绖,出则否。易墓(修治墓地的草木),非古也。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

(《礼记·檀弓上》)

材料三: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1.孔子认为_______是仁爱的基础,而这个基础需要在____的约束下才能产生价值。
2.孔子一方面强调“无违”,另一方强调“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2021-10-06更新 | 191次组卷
名著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朱熹:“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

1.材料一的“政”的意思是_______,“齐”的意思是______
2.简述政、刑、德、礼之间的关系。
2021-02-13更新 | 172次组卷
名著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论语》,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必变食,居必迁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乡党》)


注释:1齐,同“斋”,斋戒。
上面三则《论语》中,孔子对“食”的态度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请简要概括。
2022-10-18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