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设考点 > 理解重要句子含意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1187258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中国文字起源甚早,就书法看,早期文字甲骨文(特别是象形字)已具有了对称、均衡的规律,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当然,这并不是忽视、淡化甚至否定书法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书法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资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源泉、性质、美学特征、独特的表现手法诸方面去理解。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摘编自张志和《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

材料二:

中国书法作为象形文字的艺术表现,看似孤立于世界文字之林,其实在很多方面有着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基础。

第一,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的孤独性,反激出它交流世界、融入世界的内在要求。

方块字是一种倾向于视觉艺术的直接符号,它以直观视像为基础,将表形、表音、表意三者同步传输。中国人习惯在书写中思考,书写就是思考。中国书法艺术更是将文字的书写由符号表达提升为艺术创作,在文词美的基础上,追求结构、线条、水墨等造型美,双向同步地在文辞美、造型美中倾诉书者的内心世界。这种表意文字导致中国人形象、悟象、灵象思维的异常发达,并构成了整个思维的东方色彩。

拼音文字则更倾向于听觉,这使西方社会更看重听觉艺术,如音乐。文字和口语的同音,使两者难以分离,难以像我们那样产生与生活口语相分离的、只用于书写的书面语言或文言文。由于它不表形只表音,由表音到表意便需要经过翻译、分析,是一种间接的转译符号。这使得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逻辑的、实证的思维更为发达。

今天,世界文化已经进入当代的综合发展阶段。世界和中国,都有强烈的双向交流需求,都希望在交流中互适互惠。这种愿望,不只表现在世界市场和社会一体化进程所激发的人才、知识、经济和资本的交流共进,更表现在文化和思维对交流共进的迫切渴望。随着世界正在出现的学习中文和中国书法初热期的持续,中国文字思维将会怎样地营养和影响人类,完全可以预期。也许这才是“孔子学院”最深刻的意义。

第二,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的变异性,在世界华语地区和一些周边国家扩散出两个泛汉语、泛汉文、泛书法圈,为中国文字和书法走向世界架了桥,提供了经验。

由域外上亿人构成的世界华人和华裔的汉语社区,是中国文字和书法向世界播扬的桥头堡,早就存在了几百年。华人华裔圈的汉语、汉文和汉字书法,为了适应各自的文化环境,都程度不同有所变异,这种变异了的汉文、汉语和汉字书法,形成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走向世界的第一个泛汉语、泛书法圈。

另外,在长达千年的历史时期内,汉字及其书写曾经是东亚地区的国际通用文字。在东亚汉文化圈内,汉字和记录日本语、朝鲜语等的准汉字和非汉字,以及契丹文、西夏文、方块苗字、日本假名等20多个借源汉字创造出来的多民族文字,形成了“一文多语”“一母多文”的文字传播圈。在这个传播圈内,中国书法艺术一直程度不同的以变异形态存在着、发展着。其中日本、韩国、新加坡保存得较好,中国书法在那里至今仍极有活力。这种以汉语、汉文为基础、为核心的“一文多语”文化圈,是汉文、汉语和汉字书法走向世界的第二个泛汉语、泛书法圈。

(摘编自肖云儒《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

材料三:

近代以降,特别是进入当下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中国书法受社会大变革、技术大发展、知识大爆炸、风尚大迁移的深刻影响,发展业绩显著,但发展瓶颈也明显,挑战与机遇同在。西学的进入,书写工具的变化,一度文化无用论特别是国学无用论、传统文化无用论及浮华、浮躁、肤浅学风书风的盛行,商品化和市场机制的风行,加之对中国书法中以文人书法为主体的文化书法这一主线疏于研究、认知缺失,所有这些,都在影响和冲击着当代和当下书法发展。而后者格外突出,因而也格外重要。其重要性在于,中国书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独特的、优秀的符号,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发展和提升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因此,文化书法的复兴,就成为书法界、文化界不得不直面的时代课题。

(摘编自孙月沐《中国文化书法的复兴之价值意义》)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硬笔书法是中国传统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和精神,反映了人的气质、学识和修养。
B.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名满天下传诵至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绝妙的书法艺术,其中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异。
C.中国的汉字、汉语以及书法艺术,不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在向世界扩散、传播的过程中都有着程度不同的变异。
D.当今世界交流共进,各国兴起学习中文和中国书法的热潮,由汉字形成的具有东方色彩的思维将会在世界上产生影响。
2.下列说法可以加入材料三文段,来论证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文明不曾中断是一个线性过程,中国书法艺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着自身的发展面貌。
B.汉字作为记录符号,表音表意表形,始终多重功能结合,这也便于将画趣融于书法本体之中。
C.书法者对自己创作定位、对作品结体关系以及气韵脉势的把握,常常考验他书法认知的水平。
D.当下网络语对白话文规范化的影响和汉字书写键盘化,种种冲击让人不能不为书法未来担忧。
3.对于中国书法未来的发展,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知识类综艺一直都是电视台的杀手锏,隔三岔五来一次,总不会错。

因为,人本身对知识就有着天然的渴望,通过从小到大的学习,每个人都储备了一定的知识。而知识类综艺就是拿出某一方面知识去考验答题者,但答题者并非万能,当出现观众知道答案而答题者答不上来的情况,观众的虚荣心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若出现一类无所不能、无所不晓的答题者,观众又会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崇敬之心,心生“怎么可能”的五体投地之感。

在各类综艺霸屏的现在,知识类综艺总还是能占据一席之地。无论社会怎样变迁,对于知识的渴求依然旺盛,我们抛开那些比赛类综艺,其他的类似介绍某一工种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介绍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等同样引起很多人极大的兴趣,这些综艺或者纪录片都蕴含极大的知识量,在看节目中学习,不也是老百姓一个小小的消遣吗?

       (摘编自《从<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聊聊国内知识类综艺节目》)

材料二:

近年来,针对电视娱乐节目过多、跟风现象严重、内容质量不高等问题,相关部门下发了多项被业内称为“限娱令”的相关政策。每有相关政策出台,伴随而来的是一大批节目面临调整。更有一些节目制作者因政策转向,选择了向文化类节目转型,以保守方式进行所谓“安全”的制作。

记者注意到,目前很多文化类节目收视并不理想,不少卫视刚刚摆脱唯收视率的极端,又陷入了无收视率的尴尬。如果说,曾经业内担心的是真人秀的泛滥因而质疑文化类节目到底“有没有”,那么当文化类节目兴起,同样需要提出到底“好不好”的疑问。毋庸置疑,文化类节目需要努力提高节目质量,力求实现收视和口碑双丰收的效果。

央视科教频道副总监阈兆江曾表示:“文化类节目的挖掘目前还远远不够。”在他看来,一些文化类节目之所以受到质疑,一个重要原因是电视人思考不足,缺少应有的探索和努力,使得文化的呈现方式出了问题,把握文化含量、层次时忽略了大众传播的因素,忽略了节目追求的终极目标在于高收视背后的文化影响力。

       (摘编自《别让“限”成综艺回归文化的动因》)

材料三:

2017文化类综艺核心选题比例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四:

《国家宝藏》能够成为“网红”,就是因为它从大众比较喜闻乐见的“八卦”的视角解读国宝,而日本富士电视台的《我们一起学艺术》、英国数字频道CBBC的《Horrible History》能够在本土火热,也是因为他们将高冷的文化用喜剧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以色列Armoza的益智答题类文化节目《WHo's asking》,通过让观众提问的方式来增强观众的参与,节目里选手需要作答的问题全部来自环形大屏上的场外观众。而德国的《Time Travel Show》则通过复原某一时代内容的特定背景,营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让观众跟随选手在不同时代穿梭。

《朗读者》在播出期间设立了朗读亭,借此扩大自身的影响范围;《见字如面》将节目切割成短视频,并推出“与你见字如面”的社交应用,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而《国家宝藏》则将B站作为自己的“热度发酵地”,以此打破“次元壁”,引发全民热议。

       摘编自《从<中国诗词大会>到<一本好书>,文化类综艺的爆款方法论》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揭示了知识类综艺走红的心理原因,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人们对于知识的天然渴求未曾改变。
B.虽然目前很多文化类节目收视并不理想,但与其它跟风现象严重、内容质量不高的电视娱乐节目相比,文化类节目的制作方式相对保守、“安全”。
C.由文化类综艺核心选题所占比例可知,观众对于古诗词怀有极大热情,节目制作者应在这一方面进行探索和努力。
D.《国家宝藏》能够成为“网红”,说明文化和娱乐并不是对立的,对于高冷的文化知识,比起一板一眼的说教灌输,寓教于乐的形式在今天显然更受欢迎。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中国诗词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蕴含了极大的知识量,老百姓可以边看边学习,所以才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B.“限娱令”客观上促成了综艺回归文化,每次有相关政策出台,伴随而来的是一大批节目调整为文化类节目。
C.电视人思考不足,忽略了大众传播的因素和节目追求的终极目标在于高收视背后的文化影响力,随着文化类节目的兴起,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D.现有的文化类节目多限于文学类文化类型,内容开掘上较为单一,有待于对更宽的文化类型范畴进行开掘。
3.从爆红到审美疲劳,国内才刚刚崛起的文化类综艺显然已经进入了瓶颈期,如何把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生活,请结合材料四,谈谈你的建议。   
2020-06-22更新 | 2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石头记》一名能代表《红楼梦》的中心意旨之一——欲望之斗争与生灭,但为什么曹雪芹终于选定了《红楼梦》为此书正名?第一,《石头记》此名好是好了,但读者无法一见此名,就可“望文”而“生义”,必须要读了此书,知道了关于那“石头”的寓言,方可略明。由石变玉、由玉变石的象征意义,亦不容易从此名而一目了然。第二,《石头记》一名,单调、无色彩,不大能表现出现实与空幻、入世与出世这正反两方面的涵旨,更不能显呈此书在“时间”上的主题。

《红楼梦》却不同,“红”是颜色,“楼”是建筑,“梦”是虚幻,三个字合在一起,把所有内容都包罗进去。“红”可以表示万花千彩的女子,见得到“色”。“楼”是现实中的“相”,是摸得着的实体,有人工在其中而建成的“楼”,代表现实世界。“红楼”两字合起来,是“千娇百媚所居的世界”——大观园;或“金粉繁华”的世界——书中所云“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或如一位译者所说的,“红楼”就表示佛家所指的“红尘”——现实世界。这就有“色”有“相”了,是此书“实”“成”“有”的“正”的一面。

“梦”却是虚也、空也,这是“反”的一面。“红楼梦”三字合起来,乃有实、有虚,有成、有幻,有有、有无,而“梦”又表示事物之易变。佛家说现实世间的“色”与“相”都是“幻”(梦),因为一切都“无常”;何以无常,因有死、有灭、有散——都由时间的大限所决定。此名一看之下,可给人这三方面的意旨,所以最好、最切。

(节选自胡菊人《小说红楼》,有删改)

材料二:

通常说,“言为心声”,此语只道出了“言”与“心”相统一相联系的一面。实际上,它们尚有相对立相矛盾的一面:一、人们说出来的话是有限的,甚至是简单的,但隐蔽于其后的心灵世界却是无限复杂的。黑格尔说过:“深刻的心情本来用不着说许多话”,“凝炼的心情”又往往用“简炼的方式”表达。这就是说,在“简炼”的“语言”里往往浓缩着说话者多种多样的感情和心绪,这些情感心绪都不在字面,要靠听者去体会。“言”外有“意”是通常规律。二、语言有时也难以表达复杂的心情。伏尔泰说得更彻底:“世界上不存在能够表达我们所有观念和所有感觉的完美语言。”人在最悲伤的时候,恰恰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在感情浅薄时,尚可“为赋新词强说愁”,待到感情深沉,“而今识尽愁滋味”,反而是“欲说还休”,为排遣内心愁苦,只是离题万里地“只道天凉好个秋!”

尽管如此,人类既不会放弃语言,也不会放弃文学。有限制才会有创造。按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家的极端说法,有魅力的文学语言,倒不是利用“言”与“心”统一的一面,使“能指到所指的这段路程是清晰的,是众所周知的、确定的和必须如此的”,而是利用“言”与“心”对立的一面,甚至“系统地破坏能指和所指、符号和对象之间的任何‘自然的’或‘明显的’联系。”从而“赋于读者一种角色,一种功能,让他去发挥,去作贡献”。去掉这些理论的极端性,真理就在其中:天才作家正是追求让“有尽”之“言”包含最大量的艺术信息,暗示“无穷”之“意”。曹雪芹不仅于叙事语言方面追求这种境界,于人物自身的语言也追求这种境界。

(节选自杜正堂《<红楼梦>语言魅力三题》,有删改)

材料三:

叙述视角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本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根据对叙述视角的限制程度,我们将叙述视角分为两种类型,即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全知视角也称非聚焦型视角,又称零度聚焦视角。这是一种传统的无所不知的视角类型,叙述者或人物可以从所有的角度观察被叙述的故事,并且可以任意从一个位置移向另一个位置。限知视角也称内聚焦型视角,在这种类型中,每件事都严格地按照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受和意识来呈现。它完全凭借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官去看、去听,只转述这个人物从外部接受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活动,因而所叙之事是受此人的知识水平等条件限制的。

在《红楼梦》中,叙述者采用流动的限知视角进行叙述,让叙述视点在不同的人物之间自由地转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传统的叙事方式。流动的限知视角常常是在只有两个人的场景中使用,由一方观察、猜度另一方。有时又是一个人物与一群人物的对视。采用流动的限知视角叙事,既可以避免由单一的人物视角叙述时所引起的读者的审美疲劳,让读者从多重人物视点中了解小说情节的发展,又可以更加全面地刻画人物形象,让人物刻画取得形神兼备的效果。最重要的是,作者这种叙事策略的运用,不仅显示出了作者高超的叙述技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古代叙事学的发展。

(节选自李珊《试析<红楼梦>叙述视角的策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的石头是有寓意的,作者借其“由石变玉”,表达了“欲望之斗争与生灭”的意旨。
B.“红楼”是现实的,“梦”是虚幻的,极尽荣华富贵的贾府的败落过程,恰体现了小说的时间主题。
C.尽管有哲学家认为没有语言能完美地表达人的心情,但高明的艺术家却要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D.与不受限制的全知视角相较,内聚焦型视角下,叙述者知道的与人物知道的程度是相同的。
2.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黑格尔观点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王熙凤说黛玉通身的气派“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B.《雷雨》中周朴园说“话很多。我看你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C.《祝福》中祥林嫂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
D.《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说“你是什么人,在黑夜里躲躲闪闪地偷听人家的话”。
3.请以《红楼梦》第三回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分析流动的限知视角在小说中的运用。
2020-09-22更新 | 10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优雅的科学独行者

卡迈什瓦尔.C.瓦利

难以想象,如此优雅的美感,竟能在一个物理学家身上得到完美的演绎。

他总是无瑕疵地穿着做工考究的西装,其颜色在秋冬季变化于深黑和深灰之间,而在春夏季则变化于浅灰和棕黄色之间。他爱好文学和音乐。他是世界上唯一在方程式中使用哥特体字符的科学家。据说在所有用英语写作的科学论文书籍中,他的语言是最优美的。

他叫钱德拉塞卡,原本是个有点羞涩的印度青年。19岁那年,他因成绩优异获得政府奖学金,只身乘船前往英国剑桥求学。在长达十几天的漫长航行中,他奇迹般地初步计算出一个结果——在当时,恒星的白矮星阶段被认为是一切恒星演化过程的最终阶段,但是钱德拉塞卡的计算表明,当恒星质量超过某一上限时,它的最终归宿将不会是白矮星。

经过在剑桥的学习,钱德拉塞卡逐步完善了自己的发现。在1935年皇家天文学会的会议上,这个24岁的青年终于得到宣读自己论文的机会。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年纪轻轻便将功成名就。然而,事情的发生并不如他所愿。当钱德拉塞卡在会上宣读完自己的论文时,当时天体物理学界的权威爱丁顿走上讲台。他当众把钱德拉塞卡的讲稿撕成两半,宣称其理论全盘皆错,原因是他得出了一个“非常古怪的结论”。听众顿时爆发出笑声。会议主席甚至没有给这位年轻人答辩的机会。会议结束后,几乎所有人都走到钱德拉塞卡跟前,说:“这太糟糕了,太糟糕了……”

“世界就是这样终结的,不是伴着一声巨响,而是伴着一声呜咽。”多年后,钱德拉塞卡仍然记得自己当时的自言自语。与爱丁顿的争论持续了几年,没有一个权威科学家愿意站出来支持钱德拉塞卡。最后,他终于明白应该完全放弃这个研究课题。在1937年到了芝加哥大学以后不久,他把自己的理论写进了一本书里,然后不再去理会它。差不多30年后,这个后来被称为“钱德拉塞卡极限”的发现得到了天体物理学界的公认。然后又过了20年,钱德拉塞卡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83年,当他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奖章时,已是两鬓斑白的垂垂老者。

此时,回顾年轻时的挫折,钱德拉塞卡却已有了不同的看法。“假定当时爱丁顿同意自然界有黑洞……这种结局对天文学是有益处的。”他说,“但我不认为这对我个人有益。爱丁顿的赞美之词将使我那时在科学界的地位有根本的改变……但我的确不知道,在那种诱惑的魔力面前我会怎么样。”

钱德拉塞卡的结论是,这些成功的人“对大自然逐渐产生了一种傲慢的态度”。这些人以为自己有一种看待科学的特殊方法,并且这种方法一定是正确的。但实际上,“作为大自然基础的各种真理,比最聪明的科学家更加强大和有力”。

因此他的一生都是谨慎、谦逊和勤奋的。每当投入工作时,他就会坐在一张非常整齐、清洁的书桌前,寻觅数学的秩序。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一周工作7天,花费10年左右,得到了“某种见解”以后才罢休——也就是说,直到宇宙的某一个方面已经完全约化为一组方程时才罢休。然后,他总是把研究的结果写成一本书,就不再关注这个领域,而去寻找天体物理学中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课题,重新埋头研究下去。直到60多岁,钱德拉塞卡仍能定期把精力转向以前从未涉足的新领域。

他的教学同样以严谨和一丝不苟著称。据说,他的板书和讲稿是那样整洁和优美,以至可以直接拿去印刷。一个有名的故事是,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钱德拉塞卡每星期从叶凯士天文台驱车数百英里到芝加哥大学为只有两名学生的班级上课(另一种说法是包括费米在内的其他几个人偶尔也来插班听课),而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授予了这个班级仅有的两名学生——杨振宁和李政道。

钱德拉塞卡的一生注定是孤独和寂寞的。远离自己的祖国,研究不被认可,还因肤色遭受歧视。但他不以为意,并以始终如一的优雅默默回应一切。1999年,一只以“钱德拉塞卡”命名的天文望远镜升空。尽管它经常因做出新的发现而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新闻报道中,钱德拉塞卡却并未因此更多地被人提及和了解。

因孤独而优雅。或许,只有一个物理学家,才能拥有如此优雅的美感。

(摘编自《孤独的科学之路:钱德拉塞卡传》)

相关链接:钱德拉塞卡兴趣广泛,年轻时曾学习过德语,并读遍自莎士比亚到托马斯·哈代时代的各种文学作品。

(摘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一只以“钱德拉塞卡”命名的天文望远镜升空后,它经常因做出新的发现而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新闻报道中。钱德拉塞卡却并未因此更多地被人提及和了解。
B.钱德拉塞卡是世界上唯一在方程式中使用哥特体字符的科学家。据说在所有用英语写作的科学论文书籍中,他的语言是最优美的。
C.这篇文章写了钱德拉塞卡的看似平凡却非凡的一生:学术上有了成就却不被肯定,被肯定的时候已经垂垂老矣。文章平实晓畅却字字注入力量,让读者感受到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优雅”。
D.钱德拉塞卡在研究成果不被认可的情况下仍能继续一项项的研究,是缘于他自始至终有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是因为他一直懂得“作为大自然基础的各种真理,比最聪明的科学家更加强大和有力”。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就是这样终结的,不是伴着一声巨响,而是伴着一声呜咽”一句中,“巨响”,指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呜咽”,指的是科学成果不被认可的悲哀。
B.“但我不认为这对我个人有益”中的“这”指的是当时爱丁顿同意自然界有黑洞。
C.“他就会坐在一张非常整齐、清洁的书桌前,寻觅数学的秩序”表明钱德拉塞卡作为物理学家,也热爱研究数学。
D.“这些人以为自己有一种看待科学的特殊方法,并且这种方法一定是正确的”一句中“特殊”一词表现了这些人的傲慢和自以为是。
3.作者为什么称钱德拉塞卡是“优雅的科学独行者”?
2020-09-02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