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3 题号:1190582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节选)

苏轼

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叩门。

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


[注]①暾(tūn):初升的太阳。②砌:台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梅花开放在荆棘丛中,朝阳映射明洁如玉,饱含作者的欣喜之情。
B.诗人在歌咏梅花时,着力于正面描写和具体刻画,突出了梅花的独特个性。
C.第五、六句写诗人酒醒绕树,对花妙意存心,却终而无言,表达深沉的思绪。
D.第七、八句写诗人强作排遣口吻,独把清樽,对此名花,领取这短暂的欢愉。
2.清朝评论家汪师韩称:“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叩门”两句非常“传神”。请赏析这两句诗的妙处。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①本词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两年后游距黄州不远的蕲水清泉寺时所作。②黄鸡:白居易有诗句称“黄鸡催晓”,有年华易逝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写景,“兰芽”“松间”衬托出蕲水清泉寺清幽脱俗的特点。
B.词的下阕议论,以反诘引出,即景取喻,表达人生感悟,启人心智。
C.词的末句“白发唱黄鸡”运用拟人手法,生动表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
D.本词写景偏于白描、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景风格有所不同。
2.清代陈廷焯评东坡此词“愈悲郁,愈豪放”,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2022-11-23更新 | 13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注释】①〔东武望余杭〕东武,密州治所,今山东诸城。余杭,即杭州。②〔河塘〕指沙河塘,在杭州城南,宋时为繁荣之区。③〔堕泪羊公〕《晋书·羊祜传》记载,西晋名将羊祜镇守襄阳有德政,他死后,襄阳百姓在岘山为之立碑,岁时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之为“堕泪碑”。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阕前两句,写词人要从杭州到密州任职,两地相距遥远,与友人分别后只能两地相望。
B.上阕后三句,运用虚实结合和夸张的手法,写愿望实现后与友人相聚开怀畅饮的欢快。
C.下阕前两句,劝友人只管痛饮,不必伤感,与“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有异曲同工之妙。
D.下阕后三句,描绘了一幅凄清冷肃的送归图,又把友人作比羊祜,写景用典,情谊悠深。
2.词中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0-02-28更新 | 11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注】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两句远近结合,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在短短的两句中竟然写出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物。
B.“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状态。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C.“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本词的点睛之笔,“殷勤”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雨比作人,使雨有了人的情意,这两个字抒发的感慨是虽被贬谪但幸好有很多人牵挂和帮忙。
D.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
2.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2022-01-07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