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语 > 一般词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 题号:11944117
阅法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上木筏声咿呀/看流水送落花/江南烟雨诗化你的无瑕/竹篱笆月牙        青瓦/听你长亭外弹风雅……”

爷爷坐在田头,一支喇叭筒在唇间“吧嗒”一声,芬芳自唇边漫过田野,漫过整个季节。

在爷爷慈祥的目光中,水稻腼腆地低下头,笨拙却温柔地轻轻摆动身子,把柔情悄悄地变成一股浪,淹没爷爷,淹没田野,淹没村庄,甚至要把已经很蓝的天空再洗一洗;鸟群飞过上空,把一些弧线交给天空和田野、村庄的目光,交给爷爷和水稻的遐想,歌声一滴一滴坠落,让壮实的谷粒更加饱满,。一瞬间,田野铺上了黄金。

这是一张由稻子交织的黄金毯子,田埂           出图案,村庄、绿树缀于其间,不知是村庄、绿树烘托稻田,还是稻田簇拥着村庄。他们团结一致,           ,都是同一个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都是同一台戏的各个角色。他们不计较是不是主角,主角努力在展示风采,配角也努力在增光添彩。青山静立于远方,像叶子一样围着田野,他又参与演出,和田野、村庄组成一个大歌舞剧。馨香是主旋律,金黄是主色调,即使没有风,舞台上也有丰富的动作。

墙上的弯月生锈已久,镰刀一次又一次的怀想和渴望业已结茧。直到那天,父亲把整个季节          成一支喇叭,在一个响晴中吹响了号角,引我们兄弟,以田野为砥,用阳光和汗水打磨锈月,收取零存的汗滴和黄金。这个时刻,乡村开始沸腾,嘭嘭作响的打稻谷声,在田野里此起彼伏,像一台侗族大歌,多声部的合唱激励着季节。一群鸟雀从东山飞到西山,又从西山飞到东山,把飞翔的影子投在田野里,让田野有飞翔的音符。

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映        勾勒        相辅相成        B.歇        勾勒        相得益彰        
C.歇        描绘        相辅相成        D.映        描绘        相得益彰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把柔情悄悄地变成一股浪,淹没爷爷、田野、村庄,甚至要再洗一洗已经很蓝的天空”。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横线①和横线②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幽默,可以说是一个敏锐的心灵,在精神饱满生趣洋溢时的自然流露。这种境界好像( ),不能做假,也不能苦心经营,事先筹备。世界上有的是荒谬的事,虚妄的人;诙谐天成的心灵,自然( ),取用不尽。幽默最忌的便是公式化,公式化的幽默很容易流入低级趣味,就像公式化的小说中那些人物一样,全是欠缺想象力和观察力的产品。

一个真正幽默的心灵,必定是富贵、宽厚、开放,而且圆通的。反过来说,一个真正幽默的心灵,绝对不会( ),一味钻牛角尖,或是强词夺理,厉色疾言。幽默,恒在俯仰指顾之间,从从容容,潇潇洒洒,浑不自觉地完成。在一切艺术之中,幽默是距离宣传最远的一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和幽默是(  )的。“宁曳尾于涂中,不留骨于堂上;非梧桐之不止,岂腐鼠之必争?”庄子的幽默是最清远最高洁的一种境界,一般弄臣笑匠不能并提。真正幽默的心灵,绝不抱定一个角度去看人或看自己,他不但会幽默人,也会幽默自己,不但嘲笑人,泰然自贬,也会释然自嘲,也会在人我不分物我交融的忘我境界中,像钱默存所说的那样,欣然独笑。真具幽默感的高士,往往能损已娱人,参加别人来反躬自笑。创造幽默的人,竟能自备荒谬,岂不可爱?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浑然天成 左右逢源 固执成见 相悖
B.行云流水 左右逢源 固执成见 绝缘
C.浑然天成 左支右绌 固步自封 绝缘
D.行云流水 左支右绌 固步自封 相悖
2.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国一向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
C.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
D.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
A.不但会在人我不分、物我交融的忘我境界中,像钱默存所说的那样,欣然独笑,甚至释然自嘲,泰然自贬,也会嘲笑人。
B.不但嘲笑人,也会释然自嘲,泰然自贬,甚至会在人我不分、物我交融的忘我境界中,像钱默存所说的那样,欣然独笑
C.既嘲笑人,也会释然自咽,泰然自贬,也会在人我不分、物我交融的忘我境界中,像钱默存所说的那样,欣然独笑
D.既会在人我不分、物我交融的忘我境界中,像钱默存所说的那样,欣然独笑,也会嘲笑人,释然自嘲,泰然自贬
2020-07-29更新 | 3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4)
名校
【推荐2】下列加点字与“函封之”中的“函”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B.秦伯说,与郑人
C.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
D.瞋目视项王,头发
2016-11-18更新 | 87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昵称南方游客的“小土豆”“小金豆”,喻指广西游客的“小砂糖橘”,成为媒介传播关键词,连续多日登上各类热搜、热榜。

在互联网上使用转喻的词语指代一个群体,尤其是地域群体,本来容易引发歧义。但此次“小土豆”“小砂糖橘”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情境,被赋予了一种“可爱”“萌新”的意味,传递了一种______甚至宠溺的氛围。

一些媒介传播、公共讨论的规律,正在被______广泛应用着。比如,对高共识性话题的甄别。从吃货人设开始讨巧时起,人们就慢慢发现,在挂黑、互踩、拉黑、开撕为常态的新媒介社交中,饮食的讨论是难得的、和谐度与参与度双高的议题。打工人的辛酸与愤怒可以由一句“干饭去”收尾,各有立场的人不妨碍共同“吃瓜”,在其他议题上激烈对立的人群可以同看美食博主探店,而甜豆腐脑之争、甜粽子之争,几乎已经是网络媒介上最松弛的“争议”。淄博因为“撸串”而爆火,“小砂糖橘”引发善意“刷梗”,都是对共识度底层逻辑的会意。

这种放低身段以主导议题的方式,在去年夏天淄博的文旅宣传中获得过一次大规模的______,此次在哈尔滨文化形象的塑造中,又得到了一次明显的验证。文旅部门的策划推动固然是始动因,但大众在媒介社交中所获得的______训练,所推动的集体叙事,才是两座城市“出圈”的基础。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热闹   普罗大众   试验   无意识B.热忱   普罗大众   试炼   下意识
C.热忱   芸芸众生   试验   下意识D.热闹   芸芸众生   试炼   无意识
2.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A.“小土豆”B.“吃瓜”C.“撸串”D.“出圈”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进行修改。
2024-04-26更新 | 3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