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02 题号:11970105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秋声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补充注释:①霏:弥漫。②缛:繁密。③一气:秋气。④烈:威力。⑤刑官:执掌刑狱的官。《周礼》把官职与天、地、春、夏、秋、冬相配,称为六官。秋有肃杀之气,所以把执掌刑狱的刑官分属于秋。⑥秋在季节上属于“阴”,在五行上属于“金”。⑦义气:天地严凝之气。⑧古代把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叫十二律,分别与十二个月相配。夷则与七月相配。⑨渥然丹者:指红润的面色。 ⑩黟然:指乌黑的头发,比喻壮年。星星:鬓发花白的样子,比喻年老。
1.对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句读点断正确的一项(     
A.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B.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C.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D.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2.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赋:是一种传统的诗歌表现手法,《诗经》“六义”之一。作为一种文体,赋起于战国,盛于两汉,历经“短赋-骚赋-辞赋-骈赋-律赋-文赋”的发展阶段。本文是一篇文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既重视铺陈、讲究押韵,语言上又活泼灵动。
B.衔枚:“枚”指像筷子的东西,两头有带,可系于颈上。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士兵口中衔着枚,防止出声。成语“衔枚疾走”,形容夜晚秘密急行军。
C.商:古代音乐共五个音阶,即“宫、商、角、徵、羽”。《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所唱的“变宫、变徵”之声,分别是“宫、徵”两音的变调。五个基础音阶加上两种变调,因此古代音乐共分七音。
D.以声衬静:一种常见的反衬手法。文末“四壁虫声唧唧”的描写便运用此种手法,衬托出夜晚环境的静寂。而环境的静寂,又衬托出作者心境的孤独悲凉,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耐人回味。
3.下列对文章的内容、写作手法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A.第1段紧扣题目,从听觉角度描绘秋声,声音自远而近,自弱而强。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形象。
B.第2段从视觉角度描绘秋之状貌,既绘其色、容,又绘其气、意,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并将秋这一自然节令与社会人生紧密联系,顺理成章地引出对“物既老而悲伤”等自然规律的认识。
C.第3段集中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认知和生活态度:人生不免会受到外在事物的侵袭、内在情绪的干扰,从而让人由青春少年走向年老体衰。但人不能被郁闷悲凉裹挟,而应该直面人生,顺应自然。
D.经历了近30年的宦途生涯,晚年的欧阳修虽身居高位,但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造化无情感伤于怀,不知当时该如何作为。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其容清明,……其气栗冽,……其意萧条。(注意:省略的文字不翻译)
(2)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其九世祖逢尧为唐监察御史,其后世遂不复宦学。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而凝幼聪敏形神秀发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为从事。瑰与唐庄宗战于胡柳,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凝曰:“丈夫当为知己死,吾恨未得死所尔,岂可去也!”已而一骑追瑰几及,凝叱之不止,即引弓射杀之,瑰由此得免。瑰归,戒其诸子曰:“和生,志义之士也,后必富贵,尔其谨事之!”因妻之以女。天成中,拜殿中侍御史,累迁主客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知贡举

是时,进士多浮薄,喜为喧哗以动主司。主司每放榜,则围之以棘,闭省门,绝人出入以为常。凝彻棘开门,而士皆肃然无哗,所取皆一时之秀,称为得人。高祖将幸邺,而襄州安从进反迹已见。凝曰:“陛下幸邺,从进必因此时反,则将奈何?”高祖曰:“卿将何以待之?”凝曰:“先人者,所以夺人也。请为宣敕十余通,授之郑王,有急则命将击之。”高祖以为然。至邺,从进果反,郑王即以宣敕命骑将李建崇、焦继勋等讨之。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凝好饰车服,为文章以多为富,有集百余卷,尝自镂板以行于世,识者多非之。然性乐善,好称道后进之士。唐故事,知贡举者所放进士,以己及第时名次为重。凝举进士及第时第五,后知举,选范质为第五。后质位至宰相,封鲁国公,官至太子太傅,皆与凝同,当时以为荣焉。

(节选自《新五代史·和凝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而凝幼聪敏/形神秀发/
B.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而凝幼聪敏/形神秀发/
C.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而凝幼聪敏/形神秀发/
D.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而凝幼聪敏/形神秀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度使,唐代设立的管理边境事务的地方行政长官,后来内地也有设立。
B.贡举,官吏向君主荐举人员,泛称贡举,由古代乡里选举及诸侯贡士发展而来。
C.宣敕,敕是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宣敕是“诏书”的意思。
D.镂板,亦称“镂版”,指雕刻用来印书的木板,引申为刻板印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凝临危不惧,忠诚勇敢。他在担任贺瑰的从事时,对打了败仗的贺瑰不离不弃,射杀追击贺瑰的敌兵,救了贺瑰的性命。
B.和凝打破常规,改变风气。以往放榜时进士喜欢喧哗以便打动主考官,他主管科考时围上荆棘并关闭省门,进士们不敢再喧哗。
C.和凝预事敏锐,富有谋略。他预见安从进必然趁晋高祖去邺都时反叛,并为陛下配好了先发制人的应对之策,后来此事果如其言。
D.和凝提携后进,知人善任。他经常称赞后起的文士,录取杰出人才,他将范质选为第五名,后来范质官至宰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瑰归,戒其诸子曰:“和生,志义之士也,后必富贵,尔其谨事之!”
(2)唐故事,知贡举者所放进士,以己及第时名次为重。
5.和凝建议高祖如何对付安从进?请简要说明。
2021-04-02更新 | 15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王求礼,许州长社人。武后时,为左拾遗、监察御史。后方营明堂,雕饰谲怪,侈而不法。求礼以为“铁鸑金龙、丹雘珠玉,乃商琼台、夏瑶室之比。自轩辕以来,服牛乘马,今辇以人负,则人代畜”,上书讥切。久不报。契丹叛,使孙万荣寇河北,诏河内王武懿宗御之,懦扰不进,贼败数州去。懿宗乃条华人为贼诖误者数百族,请诛之。求礼劾奏曰:“诖误之人无良边吏教习,城不完固,为虏胁制,宁素持叛心哉?懿宗拥兵数十万,闻敌至,走保城邑,今乃移祸无辜之人,不亦过乎?请斩懿宗首以谢河北。”懿宗大惧,后尽赦其人。当是时,契丹陷幽州,馈輓屈竭,左相豆卢钦望请停京官九品以上两月奉助军兴。既奏,求礼进曰:“天子富有四海,何待九品奉,使宰相夺之以济军国用乎?”后曰:“止。”久视二年三月,大雨雪,凤阁侍郎苏味道等以为瑞,率群臣入贺。

求礼让曰:“宰相燮和阴阳,而季春雨雪,乃灾也。果以为瑞,则冬月雷,渠为瑞雷邪?”味道不从。既贺者入,求礼即厉言:“今阳气偾升,而阴冰激射,此天灾也。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使天有瑞何感而来哉?”群臣震恐,后为罢朝。然以刚正故,宦龃龉。神龙初,终卫王府参军。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三十七》,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使天有瑞/何感而来哉
B.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使天有瑞/何感而来哉
C.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使天有瑞/何感而来哉
D.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使天有瑞/何感而来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轩辕”是中国第一帝王黄帝,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B.“河北”是古代地名,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与现在的河北省是同一行政区域。
C.“天子”是帝王的称谓,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神圣不可侵犯。
D.“久视”,唐代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求礼不畏强权,敢于指出别人的错误。面对武后修建明堂,他敢于指斥其奢侈而不合法,结果,武后停止了建造。
B.王求礼坚持正义。在武懿宗逐条陈奏、请求处死被贼逼迫协从的数百家汉民时,他敢于替他们说话,武后最终赦免了百姓。
C.由于王求礼的坚持,武后最终否决了左相豆卢钦望的停发九品以上京官两个月的俸禄来赞助军用的请求。
D.王求礼反对苏味道等人认为天降大雪是吉祥征兆的说法,并在祝贺的群臣面前与苏味道据理力争,但苏味道不理会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懿宗拥兵数十万,闻敌至,走保城邑。
(2)群臣震恐,后为罢朝。然以刚正故,宦龃龉。
2018-01-11更新 | 5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丙申,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欲诛之,因东宫宦者李辅国以告太子,太子未决。吐蕃使者二十余人遮国忠马,诉以无食,国忠未及对,军士呼曰:“国忠与胡虏谋反!”或射之,中鞍。国忠走至西门内,军士追杀之,屠割支体,以枪揭其首于驿门外,并杀其子户部侍郎暄及韩国、秦国夫人。御史大夫魏方进曰:“汝曹何敢害宰相!”众又杀之。韦见素闻乱而出,为乱兵所挝,脑血流地。众曰:“勿伤韦相公。”救之,得免。军士围驿上闻喧哗问外何事左右以国忠反对。上杖屦出驿门,慰劳军士,令收队,军士不应。上使高力士问之,玄礼对曰:“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上曰:“朕当自处之。”入门,倚杖倾首而立。久之,京兆司录韦谔前言曰:“今众怒难犯,安危在晷刻,愿陛下速决!”因叩头流血。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四》,有删改)

材料二:

初,安禄山有边功,帝宠之,诏与诸姨约为兄弟,而禄山母妃,来朝,必宴饯结欢。禄山反,以诛国忠为名,且指言妃及诸姨罪。帝欲以皇太子抚军,因禅位,诸杨大惧,哭于廷。国忠入白妃,妃衔块请死,帝意沮,乃止。及西幸至马嵬,陈玄礼等以天下计诛国忠,已死,军不解。帝遣力士问故,曰:“祸本尚在!”帝不得已,与妃诀,引而去,缢路祠下。裹尸以紫茵,瘗道侧,年三十八。

(选自《新唐书·杨贵妃传》,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军A士B围C驿D上E闻F喧G哗H问I外J何K事L左M右N以O国P忠Q反R对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丙申,干支名称,可以用来纪年、纪月和纪日,文中用来纪日,其前一天是“乙未”。
B.“会吐蕃使者二十余人遮国忠马”与“会征促织”(《促织》)两句中的“会”字含义相同。
C.“贵妃诚无罪”与“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与妻书》)两句中的“诚”字含义不同。
D.“而禄山母事妃”与“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两句中的“事”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玄宗非常宠幸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一起西逃前往蜀地,在马嵬驿心怀怨恨愤怒的将士借故杨国忠谋反而杀死了杨国忠。
B.杀死杨国忠后,陈玄礼请求唐玄宗割断恩情并处死杨贵妃,但唐玄宗还想保护杨贵妃,后在高力士的威胁下才命其处死她。
C.安禄山得到了唐玄宗的宠爱,安禄山把杨贵妃当作母亲侍奉,而在反叛时却以诛杀杨国忠为名,并指斥杨贵妃与诸姨的罪行。
D.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禅位”的想法遭到了杨家人的反对,在杨贵妃口衔土块以死相求下,唐玄宗改变了这个主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欲诛之,因东宫宦者李辅国以告太子,太子未决。
(2)帝欲以皇太子抚军,因禅位,诸杨大惧,哭于廷。
5.两则材料关于唐玄宗最终处死杨贵妃的原因的记载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
2023-06-01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