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1 题号:1199803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的记忆里,这棵梨树至少有两个成年人手拉手那么粗。春天的时候,绿意从巨型的树冠上蔓延开来,梨花绽放的时节,大梨树就像是一柄白色的巨型花伞,十分耀眼。一阵风吹过,如雨般的花瓣飘落在屋后,铺成了一片白色的花毯,洁白中散着清香。炎热的夏天,我们这些小孩子都喜欢在大树底下乘凉,嬉戏,听老人们讲故事,那小小的果子也掩映在绿叶中,不甘寂寞地在风中频频露头。金秋时节,大梨树便又硕果累累了,它结的梨不大,有点像南果梨,酸甜适中,口感细腻。白雪皑皑的冬天,光秃秃的大梨树依然高大,一进村口就能看到它,我们在树下堆雪人,打雪仗,不亦乐乎。在大梨树下,我们似乎从不缺少欢乐。

在曾祖父活着的时候,大梨树还是好好的。听父亲说,曾祖父最喜欢做两件事,一是在树下给后辈们讲家族的故事和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二是在树下吹箫。在我两岁的时候曾祖父就去世了,对他我没有什么印象。但我的脑海里时常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位清瘦的老者,留着长髯,穿着长杉,坐在大梨树下,零落的梨花伴着箫声在风中翩翩起舞,那声音悠扬而清冷,透着沧桑,令人感怀……尽管不知吹奏的是什么曲子,但我想那画面一定是很美很美的。

1.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同学们:今年,我们已经大学毕业20周年了,有人提议大家聚一聚,共叙同学情。
B.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废墟上,雏菊花正在怒放。
C.别里科夫死了,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D.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梨树下坐着一位留着长髯穿着长衫的清瘦老者。”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乡间,在不同形式的客家民居里,许多宅院门楣上都刻有匾额。我们可以透过那些匾额来 (辨识、区分)他们的姓氏,比如:“知音遗范”这家一定姓钟,因为“知音”指的是“高山流水”的钟子期;“清白传家”这家则肯定姓杨,这来自东汉杨震拒贿的典故;“江夏渊源”这家姓黄,据说黄姓人家的祖先起源于古代的江夏郡;“汾阳遗风”这家姓郭,是郭子仪的后代,山西汾阳,正是中唐名将郭子仪的祖籍地……

家园、财产可以一代代地继承下来,。无论上一代有多么刻骨铭心的记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会将所有的记忆归零。再坚固的堡垒也无法阻止记忆的流失,终有一天,后人面对巨大的围屋,会对前尘往事 (不知所以、一无所知)。而门头匾额则起到了记忆物化的功能。每一副匾额都是回溯性的,把现世的目光牵回到历史深处,仿佛一根万古不灭的长链,把每个人与遥远的先人紧紧地拴在一起。如果说那些巨大的围屋是家族繁衍的纪念碑,那

匾额分隔了各自的家族,却又像一个个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它们就像坐落在大树上的鸟巢,十里,百里,千里,万里,在大地上       (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组成一个无与伦比的浩大网络,声息相应;也像鸟巢攀附着的大树,无论多高,都有根须在地下相连。匾额直指自己沧桑的身世,同时也指向未来,因为祖上的荣光里,包含着他们对后世的期许。匾额见证着家族的重新崛起,仿佛池塘里的莲花,一片片地展开它的轮廓,在时间中次第盛开

1.请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加横线处。
2.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请在文中标号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3-03-16更新 | 13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耸人听闻,而是有着翔实的数据支撑。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也令人触目惊心: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50%。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有诸多原因: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防控孩子近视,已刻不容缓,其中,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据调查显示,孩子近视,一些家长不以为然,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当然,不独防治近视,让孩子身心健康,壮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同以往的是,相关制度已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只要这一制度发力发威,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的趋势一定能够得到遏制。

1.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B.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C.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D.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并修改。
2021-02-27更新 | 48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红楼梦》中诗词数量大,样式多,内容丰富,不仅在当时 ,在今天也后无来者。曹雪芹不仅让诗词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而且让大观园中的群芳成立诗社,将写诗接词由个人抒情上升到群体咏叹。诗社将《红楼梦》的诗意雅趣推向了高峰,也将其悲剧性演绎到了极致。白海棠纯洁娇艳,却挡不住秋风肆虐,“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桃花娇柔鲜妍,却经不起秋雨摧残,“泪眼观花泪易主,泪干春尽花憔悴”;柳絮洁白轻盈,却禁不住命运戕害,“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不能想象,《红楼梦》如果没有了这些诗词,会是怎样一副苍白面孔!林妹妹不会是那个的林妹妹,湘云不会是那个出口成章的贵族少女,宝玉只会成为一个彻头物尾       ③      的纨绔子弟。

红楼诗社的六次活动,经历了成立、兴盛、衰亡的过程。不仅诗社的兴亡是大观园兴亡的缩影,而且是整个贾府兴亡的缩影,更寓意着曹雪芹寻求出路希望的破灭,从而寄托了他物我合一、物极必反、人生如梦的哲学思想。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面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诗社的兴亡是大观园兴亡的缩影,而且是整个贾府兴亡的缩影,更寓意着曹雪芹寻求出路希望的破灭。
B.诗社的兴亡不仅是大观园兴亡的缩影,而且是整个贾府兴亡的缩影,更寓意着曹雪芹寻求出路希望的破灭。
C.诗社的兴亡不仅是整个贾府兴亡的缩影,而且是大观园兴亡的缩影,更寓示着曹雪芹寻求出路希望的破灭。
D.诗社的兴亡不仅是大观园兴亡的缩影,而且是整个贾府兴亡的缩影,更寓示着曹雪芹寻求出路希望的破灭。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引用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析其表达效果。
2023-01-25更新 | 9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