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其他元代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8 题号:12015747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蟾宫曲·箕山感怀

卢挚

巢由①后隐者谁何?试屈指高人,却也无多。渔父严陵②,农夫陶令,尽会婆娑。五柳庄瓷瓯瓦钵,七里滩雨笠烟蓑。好处如何?三径秋香,万古苍波。


【注】①巢由:巢父、许由的并称。相传皆为尧时隐士,尧让位于二人,皆不受。②严陵:严光,字子陵,东汉会稽人。少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游学。刘秀即帝位后,光变姓名隐遁。刘秀遣人觅访,征召到京,授谏议大夫,严光不受,退隐于富春山。下文“七里滩”相传为严光隐居垂钓之地。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巢由”三句以问答方式入题,写出作者对隐者人品境界的要求之高。
B.巢由之外,历史上只有严光、陶渊明两位隐者是作者眼中的“高人”。
C.“婆娑”引申为逍遥自在,这一句用白描手法写两位隐者的闲适形象。
D.“五柳”二句用典,分别写严光、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表达了羡慕之情。
2.这首元曲的最后三句较有特色,试简要赏析。
20-21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百字令芜城晚望

(元)张翥

碧天向晚,远云开、疑是江南山色。渺渺孤鸿残照外,独上高城望极。鸡散台空,萤沉苑废,龙去沟无迹。英雄安在?千秋恨血凝碧。

我欲携酒重来,佛狸祠下,字暗苍苔石。社鼓神鸦浑不见,一片青青荠麦。夜月琼枝,春风水调,肯慰淹留客?翩然归去,天风扶下双舄


【注】①芜城,古城名,即广陵城,故城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境。南朝时宋竟陵王刘诞据广陵反,兵败而死,以致城邑荒废。因鲍照《芜城赋》得名芜城,几经兴废。②张翥(1287~1368),元代词人。③佛狸,北魏武帝拓跋焘小名,此处同辛弃疾《永遇乐》词,喻指金主完颜亮,其于宋绍兴三十一年率部渡江南犯事。④双舄(xì):《汉书•王乔传》载,王乔治县颇具政声,当其诣京朝觐时,帝异其数来而无车骑。侦知其临至时,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伺其飞来,张罗捕之仅有一双舄(一双鞋子),后代因以“凫舄”“双舄”代指县令,此处为作者自指。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碧天向晚”二句照应诗题,展现碧天暮云、不失清丽之色,与下文的衰飒之象形成对照。
B.第三、四句(渺渺)孤鸿翼影映衬作者登高独立极目四望的身影,烘托出作者孤寂苍凉的心境。
C.“鸡散台空”三句用隋炀帝建造“斗鸡台”“放萤院”的典故,表达作者对真龙天子故去的叹惋。
D.“夜月琼枝”三句,作者自称“淹留客”,表达了黍离之悲以外久滞他乡的身世之感,怛怛失意。
2.本词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提到了“神鸦社鼓”,但两者的用意不同。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018-09-16更新 | 7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越调】平湖乐

(元)王恽

采莲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注]①横练:横铺着的白绢。②入手:到来。
1.下列关于本作品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越调”是曲牌,“平湖乐”是曲名。B.“越调”是宫调,“平湖乐”是曲牌。
C.“越调”是曲牌,“平湖乐”是曲调。D.“越调”是宫调,“平湖乐”是曲名。
2.从表达的情感看,下列作品中与本学期学过的作品最接近的一项是(       )。
A.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B.【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
C.苏幕遮(周邦彦)D.【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3.本作品在写景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2020-01-30更新 | 7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中吕〕满庭芳·京口感怀

汤式

残花剩柳,摧垣废屋,新冢荒丘。海门天堑还依旧。滚滚东流,铁瓮城横刺着虎口,金山寺高镇着鳌头。斜阳候,吟登舵楼,灯火望扬州。


【注】①京口,今镇江,是长江下游的重镇,古都金陵的门户。②汤式,字舜民,元末明初重要散曲作家。③海门,长江镇江以下江面开阔,古人称之为海,其地成为海门。
“海门天堑还依旧”一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曲词分析。
2020-04-04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