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科普文章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8 题号:1204823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红蚂蚁远征,返回的路线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它们是怎么去的,就会怎么回来,按照原路返回,不在乎这条路是怎样的曲折蜿蜒,也不在乎所走过的路是怎样的艰苦困难。那么,红蚂蚁是靠什么方法原路返回的呢?

可以想一下爬行毛虫,它们外出觅食的时候,会在自己爬行时沿途拉出一条丝线,而这就是它返家时的指向标。红蚂蚁是不是也像爬行毛虫一样有一个笨笨的办法呢?留下某种独特的气味,而返回之时便由这种气味来刺激嗅觉从而找到归路呢?为此,我找了六岁的孙女露丝与我一起进行观察。露丝在发现了红蚂蚁大军的新动向后,便一直悄悄地跟在后面继续监视。每隔一段距离,露丝便在红蚂蚁大军所经过的路上丢下几颗石子作为记号。

我用扫帚沿着蚂蚁所选定的路线扫出几条大约有一米宽的实验带,我在红蚂蚁行军之路上前后扫了四个并不相连的地方,当红蚂蚁满载而归的时候,它们不知不觉到了第一个实验带的边缘。显然,这些久经沙场的战士是有些犹豫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几只敢于冒险的红蚂蚁进入了第一个实验带的范围,剩下的蚂蚁军队紧跟着这几个冒险者。有意思的是,在冒险者带领着蚂蚁大军踏入实验带的同时,还有一些蚂蚁选择了从实验带侧面绕行。不过,不管怎么样,它们在经过第一个实验带之后又重新走上了它们非常熟悉的原路。到了其他的实验带时,红蚂蚁们仍然是非常犹豫的,但是尽管经历非常曲折,最后它们仍然直接或间接地重新找到了原路。虽然我给它们出了不少难题,可红蚂蚁最后返回蚁穴的路线正是露丝监测时用小石子标记出来的路线。这个实验对蚂蚁靠嗅觉返回的说法似乎持肯定态度。但对于嗅觉能够给蚂蚁提供方向感的说法还不能过早地肯定,最科学的办法是创造更好的条件来重新进行一次实验,把那些可能指引蚂蚁找到原路的气味全部清除,只有这样才能验证嗅觉论者的说法是否正确。

进行新的实验,需要设计一条具有阻碍作用的激流。这条激流足有一步宽。激流很长,对红蚂蚁来说,这就是一条没有尽头的大河。我用了大量的水,将地面进行了一次十分彻底的冲洗,至少,沿途那些粉末物质和它所带有的气味,在大河一刻钟的冲洗下完全被清除了。在大河面前,蚂蚁们犹豫的时间远比上次实验时长得多,但最终,它们还是顺利地征服了水流,而且依旧坚持了原路返回的传统。

红蚂蚁大军第三次出征时,我按照实验计划,选取红蚂蚁既定路线中的一处,用刚刚从花园中摘下的薄荷叶擦了一下,并将薄荷叶放在既定路线上距擦过的地方稍远的路上。从战场上返回的红蚂蚁似乎没有什么异常反应便经过了被薄荷叶擦过的地方;至于放着薄荷叶的地方,红蚂蚁们也只是稍微有些犹豫,但仍然非常坚定地走了过去。

在接下来进行的实验中,我将不改变路面的情况,而只是准备用一些大的纸张或报纸铺在路中央,并将这些纸张用小石块压住。通过这种方法,道路的外貌被改变了,只是这种改变不会影响原本存在的气味。当这些久经考验的红蚂蚁来到陌生的路面时,它们表现出了之前从来没有过的迷茫。这一次它们先后进行了多次尝试,并在四周反复进行侦查,或者前进,或者后退,徘徊了很久之后它们才冒险似的进入之前未曾见过的陌生地域。在成功经过了被纸张遮盖的地带之后,红蚂蚁大军才恢复正常,继续坦然地前进了。

我还为它们设计了另一个圈套。它们认定的道路已经被我用一层薄薄的黄沙覆盖住了,原本浅灰色的地面现在已经被土黄色所替代。这虽然只是非常简单的颜色变化,却让红蚂蚁们在好长时间内都在犹豫,一阵茫然过后,红蚂蚁们还是克服了这个新障碍,重返原路。

我曾经用小石子将红蚂蚁第一次远征的路线标示出来,这是一条总共有二十多米长的路。在这之后的两天,我非常惊讶地发现,红蚂蚁大军的第二次远征重复着首次远征时的路线,沿着一个个石子路标继续前进。假如把部分蚂蚁从大部队中拿出来,将其置身于一个非常不熟悉的地方,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拿出一片已经枯掉的树叶,将其放在大部队中的一只蚂蚁的面前,并将这只蚂蚁移到了距离蚂蚁大军两三步远的陌生的花园南边。我发现这只蚂蚁在重新落到地面之后,显得手足无措,如同一只没有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闯。我发现它非常急切地想要找到自己的战友,可事实上它把方向搞反了,离自己的战友越来越远。我发现它起初是往回走的,然后又远去,一会儿试试左边,一会儿试试右边,不断探索着四周陌生的环境,可是它从头到尾都没有将方向找对。我还进行了另外一次与此差不多的实验,不过这次我选定的陌生区域是这些红蚂蚁相对熟悉的花园北边。实验时被选中的红蚂蚁也有一些犹豫,而且也是四处试探希望找到正确的方向,最后被选中的红蚂蚁还是找到了大部队,原因可能就是它们对花园北边还是十分熟悉的。

(摘编自法布尔《昆虫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法布尔在前四次实验中对红蚂蚁返回的道路进行了层层设计,但是红蚂蚁总能克服困难,沿着原路返回。
B.法布尔之所以在红蚂蚁行军路上扫出四个不相连的地方,是为了能够反复进行实验,观察红蚂蚁的反应,保证实验结果的可信性。
C.当红蚂蚁来到“陌生”的路面时,它们都会有从众的心理,只有回到了原本的路线,红蚂蚁才能恢复正常,坦然前进。
D.由“新的实验”“接下来进行的实验”“另一个圈套”可以看出,法布尔为了探寻红蚂蚁能够沿原路返回的原因不断地变换方法进行实验。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写爬行毛虫在沿途拉出一条丝线作为返家时的指向标,引出红蚂蚁靠什么方法原路返回的问题,不仅有趣,还达到了科普的目的。
B.本文的一个特点是作者在描述实验之前会提出疑问,这样做能够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提醒读者注意,引导读者一起思考。
C.文章通篇把红蚂蚁当作人来写,富有趣味,作者通过一次次的实验,赞扬了红蚂蚁执着顽强、勇于探索的大无畏精神。
D.“我发现这只蚂蚁在重新落到地面之后,显得手足无措,如同一只没有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闯”运用了比拟、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红蚂蚁远征,返回的路线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红蚂蚁是靠什么方法原路返回的呢”,作者围绕这一疑问,进行了多次实验,但最终也没有什么收获。
B.“留下某种独特的气味,而返回之时便由这种气味来刺激嗅觉从而找到归路”是作者对红蚂蚁原路返回方法的假设,然后作者通过实验去验证其正确性。
C.从“战场”上返回的红蚂蚁无论是经过薄荷叶擦过的地方,还是经过放着薄荷叶的地方,都坚定地通过了,这说明气味对于红蚂蚁能够原路返回很重要。
D.红蚂蚁在团体行动时,方向明确,但如果将一只红蚂蚁从大部队中拿出来,使其单独行动,它就会找错方向,无法重新回到远征的队伍中。
4.下列选项中,最能够支持“红蚂蚁不是靠嗅觉返回”这一说法的一项实验是(     
A.扫帚扫断道路法B.激流冲挡道路法C.纸张遮断道路法D.黄沙覆盖道路法
5.红蚂蚁是靠什么方法原路返回的呢?请结合材料来推测一下法布尔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
马是人类最早(xùn)化的动物之一,无论在游牧文明还是农耕文明中,马都是先民不可缺少的帮手。黄色的马为“骠”,黑色的马为“骊”,青黑色的马为“骐”,枣红色的马为“骅”,黑鬃黑尾的红色马为“骝”,黑色白蹄的马为“骓”……仅从根据颜色命名就可(kuī)见关于马的文化何其丰富。民间的养马之道、马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关于马的民俗习惯等等,相关知识,灿若【甲】(晨星/星河)。
千金买马骨的国君,自比“ 老骥伏砺,志在千里”的曹操,以马姓为奖赏的赵惠文王……人们爱马,因为好马好比良才,因为老马存有壮心,因为兵强马壮就是实力。马革裹尸的马援,木牛流马的诸葛,青丝白马的侯景……冷兵器时代,人与马组成了最具威摄力的军事力量,朝代总是在马蹄下更替,几千年的刀光剑影中,没有任何动物像马这样深入地影响着人类历史。
随着岁月的【乙】(流转/流逝)和沉积,马从具象的物体,慢慢衍生出了抽象的文化:寻觅“ A (千里马)”般的人才,期待“ B (青梅竹马)”的爱情,鄙夷“ C (溜须拍马)”的(xiàn)媚,羡慕“ D (厉兵秣马)”的境界,【丙】不耻/ 不齿)“寒蝉仗马”的(què)懦;马也架起了中国与外域沟通的桥梁,从东汉白马自西域驮来佛经,到当今骑士文化占据荧屏……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不正确的是( )
A.驯(xùn)化威摄力
B.窥(kuī)见衍生
C.谄(xiàn)媚老骥伏砺
D.怯(què)懦刀光剑影
2.2.依次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晨星流转不耻B.星河流转不齿
C.星河流逝不耻D.晨星流转不齿
3.3.填入A.B.C.D四处熟语或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千里马     B.青梅竹马     C.溜须拍马     D.厉兵秣马
4."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指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即战士牺牲于战场。寓意将士要英勇牺牲在战场,方为天职的英雄气概。可作为“绝胜牛衣对泣时”上联的一项是(   
A.马革裹尸还葬耳B.马革裹尸当自誓
C.一朝马革裹尸日D.何需马革裹尸还
5.5.根据文意,填入丁处,最适合做结尾的一句是(   
A.马已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符号。B.马,已经成为世人喜爱的朋友。
C.马已然成为文化艺术创作主体。D.马,已然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
6.6.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马的毛色是识别马匹的重要标志,多样的毛色中蕴藏着丰富的马文化。
B.马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以至于评价功绩被喻为“汗马功劳”。
C.如果将有关马的内容从我国的文化史中抽出,那许多文化典籍将会残缺不全。
D.短文以马为素材,融具象的特点与抽象的符号为一体,既清晰明了又意蕴深长。
2016-11-18更新 | 9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近来,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才刚则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诞生的。我们还乡心切。虽然我们的夙望可能会留犯“天神”,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

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热态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我们用光速来量度距离。一来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光年不是度量时间的单位,而是度量距离的极大单位。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衰、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那是一个奇特而荒芜的地方。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分之一(,在1之后接33个0)。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意思是说虽然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但海水面积之大远非我们所能穷尽。
B.“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意思是说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距离约30万公里。
C.“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意思是说地球在宇宙中未必是唯一的,地球环境并不具有代表性。
D.“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意思是说在广表的宇宙中,我们这个地球是十分罕见的,这证明了地球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现在还仅仅是起步阶段,目前对宇宙的认识,也是基于对地球的认识。
B.在探索宇宙方面,我们可能还十分“幼稚”,但我们目前掌握的理论已经证明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
C.光年是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是用来丈量天体之间距离的单位,也是目前最大的长度单位。
D.由于地球在天体中不具有“典型”性,因而我们目前基于地球获得的知识也不具有普遍性。
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对宇宙空间的测量上,地球上用来表示长度的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用处了。
B.如果人类能发明与光速相等的宇宙飞行器,我们只需8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太阳。
C.如果我们从宇宙中的一个星体上不加定向地任自己落下,落到地球上的概率是分之一。
D.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星际空间十分辽阔,行星、恒星和星系十分稀罕而珍贵。
2020-03-23更新 | 10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一个多灾多疫的国家,中国人很早就对传染病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发明了很多控制传染病的方法。

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典《黄帝内经·素问》中即讲到了伤寒、温病的防治,而温病中就包括了瘟疫类传染病。该书《遗篇·刺法论》中,还提到了黄帝与华夏中医始祖岐伯的一次对话。

黄帝问:“余闻五疫,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答:“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

黄帝所问大意是,听说各种瘟疫都互相传染,大人小孩无一例外,除了常规治疗以外,如何防止传染?岐伯的观点是,防止各种瘟疫互相传染,要增强免疫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抵抗病毒入侵。同时还要避开病毒,不让邪气进入体内。这里虽然没有明确说如何“避其毒气”,但可以想见像今天戴口罩、毛巾捂口鼻都是避毒的有效手段。

这里的“毒气”,其实就是现代已被证明了的细菌、病毒一类的病原微生物。

中国古人喜欢用“气”来表示某种东西。与“毒气”类似的概念还有邪气、异气、杂气、戾气、疠气、疫气等,这些“气”都是人类染病患疾的根源。

明末医学家吴又可对传染之“气”有很深的研究。他在《温疫论》中提出,传染病(瘟疫)是由戾气引起的,“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种“气”无色无味,肉眼看不见,却最易传染人——这很符合病毒的特点。吴又可还认为传染病疫是“邪从口鼻而入”,即可人传人的病疫是通过呼吸道感染的。这是很了不起的发现。

对于传染病的防治,吴又可提出了与《黄帝内经》中相似的观点,即要强健体质,增强自身免疫力,“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他还提醒人们,要注意饮食,休息好,保持心情舒畅,否则“或遇饥饱劳碌,忧思气怒,正气被伤,邪气始得张溢”。

上述是从个体提出的防范传染病的要求,如果从群体和全社会的角度,中国古人则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减少外出活动,隔离患者,封锁疫区。这种控制社会传染病的手段,中国在秦汉时已采用。

据《汉书·平帝纪》记载,针对当时的传染病,朝廷采取的办法是——“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舍空邸第”,就是空出房子,将患者集中安置,这样①         可以保证患者不再成为二次传染源,②______可以让患者得到帮助,便于进行集中治疗,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医学隔离”措施。这是中国史书中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医学隔离的最早记载。其历史背景是,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不少地方发生旱灾,并发蝗灾,随之暴发疫情。怎么办?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虽然这是朝廷作为慈善手段开展的活动,但对防止疫情扩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后,“舍空邸第”成为中国古代历朝政府控制传染病的手段,一直到今天,都是人类控制和预防传染病③           的办法。

1.文中①-③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既          行之有效B.不但     而且     立竿见影
C.既          一以贯之D.不仅             卓有成效
2.根据文意,下列做法不利于防疫、治疫的一项是(     )
A.“本气充满”B.“避其毒气”C.“忧思气怒”D.“舍空邸第”
3.本文原标题为“隔离,中国人最先使用的防传染手段”,你认为这个题目是否恰当?请结合文本内容阐述理由。
2020-07-24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