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设考点 > 理解重要概念含义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85 题号:1217395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建国七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其中科技的贡献有目共睹。

科技选种育种对粮食增产作用巨大。比如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是在作物具有强遗传势的部位选种的方法。实验证明,玉米的强遗传势区在果穗中下部,选用这一部位的籽粒做种,比用顶部的籽粒做种增产35.4%;高粱果穗上部的籽粒充实饱满,生活力强,在结实丰产方面有较强的遗传性,选用上部籽粒做种比用中部籽粒做种增产6.4%~10.8%。任何作物随着本身遗传性状的改良,生产性能会不断提高。我国水稻种植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高秆品种改为新培育出的矮秆品种,该品种耐肥抗倒,单位面积产量比高秆品种增加30%以上。1986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历经九年艰苦攻关,中国独创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成功,又使单产比常规品种增产15%~20%。专家预测目前正在培育的超高产品种,将比现有品种在单产上提高近一倍。

科学技术可以改善耕地条件,进而扩大某些粮食作物种植区域,还可以提高粮食生产过程中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实施塑料薄膜覆盖后,土壤一般可增温2~5℃,覆盖期内地表积温增加200~300℃,从而使作物适宜耕作区的纬度向北推移2~4°,海拔提高1000~2000m。由于该技术可应用的作物范围广,一般增产幅度可达30%~50%。同时,地膜覆盖能使耕层土壤含水量提高2.77%~4.55%,每亩土壤蒸发量减少100~150m3.单位农产品的平均耗水量减少一半,就相当于灌溉面积扩大了一倍。

农机装备技术的进步也至关重要。21世纪以来我国农机装备技术发展极为快速。机械设备如深松机、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等逐渐被推广使用的同时,很多新技术也在其中得到应用。如卫星导航技术结合电液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可实现农业机械按照预设路线自动精准行驶;遥感技术可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动态监测、生物产量估计与农业灾害预报等领域;借助激光产生的红外辐射对水稻作热处理,既可干燥新收割的潮湿的水稻,又能有效消灭水稻表层害虫。

科技进步,促进了我国粮食高产,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实力。

(取材于王征兵、林维清、薛壮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虽已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但粮食安全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高度重视。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这使我国粮食需求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经济发展中耕地面积数量缩减与耕地质量下降并存。粮食近期供需虽大体平衡,但并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可以充足供应。因此,从政策层面强化管理,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国家在2019年中央1号文件中就再次强调,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并全面落实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此外,为了增产而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虽短期内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但也致使果蔬个头与所含营养素不成正比,有时甚至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出重更要重 ,积极推进利用现代技术生产绿色肥料。

2009年以来,我国实行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建设,确立了河南、黑龙江、吉林为三大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集中将不可避免地使这些区域粮食储备成本提升,粮食跨区域流通量增加,建设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刻不容缓。为保证粮食质量安全,除了完善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外,国家还鼓励应用环流熏蒸、氮气储粮等绿色技术来保障储粮品质;为保证粮食流通合理顺利,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

新时期我国一直积极推进建立多元稳定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体系,扩大适应国内需求的农产品尤其是我国紧缺品种的进口。而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使国际粮食的价格形成机制更为复杂,增加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外部不确定性。我国针对不同国家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粮食进口渠道,以稳定粮食供给、满足个性化需求。如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加强与南美国家的全方位合作;通过深化一带一路粮食经贸合作关系,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国际粮食合作新平台。

粮食安全是世界性重大课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手中有粮,则心中不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才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取材于田惠敏、张欣桐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科技选种育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物不同,适宜做种子的籽粒所处部位也不尽相同。
B.作物的生产性能会随着遗传性状的改良而不断提高。
C.同等播种面积的水稻矮秆品种比高秆品种产量更高。
D.两系法杂交水稻为中国独创,于1986年取得了成功。
2.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可使农作物的种植范围不受海拔限制。
B.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可使粮食产量增加。
C.覆盖塑料薄膜可以使土壤增温200~300℃。
D.遥感技术可预报农业灾害,又能消灭害虫。
3.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的一项是(     
A.粮食需求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
B.化肥农药带来了粮食品质问题。
C.缺乏保障储粮品质的绿色技术。
D.国际合作中外部不确定性增加。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法需借助于生物遗传学知识。
B.卫星导航对无人驾驶播种机的操控有重要作用。
C.绿色肥料既可增加粮食产量又可提升粮食品质。
D.粮食能源化、金融化使得粮价取决于供求关系。
5.世界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最新定义为:“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质手段和经济手段获得充足、安全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其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偏好。”按照该定义,保证粮食安全需满足诸多方面的条件,请概括其中的三个方面,并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简要说明我国在这三个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区块链技术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串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具有由多方共同维护、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特点。

区块链发展的三个阶段并非前后演进式,而是同时并行式的。其中数字货币应用最先起步,但远未成熟,而金融领域的各类合约型应用和社会治理、物联网方面的泛区块链应用也在逐步展开。区块链技术在各领域的发展应当坚持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构”,相关领域技术研发应当走向“负责任的创新”。

数字货币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合力催生的产物,通过算法控制货币供给具有非常大的革新性:但当前的数字货币作为一种非政府货币,与中央银行的关系以及对现有货币系统的影响都需要进-步探索。在短时间内,对数字货币而言,其最为理想的情况更有可能是成为信用货币的补充,与之相互配合发挥作用,以使货币系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流动性的需要,从而进入货币形态发展的新阶段。

因社会的极度复杂性和广泛存在的不确定性,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也较为有限,它也只是丰富了传统契约制度而非其替代品。因此,完善智能合约的规则和机制设计,积极推动智能合约由“自动化”向“智能化”演变,以促使现行法律制度对其接纳和认可,是智能合约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

区块链所表征的新兴技术或产业其实都是顺应和实现某种未来目标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未来社会的发展目标。在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区块链应结合当下现实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而非政治理论来应用,警惕陷入技术决定论的陷阱。

(摘编自《国家治理周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张成岗《区块链技术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材料二:.

美东时间2018年2月14日上午10时,英国众议院召开第二次区块链听证会,主题为“超越比特币:区块链技术新兴应用”。相比数天前(2月6日)的首场听证会,内容已经由虚拟货币、证券领域,扩大到无限广阔的应用场景。

全球媒体对于首场听证会的关注,过于放在其对比特币市场的影响和可能的对ICO的监管举措上,其实,那场听证会传递出的“不封杀”,亦即谨慎监管甚至乐观其成的基本态度才是要义。而第二次听证会“超越比特币”的主题,更将区块链上升到“变革性技术”,探讨的应用场景涵盖了金融、商业和政府效率提升。听证会并不代表美国政府的意志,但监管机构官员、官方智囊和商业领袖们之间的共识,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关于区块链技术大规模应用的“美国共识”正在形成。这些共识是超越区块链技术层面的“共识机制”之上的国家共识,其内涵包括“拥抱技术、保持开放、做好准备应用于商业和政府业务、致力于投资者和消费者教育”等。

(摘编自亚太第一卫视新闻:仇江鸿《区块链“美国共识”已经形成》)

材料三: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他指出,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目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我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会上还总结了区块链的“五大作用”,分别是“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要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的作用。

事实上,中国是较早在区块链领域进行国家级战略布局的国家之一。早在2016年1月,区块链即已首次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被写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此后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都相继发布相关政策,在市场上掀起了区块链研发与投入的热潮。而此次将区块链设为“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口”,并为区块链技术如何给社会发展带来实质变化指明方向,这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势必将推动中国在该领域更快更大发展。

(摘编自腾讯研究院徐思彦《区块链为什么上升为国家战略技术》)

1.下列属于区块链“智能合约应用”的一项是()
A.央行将适时推出数字货币,其名称为DCEP,意为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十分类似,主要用于零售支付。它采用区块链技术,具备--定匿名性,又可追踪其流通过程。
B.运用区块链技术而非中心化信用机构来低成本地建立信用,我们的出生证、房产证、婚姻证等都可以在区块链上公证,成为普遍信任的东西,可以轻松进行各种身份、产权与亲属关系的证明。
C.小城镇的铁匠王师傅得了当地医生无法治愈的耳疾,他先后去了西安和北京的大医院,输入密码后,各大医院都能查到他的体检信息、就医记录,并从他的医保账户自动支付每次医疗费用。
D.某旅游城市环保局对城市内河进行全天候水质监控,各监测点采用最先进的设备,将所监控到的各项数据实时发布,并存储到全国环境监测部门的上千个服务器内,实现公众随时查阅。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区块链1.0和2.0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块链3.0技术,已经受到美国、中国等许多国家的重视,将为各国政府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B.2018年2月的两次众议院听证会,标志着美国政府推进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坚定决心,美国将拥抱技术、保持开放、做好准备将区块链应用于商业和各项政府业务。
C.中国政府早在2016年就开始在区块链领域进行国家级战略布局,而当前进一步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并以此更新国家治理的政治理论。
D.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其发展都应当坚持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构,进行负责任的创新。
3.根据材料一,简述应如何实现各类区块链技术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构?
2020-02-08更新 | 4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箱就能卖货;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但近年来,各地在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进程中,“地摊经济”几乎退出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城市整洁了,城市烟火气、生活味儿也淡了。

城市,要有便利的设施、靓丽的外表,更要有寒冬里的庇护、黑夜中的光亮。“琴棋书画诗酒花”固然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最基本的民生考量。特别是在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各地都在狠抓“六稳”“六保”落实,更不应让一些管理方面的顾虑拖累“保民生”的步伐。前段时间,成都市有序放开“地摊经济”。两个月来,这一举措不仅保障了成都市近8万人就业,更让餐饮业复工率达到98%。

事实上,国际范儿与烟火气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放眼全球,从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到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

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政策制定会更加人性化。粗暴的“一刀切”切掉的是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只有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让微观的民愿汇入宏观的民生,才能让每个人在城市中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

(摘自《释放“地摊经济”活力,让城市更有烟火气》,新华网2020年5月25日)

材料二:

据有关新动态,目前全国各地区针对地摊经济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与规范。随着地摊经济有序发展,零售巨头也纷纷加入,共同促进地摊经济的转型升级。电商巨头纷纷加入,先后推出了地摊经济扶持计划。

6月2日,京东发布了“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组织超500亿的货源,并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新路通还联合京东数科为每个小店提供最高10万元的无息赊购,预计该计划将服务百万个便利店和百万家地摊。5月26日,美团宣布启动“春风行动”百万小店计划,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出消费券通过引流为小店增收。5月29日,阿里巴巴推出地摊经济扶持计划,将在1688网站推出“地摊批发专区”,并提供超过700亿元免息赊购。

(摘自《扶持地摊经济小店经济,京东、微信支付、美团、苏宁都出招了》,澎湃新闻2020年6月2日)

材料三:

“地摊经济”一放开,不少地方出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但是,热话题也需冷思考,面对遍布大街小巷的地摊,也有人担心会不会阻碍交通?商品质量如何得到保证?食品和环境卫生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担心绝非多余。

过去,一些城市的监管者过于苛刻,对摊贩缺乏起码的包容。而现在,一些城市又过于宽松,缺乏基本的治理。从一些媒体披露的场景看,有些地摊存在脏乱差等问题,满目狼藉,确实令人不敢恭维。“放开”不是“放手”,也不是放松,而是讲究“有序”二字。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一些地方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进一步细化管理措施,比如有的划定固定摊位,有的提出摆摊应有时段限制,还有的要求经营食品加工的必须办理健康证……放管得当,就能激活一池春水,就能提升民众的美好预期,就能让城市更有温度,让经济恢复更有热度。

(摘编自《地摊经济,升温不能“发烧”》,《人民日报》2020年6月6日)

1.对材料一“地摊经济”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摊经济”因其“创业门槛低”的特质,让一批学历、技能偏低,无固定商铺的人也能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
B.近年来,“地摊经济”在创建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的进程中几乎消失殆尽,城市变得整洁的同时生活味儿却淡了。
C.事实证明,有序放开“地摊经济”一方面可以保障就业,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促进餐饮业等行业的复工复产。
D.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因其体现的是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让本地居民受益的同时成为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中,“柴米油盐酱醋茶”取代“琴棋书画诗酒花”成为最基本的民生考量。
B.随着国家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政策制定将更加人性化,人们在城市中的“归属感”会越来越强烈。
C.京东、美团、阿里巴巴等多家电商响应政策号召,通过提供进货补贴、无息赊购等多种措施扶持地摊经济。
D.部分城市监管者对摊贩的管理力度在疫情防控前后反差大,过去过于苛刻,如今又过于宽松,缺乏基本管理。
3.如果你是一名城市管理者,你将如何促进“地摊经济”的良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0-12-29更新 | 4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前,网络文学队伍越来越壮大,不仅正在改变中国文学版图,也在影响大众。网络小说是以主角为故事中心的。这些主角往往具有传统文化的人格,热爱自由、自立自强、勇往直前、积极有为,表现出儒家担当意识和家国意识。《将夜》(猫腻)中的主角是国家的栋梁,保家卫国,坚守民族大义,为天下苍生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琅琊榜》(海宴)表达家国大义,讲述正义复仇、步步为营的谋略智慧故事。近年来,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不断扩大,《盘龙》(我吃西红柿)、《仙逆》(耳根)、《斗破苍穹》(天蚕土豆)等受海外读者欢迎的小说,展现出积极向上、崇尚和平、勇于担当、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网络玄幻小说积极吸收传统文化中瑰丽的艺术想象。作家从远古神话中汲取资源,将传说中的各路英雄神仙及各种灵异法术演绎成雄奇诡谲、情节跌宕的故事,充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元素,描述了一个独具中华民族意味的超自然世界。诗书剑气、琴棋书画、江湖人生等内容的摹写,亦使作品呈现出古典文化的风韵。《仙路烟尘》(管平潮)以诗词歌赋传递古雅的艺术情调,《后宫·甄嬛传》(流潋紫)中温婉含蓄的甄嬛体颇有中国温柔敦厚文化传统气息。中国古典小说中,以诗词写人物命运的写法被网络小说借鉴运用,极大地增加了小说的文气,拓展了作品的意蕴,大量采用诗词是网络穿越小说中常用的“梗”,是以一种新颖方式传播古典诗词。

中华悠久的历史给网络小说拓展历史想象提供广阔的空间,各个历史朝代都被网络小说作为背景进行“演义”。《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以现代人的情感讲述明朝故事。历史事实严谨,在人情事理的基础上还原古代历史。《后宫·甄嬛传》《羋月传》《燕云台》(蒋胜男)、《楚河汉界》(灰熊猫)、《步步惊心》(桐华)等小说,或以真实的历史为根据展开飞驰的想象,或虚构一个背景模糊的历史,演绎中国式的人情事理与中国智慧,在想象的故事中表达中国人当下的社会观察和精神情感,让读者从中获得愉悦和启悟。《中华再起》(花草)、《新宋》(阿越)等历史小说重新总结历史教训,对历史进行反思,弥补历史缺憾,在想象的故事中实现作者的艺术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包含刺绣、相声、曲艺、英食、中医等元素,网络小说近年来涌现出科举文、美食文、医术文、行业文。这些类型的小说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富有民间烟火气的故事中,让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华文化的洗礼。《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笙离)以苏叶、甘草、藿香、冰糖、怀香、龟苓膏、枸杞、决明子、杏仁、当归、桂花等二十八种中药材为小说章节的标题,在爱情故事中介绍中医文化。血红小说的少数民族文化基因,阿菩小说中的商道文化,酒徒小说中的历史考据,拓展了小说的内容,使网络小说成为知识文化小说。

但我们也应看到,网络小说中不乏后宫争宠、厚黑学、封建迷信等文化糟粕。如梦入神机的小说《佛本是道》所蕴含的“生命如同蝼蚁”观念,跳舞小说中弘扬“丛林法则”等,招来许多批评,这样的创作动向值得警惕,并亟待及时纠偏,走到正途上来。

(选自周志雄《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有删改)

材料二

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互联网络为上亿网民提供了多如恒沙的各类文学资料信息,与此同时,一种以这种新兴媒体为载体、依托、手段,以网民为接受对象,具有不同于传统网络文学悄然勃兴。

由于借助强大的网络媒介,网络文学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和知识产权保护困难的特点。其形式可以类似传统文学,也可以是博文、帖子等非传统文体。实时回复、实时评论和投票是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由于网络文学传播的便捷,导致知识产权不易受到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互相渗透的有机体系。不少传统文学通过电子化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一部分,网络文学的作者也都接受过传统文学的熏陶。同时网络文学通过出版进入了传统文学领域;并依靠网络巨大的影响力,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到传统文学。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也是有影响的,随着网络文学队伍越来越壮大,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学版图,也在影响大众文学文化生活。
B.网络小说往往通过具有热爱自由、自立自强、勇往直前等传统文化人格的主角表现出儒家担当意识和家国意识。
C.中国古典小说与网络小说有相得益彰的一面,比如网络小说借鉴以诗词写人物的写法同时又以一种新颖方式传播了古典诗词。
D.材料一在论证网络文学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时,先介绍网络文学传承内容、再介绍传承现状,逻辑严谨,层次清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盘龙》等受海外读者欢迎的网络文学,因为展现出积极向上、崇尚和平、勇于担当、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B.网络是把双刃剑,强大的网络媒介既给了网络文学多样性、互动性的特点,又导致网络文学知识产权不易受到保护。
C.网络小说以各个历史朝代作为背景进行“演义”,以真实的历史为根据展开飞驰的想象,在想象的故事中实现作者的艺术追求。
D.如果我们在阅读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时,能够深入欣赏其中的人物、情节等,有时可以增长并且丰富文化知识。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传统网络文学影响的一项是(     )
A.金庸以历史为背景创作武侠小说。B.小说《后宫·甄嬛传》中人物说甄嬛体。
C.《红楼梦》电子书上架电商出售。D.小说《庆余年》范闲醉酒吟诵《将进酒》。
4.请结合材料二内容,给网络文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结合材料一内容,概括网络文学是如何传承中华文化的。
2020-11-17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