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45 题号:1220077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扁鹊者,渤海郡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扁鹊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问中庶子曰:太子何病?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渤海秦越人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终日,扁鹊仰天叹曰: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中庶子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出见扁鹊于中阙,曰: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言未卒,悲不能自止。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为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后五日,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遂死。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节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B.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C.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D.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庶子,是战国时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之臣,秦、汉为太子侍从官,历代沿置。
B.鸡鸣,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以地支来称则为子时,相当于半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C.填沟壑,婉辞,古代对死的自谦说法。如《战国策》有“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之句。
D.司命,神话传说中掌管人的生命的神。屈原《九歌》中有“大司命”“少司命”姊妹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扁鹊得遇奇人,领悟中医精髓。他恭敬地对待客人长桑君,获得秘藏医方,精通望闻问切,到处行医治病。
B.扁鹊辨证施治,太子起死回生。扁鹊听说虢国太子去世,就去了解死因,并积极采用中医方法救活了太子。
C.扁鹊洞见病症,桓侯讳疾忌医。扁鹊发现齐桓侯身患重病,就及时忠告,岂料桓候一再狐疑,耽误救治而亡。
D.扁鹊随俗为变,名声传扬天下。他游医四方,不为王侯贵族看病,只为黎民苍生造福,留下诊脉法沿用至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
(2)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
5.扁鹊能让虢国太子“起死回生”,却治不了齐桓候的病,这是为什么?请简要说明。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其后武王既,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夷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歔歔如畏然。

及成王用事,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天者。在今后嗣王纣,诞淫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其民皆可诛。”作此以戒成王。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史记·鲁周公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B.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C.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D.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古代的爵位名称,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后代相沿,多以“公”作为“王”以下的最高爵号。
B.崩,指帝王的离世。古代“天子死日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日不禄,庶人曰死”,这反映了古代社会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C.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践阼”就是走上阼阶主位。后来引申为天子登基,即位。
D.世家,即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古代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司马迁撰写《史记》时用“世家”来记述王侯诸国及大臣之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灭殷商后武王大封功臣,把辅政有功的弟弟旦封到曲阜,称为鲁公,但是旦没有到封地去,而是留下来继续辅佐武王。
B.成王长大后周公就把朝政治理权归还给成王,自己面向北回到臣子的位置上,谦恭谨慎,不再接受其他臣子的朝拜了。
C.虽然天下安定了,但是周朝的官吏制度还没有安排得当,于是周公制定了官吏职责次序,天下的百姓得以便利,很高兴。
D.周公去世后,成王并没有按照周公的遗嘱把他葬在成周,而是把他葬在毕邑伴随文王,表明自己并不敢把周公当做臣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2)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
2018-11-24更新 | 19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训练

缪公重赎百里傒

司马迁

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公夫人媵于秦。百里傒亡秦,楚鄙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当是时,百里傒年已七十余。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百里傒让曰:“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贤而世莫知。臣常游困于齐而乞食铚人,蹇叔收臣。臣因而欲事齐君无知,蹇叔止臣,臣得脱齐难,遂之周。周王子颓好牛,臣以养牛之。及颓欲用臣,蹇叔止臣,臣去,得不诛。事虞君,蹇叔止臣。臣知虞君不用臣,臣诚私利禄爵,且留。再用其言,得脱,一不用,及虞君难,是以知其贤。”于是缪公使人厚币迎蹇叔,以为上大夫。

(选自《史记·秦本纪第五》)

【简注】

①媵(yìng):陪嫁品。缪公娶晋太子的姐姐为妻,因此百里傒作为缪公夫人的随嫁品到了秦国。②宛:今河南邓州县。③羖():黑色的公羊。④铚(zhì):地名,在沛县。

【阅读指要】

此选段记叙了秦缪公重赎百里傒的事,刻画了一位爱才、惜才、善用人才的明君形象,同时也写了百里傒的命途多舛、蹇叔洞察世事的超凡能力等。文章描写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百里傒亡秦(        )        (2)缪公大(        )
(3)百里傒(        )             (4)臣以养牛(        )
2.下列句中“之”与“遂周”句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醉翁意不在酒。
C.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D.夫晋何厌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缪公大说”中“说”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张良出,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
C.蒲苇如丝,磐石无转移。
D.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楚鄙人执之
B.与语国事
C.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D.以为上大夫
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蹇叔止臣,臣得脱齐难,遂之周。
(2)再用其言,得脱,一不用,及虞君难,是以知其贤。
2019-12-16更新 | 1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膑生阿鄄之间,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已,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遂以为师。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节选自《史记•孙膑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B.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C.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D.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武,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著有巨作《孙子兵法》。
B.黥,古代用作刑罚,在犯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后来也施于士兵,以防逃跑。
C.大梁,位于今开封西北,原是战国时魏国都城,故魏国又称梁国。后来开封又称汴梁、东京。
D.太子,特指古代君主嫡长子被确定继承君位后的称呼,又称储君、东宫,地位仅次于君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膑精通兵法,却遭庞涓陷害。庞涓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后,忌恨孙膑的才华,就假借罪名对其用刑,想让他隐藏起来不敢露面。
B.孙膑颇有谋略,助田忌赢千金。田忌采用他的计谋,在赛马中两胜一败,赢得齐王千金;田忌把他推荐给齐王,孙膑获得齐王重用。
C.孙膑围魏救赵,取得桂陵大捷。田忌想率领救兵去赵国,孙膑建议他直取大梁;魏军撤离邯郸,双方在桂陵大战,魏军被打得大败。
D.孙膑料事如神,马陵设伏破敌。他用减灶的方法使庞涓轻视齐军,在马陵设伏大破魏军后在树上留字,羞辱庞涓使他自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2)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2021-04-23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