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 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25 题号:1237049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正仲

舒岳祥

相对石屏风,相邀石老翁。

鱼游山影里,鸟睡水声中。

诗卷行未了,书囊倒不空。

笭箵君莫忘,犹约待秋风。


【注】①正仲,诗人的朋友。②笭箵(línɡxīnɡ):渔具的总称。亦指贮鱼的竹笼。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与朋友石老翁面对石屏风坐在一起,边欣赏美景,边亲切交谈。
B.“行未了”“倒不空”写出诗人潜心于诗、读书不辍的隐居生活。
C.诗人与朋友相约秋天到来时,一起到这水边来捕鱼,欣赏美景。
D.诗歌写山写水﹐融情于其中,尾联照应题目,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2.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张谓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


【注】铜柱:西汉末年伏波将军马援曾率兵南征交趾,立铜柱,以为汉之极界。朱崖:汉郡名,即今海南省琼山县一带。横海:汉代韩说曾任横海将军,率兵南征。登坛:古代封拜大将,筑坛受命,然后出师。獬(xiè)豸(zhì)冠;御史所服之冠,指杜侍御奔波万里索要贡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暗说杜侍御出使地点,赞美杜侍御像马援一样南征交趾名垂青史。
B.颔联正面进言,说南越人自会呈贡,杜侍御不必万里迢迢亲自去索要。
C.颈联呼应首联“道路难”,写瘦马天晚耽误行程,孤舟畏寒艰难行驶。
D.尾联称杜侍御所呈贡物从来都很难得到,不过君王很可能不愿意欣赏。
2.这首诗对杜侍御的哪些行为进行了讽刺?请简要分析。
2020-12-29更新 | 15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小题。
过陈琳墓①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②无主始怜君。
石麟③埋没藏春草,铜雀④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释】
①陈琳墓: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为曹操所器重,其墓址在今江苏省邳州市;
②霸才:即诗人自己;
③石麟:石麒麟,陵墓前的石雕的神兽;
④铜雀:即铜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邺城(今河北临漳)。
1.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
2.诗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016-11-18更新 | 28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屏迹(其三)

杜甫

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注:公元762年春夏之交,杜甫经历了动乱漂泊,终于在浣花溪得一草堂,生活得以稳定而创作本诗。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无事可做,起床很晚,内心也没有营谋之忧,生活因而十分清闲,非常轻松。
B.面对孩子的失学和妻子的抱怨,诗人并非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是世道艰难,无力为之。
C.人生一世,潦倒至此,唯有借酒浇愁,忘却尘世烦扰,长期不梳洗也不在乎。
D.全诗围绕“无营”二字展开,起承转合自然流畅,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2.杜诗遣词贴切传神,请以颔联为例简要赏析。
2021-01-19更新 | 2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