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现代诗歌阅读 > 把握意象
题型: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1268617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 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富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地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 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呢。

故国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节“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
B.第一节四句均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
C.第三节第一句再次点明“槐树叶”,它“蝉翼般轻轻滑落”,既表现槐树叶轻而且薄,也抒写了主人公小心翼翼、备加爱护的心态。
D.结尾一句和首句呼应,从视觉再一次写槐叶,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完成了全诗中心意象的整体构造,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余地。
E.诗歌最后一个长句分四行来写,既是为了诗的外在形式的需要,也是为了表达主人公思乡之情的悠远深长。
2.请简要分析第一节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
2017-12-06更新 | 9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食指写于1967年的诗《命运》,完成问题。

命 运

食 指

①好的声望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

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

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的话,

我情愿在单调的海洋上终生摸索漂泊。

②哪儿找得到结实的舢板?

我只有在街头四处流落,

只希望敲到朋友的门前,

能得到一点菲薄的施舍。

③我的一生是辗转飘零的枯叶,

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

如果命运真是这样的话,

我愿为野生的荆棘高歌。

④哪怕荆棘刺破我的心,

火一样的血浆火一样地燃烧着,

挣扎着爬进喧闹的江河,

人死了,精神永不沉默!

1.第一节前两句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诗人的态度是什么?
2.“哪儿找得到结实的舢板?”一句表达的真实意思是什么?“菲薄的施舍”说明了什么?
3.简析“荆棘”这一意象的内涵。
2020-04-04更新 | 3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守望

王家新

雷雨就要来临,花园一阵阵变暗

一个对疼痛有深刻感受的人

对此无话可说

你早已从自己的关节那里感到

这阴沉的先兆,现在

它来了。它说来就来了

起风的时刻,黑暗而无助的

时刻!守望者

我们能否靠捶打岩石来承担命运?

如果我们躲避这一切,是否就能

在别的地方找到幸福?

守望者!你的睫毛苦涩

你的双手摊开,

而雷雨越过花园那边的城市,阴沉沉地

来了。没有别的

你只能让你的疼,更疼

你只能眼看着花园,在另一个世界的反光中

变暗,更暗

一动不动,守望者!把你的生命

放在这里

让亲人们远走他乡

让闪电更彻骨地进入这片土地

花园会亮起来的

而与黑暗抗衡,你只需要一个词

一个正在到来的

坚定而光明的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雷雨”和“花园”意蕴深刻,“花园”是抒情主人公守望的对象,“雷雨”给“花园”带来黑暗和破坏。
B.“你早已从自己的关节那里感到/这阴沉的先兆”,写守望者对雷雨即将到来早有预料,也暗示其无力反抗。
C.“如果我们躲避这一切,是否就能/在别的地方找到幸福?”表明守望者面对黑暗和无助,只能选择躲避。
D.“一个正在到来的/坚定而光明的/词”,诗人没有点明“词”的具体内容,为诗歌的多元解读留下了空间。
2.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守望者”的形象特点。
2020-11-16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