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五代十国 > 刘昫等 > 《旧唐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6 题号:1271135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字令璋。永徽中明经擢第。长寿二年,累迁文昌左丞、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自永徽以后,左、右史虽得对仗承旨,仗下后谋议,皆不预闻。以为帝王谟训,不可暂无纪述,若不宣自宰相,史官无从得书。乃表请仗下所言军国政要宰相一人专知撰录号为时政记每月封送史馆宰相之撰时政记自始也。先令监造天枢,至是以功当赐爵一等。表请回赠父一官,乃追赠其父豫州司户参军处平为博州刺史。时有大石国使请献狮子,上疏谏曰:“狮子猛兽,唯止食肉,远从碎叶,以至神都,肉既难得,极为劳费。陛下以百姓为心,虑一物有失,鹰犬不蓄,渔猎总停。岂容自菲薄于身,而厚资给于兽。”疏奏,遽停来使。又九鼎初成,制令黄金千两涂之。进谏曰:“夫鼎者神器,贵在质朴自然,无假别为浮饰。”则天又从之。寻属契丹犯塞,命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为副使以备之。神功初左授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蜀中官吏多贪暴,屡有发擿,奸无所容。则天嘉之,降玺书劳之曰:“夫严霜之下,识贞松之擅奇;疾风之前,知劲草之为贵。卿早荷朝恩,委任斯重。居中作相,弘益已多,防边训兵,心力俱尽。乃眷蜀中,氓俗殷杂,久缺良守,弊于侵渔,政以贿成,人无措足。是用命卿出镇,寄兹存养。果能揽辔澄清,下车整肃。”则天又尝谓侍臣曰:“凡为长官,能清自身者甚易,清得僚吏者甚难。至于姚,可谓兼之矣。”长安中,累表乞骸骨,制听致仕,进爵为伯。神龙元年卒,遗令薄葬,赠越州都督,谥曰成。

(节选自《旧唐书·姚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表请仗下所言军国政要/宰相一人专知撰录/号为时政记/每月封送史馆/宰相之撰时政记/自始也/
B.乃表请仗下所言军国政要/宰相一人专知撰录号/为时政记/每月封送史馆/宰相之撰时政记/自始也/
C.乃表请仗下所言军国政要宰相/一人专知撰录号/为时政记/每月封送史馆/宰相之撰时政记/自始也/
D.乃表请仗下所言军国政要宰相/一人专知撰录/号为时政记/每月封送史馆/宰相之撰时政记/自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代以明经射策取士,唐朝设置明经、进士等科目,以经义取者为明经。
B.鸾台,宫殿高台的美称,也是唐时门下省的别名,后来借指朝廷高级政务机构。
C.九鼎,相传由夏禹铸造,象征九州,后来沦没不见,武则天重铸九鼎彰显权威。
D.长史,官名,后汉太尉、司徒、司空、将军府各有长史,文中指地方行政主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上书朝廷,请求追赠父亲。他立下功勋,将得到赐爵,却上表奏请把封赏转赠给去世的父亲;他的请求得到朝廷批准。
B.姚多次进谏,则天从善如流。他反对属国进献狮子,认为劳民伤财,有损君主圣明;劝阻用黄金涂九鼎,谏言都被采纳。
C.姚政绩不凡,得到皇帝赏识。他在朝中做宰相时多有贡献,后来到益州为官,通过多年治理,稳定了局势,澄清了政治。
D.姚能担重任,在职尽心竭力。他协助武三思防备契丹入侵,参与边防建设和训练士兵时尽心尽力,为巩固边疆作出贡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蜀中官吏多贪暴,屡有发擿,奸无所容。
(2)长安中,累表乞骸骨,制听致仕,进爵为伯。
5.姚为官最受武则天称赞的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蒲,遂为河东人。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事母崔氏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闺门友悌,多士推之。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居母丧,柴毁骨立,不胜丧。服阕,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

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喑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乾元中,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乐图》,不知其名,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精思。

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绝。

代宗时,缙为宰相,代宗好文,常谓缙曰: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进来。缙曰:臣兄开元中诗百千余篇,天宝事后,十不存一。比于中外亲故间相与编缀,都得四百余篇。翌日上之,帝优诏褒赏。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
B.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
C.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
D.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胜丧       殆:疲惫
B.辋水于舍下       周:环绕
C.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下县       徇:以兵威降服地方
D.举族东迁,以患难       违:躲避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徙家       
B.焚香独坐,禅诵为事       吾两人耳
C.道友裴迪浮舟往来       三子者皆予厚善
D.咸服精思       日夕过,言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指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B.闺门,指宫苑、内室之门,从而借指宫廷、家庭,本文中的意思是家庭。
C.服阕,又叫“服除”,指在古代三年守丧期满除去孝服。阕,是终了之意。
D.昆仲,是称呼自家兄弟的敬词。昆,古义为哥哥;仲,则是弟弟的意思。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与其弟王缙关系非常好,且都是博学多才之人,不仅受到许多士人的推荐,就连豪门大族也视其兄弟为座上宾,对待他们如师友。
B.安䘵山攻陷两都,玄宗出逃,王维被叛贼抓获。于是王维吃药使自己下痢,诈称哑病,虽然安禄山同情怜惜他,但仍强迫他接受伪职。
C.王维在天宝年间诗歌成就极高,尤其是五言诗写得特别好;他在书画方面尽管有缺陷,但成就也很高,不是一般绘画的人所能企及的。
D.王维临终之际,忽然索笔给不在身边的兄弟王缙作辞别书信,同时又给平生亲友写了几幅告别书文,勉励他们修行佛法,然后安然辞世。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2)比于中外亲故间相与编缀,都得四百余篇。
(3)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7.安史之乱中,王维担任了伪职,但后来唐肃宗赦免了他,请简要说明原因。
2023-10-23更新 | 4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养于从①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镇大梁,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授四门博士,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②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③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④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⑤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有改动)


【注】①从:堂房亲属。②宫市:原意指宫廷内所设的市肆。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③比部: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④摭:拾取。⑤裴均:宦官的养子,名声不好,人所不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B.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C.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D.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还有孤独、孤高、独特之意。本文指年幼丧父的孩子,和“鳏寡孤独”的“孤”意思相同。
B.进士: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C.元和: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每位皇帝一生只有一个年号。
D.“出”指离京外任,“辟”指官署征聘,“调”“转”指调动官职,“拜”指授予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生性直率,敢于直言。他曾上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听取,他就大为生气,因而被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
B.韩愈很有才能,史才突出。他仕途不顺、多被贬黜,就写《进学解》自明心志,受到执政者怜惜;又因史学才能被委任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C.韩愈很重感情,记人恩情。他曾受到裴均照顾,尽管裴均之子平凡鄙陋,但他仍对其子很友好,在赠序中仍尊称其字。
D.韩愈宽宏通达,待人如一。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待人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交往的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4.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2)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2022-02-09更新 | 7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遣。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征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征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王永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六年四月,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邦。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居易儒学之外,尤通释典,常以忘怀处顺为事,都不以迁谪介意。十三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凡朝廷文字之职,无不首居其选,然多为排摈,不得用其才。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

(选自《旧唐书》,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B.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C.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D.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进,现在指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也指进步较慢、水平较低的人或集体。文中指后辈。
B.拾遗,古代官职名, 意为检拾皇帝政策或决策的失误, 隶属谏诤机构。杜甫也曾任此职。
C.释典,指佛教经典。文中用来借指白居易能够解释儒家经典著作,特别精通儒家经书。
D.“丁”即“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后多专指官员居丧,其间不得婚嫁,不设庆典,任官者必须离职。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4.请结合上文简要说明白居易被贬为江表刺史的原因。
2021-12-16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