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69 题号:12904475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高祖曰:是齐辩士也。乃诏齐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乎?对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於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之。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材料二:

武涉已去,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以相人说韩信曰:仆尝受相人之术。韩信曰:先生相人何如?对曰: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於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韩信曰:善。先生相寡人何如?对曰:原少间。信曰:左右去矣。通曰: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韩信曰:何谓也?蒯通曰: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櫜鹓,熛至风起。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於中野,不可胜数。楚人起彭城,转斗逐北,至於荥阳,乘利席卷,威震天下。然兵困於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於此矣。汉王将数十万之众,距巩、雒,阻山河之险,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折北不救,败荥阳,伤成皋,遂走宛、叶之间,此所谓智勇俱困者也。夫锐气挫於险塞,而粮食竭於内府,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以臣料之,其势非天下之贤圣固不能息天下之祸。当今两主之命县於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原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割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於齐。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於齐矣。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原足下孰虑之。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B.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C.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D.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2.下列对于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亨同“烹”。烹刑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把犯人放入大锅中煮死的一种刑法,此刑法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文中“臣请就汤鑊”中的“汤鑊”之刑表意是一致的。
B.鹿与“禄”谐音,喻皇帝之位,引申为政权。当人们目睹统治阶级对权力的追逐时,会自然联想到日常生活逐鹿捕猎的情形,以此为喻,鹿具有了权柄的象征义。
C.骨法,指人或动物的骨相特征。古时相士通过观察人的骨骼,用手揣摸骨骼形状、位置,并说出相应的休咎。《高祖本纪》描述刘邦“隆准而龙颜”,即为古人相骨辨命的思想表现。
D.楚汉,指西汉时期项羽、刘邦分据称王的两个政权。在楚汉之争中,项羽、刘邦以荥阳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中国象棋“楚河汉界”即来源于此。
3.下列对于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蒯通被捕后,面对刘邦的质问,巧用盗跖之狗吠尧的故事,表明自己当时向韩信谏言三分天下,只是各为其主罢了,最终得以脱身。
B.司马迁到了淮阴后,看到韩信母亲的坟地地势高且宽敞,其旁可安置万家,因此判断,当韩信还是平民百姓时,就具有远大的志向。
C.蒯通认为,楚汉两军经过长年交战,已兵疲将乏、智尽勇绝了,韩信完全可以利用眼前有利的局势,与项羽、刘邦鼎足而立、三分天下。
D.蒯通建议韩信稳守齐国故有疆土,占据胶河、泗水流域,用恩德感召诸侯,用恭谨谦让收取天下人心,那么天下的君王就会相继前来朝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2)夫锐气挫于险塞,而粮食竭于内府,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
5.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简要概括韩信被诛杀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也。项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B.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C.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D.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国古代,男子到了20岁的时候表示成人,就要行冠礼,取表字。取字以后,为了表示尊敬,除在君、父跟前外,一般称字而不称名。
B.氏是姓的分支,姓是一种族号,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姓氏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
C.社稷中的“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后来人们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河,最初的本义是指黄河,后来扩大为陆地表面成线形的自动流动的水体都能称河,本文中的“河”就是指广义的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义用曾猜定武信君的军队必定失败的事例博得了楚怀王的信任,并且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位置在项羽、范增之上。
B.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项羽的父亲项梁,就是一位被秦将王翦杀害的楚国大将。
C.项羽利用早晨去参见宋义的机会,在军帐中将他杀死,其他将领们都因畏惧项羽而不敢抗拒。
D.项羽私自杀死宋义后,对外宣称宋义勾结齐国共同谋反,自己是受楚王密令处死宋义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担心其他将领对自己不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
(2)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2021-04-12更新 | 7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会陈豨反代。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张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赵王敖得出,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后数岁,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于是王乃尽偿之。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故不大出游。数年,叔以官。太史公曰:孔子曰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乎!

(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B.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C.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D.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2.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指官职的调动或升官,本文取后者意。贵右贱左,故称贬官为“左迁”。
B.赭衣,在古代是囚犯穿的衣服,用赤土染成赭色,后来借用为囚犯的代称。
C.景帝,这是用庙号来指称帝王,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谥号、年号等来指称。
D.卒,古代是指大夫死亡,一般士的死叫“不禄”,地位不同,称呼也就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叔为人率直,清廉公正。他以严谨廉洁为追求,喜欢与有名望的人交游,被层层推荐给赵王张敖,任职郎中,因德行突出而得到赵王看重。
B.田叔忠诚侠义,不惧死亡。高祖傲慢无礼,赵王臣属阴谋刺杀却被发觉,赵王被逮捕时,田叔甘冒罪及三族的威胁,装扮成家奴追随赵王。
C.田叔为官有才,善于理事。他被赵王张敖推荐给高祖,曾被任命为郡守和诸侯国相,施政才能被皇帝赞赏。
D.田叔处事圆通,柔中带刚。田叔耿直刚正劝谏鲁王,从而使鲁王羞愧而自愿偿还百姓;又故意不在馆舍休息,以此来讽劝鲁王不要大肆游猎。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2)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5.田叔替景帝调查袁盎被刺杀的事情,景帝为什么称他“大贤”而任命他为国相?
2021-02-08更新 | 4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相如车避匿(                )
(2)吾念之(                )
(3)今君与廉颇同(                )
(4)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2.句中划线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大纵畜牧,人民遍野
B.虽然,吾心许之矣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D.世以清白相承
3.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以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思身以黜恶
B.宁许以秦曲
C.远罪
D.陛下纵自,奈宗庙太后何
4.“之”的用法和含义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何罢之晏也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顷之,持一象笏至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2019-11-09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