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咏史怀古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1303611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

杜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以惊人的艺术腕力写出了曹军以泰山压卵之势顺长江东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
B.颔联分述诸葛亮和曹操,诸葛亮纵逞其才智终究也是枉费心机,曹操根本不把孙权放在眼里。
C.颈联出句描写曹军的雄姿,将赤壁大战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使人感到英气逼人,用笔锋利。
D.尾联诗人从幽思冥想中重又回到了眼前风物,面对荒矶鸥鸟、哀草寒烟,诗人不禁感慨万端。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知识点】 咏史怀古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发端两句,点出昭君村所在的位置,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
B.诗人用“一去”“独留”两词,写出了王昭君的人生悲剧,简洁而雄浑有力。
C.颈联化用“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写王昭君因春风拂面,而顿起思乡之情。
D.诗人认为流传千年的琵琶曲,虽然夹杂胡音,却分明倾诉着昭君的满腔悲愤。
2.诗人咏怀古迹,实则借王昭君的遭遇寄寓个人情感。诗中寄寓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3-07-04更新 | 17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余干古县城

刘长卿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


【注】①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诗人从岭南贬所北归途经余干时。②陵谷变,出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僭莫惩”,诗中强烈指责周幽王荒淫昏庸,造成陵谷灾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从空间着笔,远望孤城仿佛与白云齐平,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余干古县城之高。
B.诗歌第二句从时间的角度极言其“古”,写古城似乎亿万年以来就一直这样荒凉。
C.三、四句通过景物描写渲染凄清的氛围,官署淹没荒草中,夜闻鸦啼,极其衰败。
D.第五句写站在城头眺望,平旷的沙地无边无际,在诗人的视野里形成迷人的美景。
2.本诗尾联用了多种手法来表达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022-09-24更新 | 48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隋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注】①此诗是诗人晚年江东之游时所作,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当时李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②日角:帝王相,此喻指李渊。③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未的。《隋书·炀纪》:“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紫泉宫”是宫殿名,此处代指隋炀帝在长安的宫殿,照应标题“隋宫”。
B.第四句诗人想象隋炀帝的游船会走到天涯,是以他贪图逸游的性格特征为依据的。
C.第五句说当年放萤的地方此时已成废墟,只有“腐草”而已,抒发了昔盛今衰之感。
D.尾联诗人以假设、反诘的语气,讽刺隋炀帝观赏《后庭花》舞蹈的行为是亡国之因。
2.杜牧在《阿房宫赋》里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处于同一时代的李商隐在诗中也有类似表达。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2022-03-11更新 | 10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