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咏物言志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6 题号:1324564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王孙”一句,直截了当,有高屋建瓴之势,透露出对王孙公子不识菊的批评之意。
B.第二句是写传统的重阳节情景,古人在这一天采菊插戴于鬓上,以求辟邪招祥。
C.此诗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含有作者对菊的思想情感,末句诗意升华。
D.此诗既有对菊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也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对菊的喜爱。
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知识点】 咏物言志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有木诗八首(其八)

白居易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花团夜雪明,叶剪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匠人爱芳直,裁截为厦屋。干细力未成,用之君自速。

重任虽大过,直心终不曲。纵非梁栋材,犹胜寻常木。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了丹桂的香和形,突出了其给人的美好印象。
B.“风影”四句写丹桂的风骨与格调,表达了赞美之情。
C.“干细”两句是说,匠人因为丹桂难以为厦屋而惋惜。
D.结尾四句由丹桂而及人,其中有一种自表心迹的意味。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多用比喻,如花像夜雪,叶犹利剪,风清似水,霜冷如玉。
B.诗中“凡鸟”,与《红楼梦》“凡鸟偏从末世来”所指完全相同。
C.诗人说丹桂“犹胜寻常木”,以此表达人生的伟大功业指日可待。
D.全诗有新乐府诗特色,咏物中包含着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3.《有木诗八首》是一组借树木喻人事,表达时事感慨的诗歌。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借丹桂来比喻一些人的哪些特点?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01-07更新 | 30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 ①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②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③此词是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46岁的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描写早春时节,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
B.词人在下阕进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抒写有关人生的哲理。
C.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D.作者借用白居易的《醉歌》中的:“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表达自伤衰老之情。
2.请简要概括词人的情感。
2020-10-25更新 | 8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此诗作于李白应召入京为官之前。
(1)三、四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巧妙?请简要分析。
(2)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2022-12-09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