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柳宗元(773-819)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13266198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序棋

柳宗元

房生直温,与予二弟,皆好学。予病其确也,思所以休息之者。得木局,隆其中而规焉,其下方以直。置棋二十有四,贵者半,贱者半。贵曰上,贱曰下,咸自第一至十二,下者二敌一,用朱墨以别焉。房于是取二毫如其书之。

既而抵戏者二人,则视其贱者而之,贵者贵之。其使之击触也,必先贱者;不得已而使贵者,则皆栗焉昏焉,亦鲜克以中。其获也,得朱焉则若有余,得墨焉则若不足。

余谛睨之以思其始则皆类也房子一书之而轻重若是适近其手而先焉非能择其善而朱之否而墨之也。然而上焉而上,下焉而下,贵焉而贵,贱焉而贱,其易彼而敬此,遂以远焉。然则若世之所以贵贱人者,有异房之贵贱兹棋者欤?无亦近而先之耳。有果能择其善否者欤?其敬而易,亦从而动心矣。有敢议其善否者欤?其得于贵者,有不气扬而志荡者欤?其得于贱者,有不貌慢而心肆者欤?其所谓贵者,有敢轻而使之击触者欤?所谓贱者,有敢避其使之击触者欤?彼朱而墨者,相去千万且不啻,有敢二敌其一者欤?

余,墨者徒也,观其始与末有似棋者,故叙。

(选自《古文辞类纂》)


【注】①棋,指弹棋,古代棋类游戏,盛行于唐,玩法是用自己的棋子击打对方的棋子。②毫:毛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予二弟                              游:玩耍。
B.房于是取二毫如其书之                 第:次序。
C.则视其贱者而                       贱:轻视。
D.相去千万且不啻                         不啻:不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下者二敌一                           今其智反不能及
B.其敬而易                            思国之安,必积其德义
C.贵者贵之                            因人之力敝之
D.有敢二敌其一者欤                    刘日薄西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一般指序文,即写在正文前的文章,也作叙文,含有记叙、说明的意思。文章记叙做棋、下棋的过程,抒发自己的感慨。
B.作者具有远大的政治目光,他否定当朝者“近而先之”这一任人唯亲的用人观,提出“择其善否”的任人唯贤的政治主张。
C.作者由观棋以物喻人,从棋子分成上下贵贱说起,由红子联想到高贵者,由黑子联想到低贱者,隐含人生贵贱是可以改变的观点。
D.文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运用对比和反问,揭露贵者与贱者社会地位相去甚远的现实,针砭时弊,具有“不平则鸣”的特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谛睨之/以思其始则皆类也/房子一书之而轻重若是/适近其手而先焉/非能择其善而朱之/否而墨之也
B.余谛睨之以思/其始则皆类也/房子一书之/而轻重若是/适近其手而先焉/非能择其善而朱之否而墨之也
C.余谛睨之/以思其始/则皆类也/房子一书之而轻重若是/适近其手而先/焉非能择其善而朱之否而墨之也
D.余谛睨之以思/其始则皆类也/房子一书之/而轻重若是/适近其手而先/焉非能择其善而朱之否/而墨之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不得已而使贵者,则皆栗焉昏焉,亦鲜克以中。
(2)其得于贵者,有不气扬而志荡者欤?
20-21高二下·浙江杭州·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1.本文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____,他的字是_________ ,初中曾学过他写的文章有____________。(写一篇)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驼种树(          )                    (2)凡植木之性,其欲舒(           )
(3)早缫(          )                    (4)故且怠(          )
3.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早以蕃
A.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之也B.非有能早而之也
C.甚者其肤以验其生枯D.又何以蕃吾生而吾性耶?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1)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2)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2019-10-16更新 | 2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十六年,献公卒。里克将杀奚齐,先告荀息曰:“三公子之徒将杀孺子,子将如何?”荀息曰:“死吾君而杀其,吾有死而已!”里克曰:“子死,孺子立,不亦可乎?子死,孺子废,焉用死?”荀息曰:“昔君问臣事君于我,我对以忠贞。君曰:‘何谓也?’我对曰:‘“可以利公室,力有所能,无不为,忠也。葬死者,养生者,死人复生不悔,生人不愧,贞也。’吾言既往矣,岂能欲行吾言而又爱吾身乎?”既杀奚齐,荀息将死之。

人曰:“不如立其弟而辅之。”荀息立卓子,里克又杀卓子,荀息死之。君子曰:“不食其言矣。”

既杀奚齐、卓子,里克及丕郑使屠岸夷告公子重耳于狄,曰:“子盍入乎?吾请为子。”重耳告舅犯曰:“里克欲纳我。”舅犯曰:“不可。以丧得国,则必乐丧,乐丧必哀生;因乱以入,则必喜乱,喜乱必怠德。是哀乐喜怒之节易也,何以导民?民不我导,谁长?”公子重耳出见使者,曰:“子惠顾亡人重耳,父生不得供备洒扫之臣,死又不敢莅丧以重其罪,且辱大夫,敢辞。”

(节选自《国语·晋语》)

材料二

夫“忠”之为言,中也;“贞”之为言,正也。息之所以为者有是夫?间君之惑, 排长嗣而拥非正,其于中正也远矣。或曰:“夫己死之不爱,死君之不欺也。抑其有是,而子非之耶?”曰:“子以自经于沟渎者举为忠贞也欤?”或者:“左氏、榖梁子皆以不食其言,然则为信可乎?”曰:“又不可。不得中正而复其言,乱也,恶得为信?”

狐偃之为重耳谋者,亦迁矣。国虚而不知入,以纵夷吾之昏殆,而社稷几丧。且重耳,兄也;夷吾,弟也。重耳,贤也;夷吾,昧也。弟而昧,入犹可终也;兄而贤者,又何栗焉?使晋国不顺而多败百姓之不蒙福兄弟为豺狼以相避于天下由偃之策失也。而重耳乃始伏伏焉游诸侯,阴蓄重利,以其弟死,独何心软?仅能入,而国以霸,斯福偶然耳,非计之得也。若重耳早从里克、秦伯之言而入,则国可以无向者之祸,而兄弟之爱可全,而有分定焉,故也。夫如是,以为诸侯之孝,又何戮笑于天下哉?

(节选自柳宗元《非<国语>》)

【注】①里克:晋国卿大夫,晋献公的股肱之臣,太子申生(因被陷害自杀而死)的坚定拥护者。②奚齐(前665~前651):春秋时晋国君主,晋献公与宠妃骊姬之子,申生、重耳和夷吾的异母弟。③舅犯:晋文公重耳的舅舅,狐氏,名偃,字子犯,大戎(今山西交城)人,晋国重臣。④间:利用。⑤经:缢死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使晋国A 不顺B 而多败 C 百姓之不蒙福 D 兄弟E 为豺狼 F 以相避于天下G 由偃之策H 失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指《孟子》中所说的“幼而无父”之人,与《六国论》“可谓智力孤危”中的“孤”含义不同。
B.养生,文中与“葬死”相对,和《庄子》“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中的“养生”内涵不同。
C.左氏,即左丘明,曾任鲁国史官,编年体史书《左传》和国别体史书《国语》据传是他所撰。
D.幸,指庆幸、高兴,与杜牧《阿房宫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一句中的“幸”词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息忠贞为国,立场坚定,而且言出必行,直至献出生命也不改初心,他的精神得到了《国语》作者的高度肯定。
B.杀掉奚齐、卓子后,里克等人专程到狄国邀重耳回晋即位,重耳最终采纳舅犯的建议,委婉地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C.柳宗元认为,荀息“间君之惑,排长嗣而拥非正”,做法失当,因此,他虽兑现了“有死而已”的承诺,但并不能称为“信”。
D.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柳宗元对相关历史人物的批判,观点未必完全正确,然其大胆质疑、理性分析的精神值得学习。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己死之不爱,死君之不欺也。抑其有是,而子非之耶?
(2)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一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5.柳宗元为何说晋文公重耳被天下人耻笑?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2024-06-15更新 | 4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节选自《始得西山宴游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指之 异:感到奇异
B.箕踞而遨:遨游
C.外与天际:交会
D.然后知吾之未始游 向:先前
2.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知日
A.凌万顷茫然B.皆在衽席
C.𫐓使然也D.师道不传也久矣
3.下列对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连用短句和“过”“缘”“斫”“焚"等动词写出了攀登西山的急切心情。
B.当作者登顶后,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深切体会到了天人合一的至理。
C.西山之怪特映照了作者的人格美,也隐含了他急于回到朝廷施展抱负的雄心壮志。
D.“游于是乎始”中的“始”,照应题目中的“始得”,总结全文,使结构浑然一体。
2021-04-12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