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写景抒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4 题号:1334127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石醋铺

章惇

瘴霭潜消瑞气和,梅峰千里阔烟萝。

人逢杂堠虽云远,路在好山宁厌多。

啼鸟丛篁传木杪,瀑泉碎玉激岩阿。

欲留征驭迟迟去,公檄催人不奈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境界开阔。写山行途中,瘴气消散,视线一宽,但见天清气和,群山绵延,草木葱茏,烟聚蔓缠,别有风味。
B.颔联无理而妙。虽然路途迢迢,但是胜在景致宜人,所以作者并不以为苦,反而觉得山路不够漫长,难以尽兴。
C.尾联卒章显志。写自己虽想在此多做停留,但公务缠身,催人前行,塑造了一个忠君体国、大济苍生的官员形象。
D.全诗结构精巧。以行踪为线,把过石醋铺的所见、所闻、所感巧妙地串接在一起,内容充实,又不失自然流畅。
2.前人称赞颈联“野趣盎然”,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野趣”?诗歌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加以表现?
2021高三下·重庆·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无一点风色”一句,除了写出了没有风外,还写出了空中晴朗、洁净。
B.“妙处”句中的“妙处”,不单是指景色,更是物我融为一体的美妙体验。
C.“肝肺皆冰雪”一句与“一片冰心在玉壶”相同,都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D.整首词即景抒怀情景交融,气魄雄伟,格调豪放旷达,词风接近苏轼的豪放。
2.词中所写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分别都表现了词人怎样的胸怀品行?
2021-07-12更新 | 22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祠堂之景。首联一问一答,写出了诸葛亮祠堂的位置和特征。颔联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
B.“寻”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自春色”“空好音”则以衬托手法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虔诚。
C.后四句写诸葛亮的功绩: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尾联对他的壮志未酬表示出深深的遗憾之情。
D.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出兵伐吴因兵败而死于白帝城。“身先死”指诸葛亮。“英雄”指杜甫。
2.《蜀相》颔联中哪两个字最为传神?请简要分析
2022-07-06更新 | 46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①快哉亭:张偓佺贬官黄州时建造,苏轼当时也被贬在黄州,为亭起名为快哉亭。②兰台公子:指宋玉,相传曾作兰台令。他有《风赋》云: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因回答说大王之雄风庶人之雌风截然不同。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词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开头四句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苍茫阔远。
B.“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之景,又是对眼前景象一种以虚托实的侧面描写。以昔日的淋漓兴致传达出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
C.“忽然”两句,写江面忽然涛澜汹涌,风云开阖,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巨浪中搏击,表现了白发老翁在风浪之中的艰难。
D.全词跌宕多姿,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灌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
2.“堪笑兰台公子”和“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两句的“笑”所表达的情感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
2023-06-17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