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1339240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也,少好学,工书檄,乾符中举进士不中,乃客大梁。翔同里人王发为汴州观察支使遂往依焉久之发无所荐引翔客益窘为人作笺刺传之军中太祖素不知书,翔所作皆俚俗语,太祖爱之,谓发曰:“闻君有故人,可与俱来。”翔见太祖,太祖问曰:“闻子读《春秋》,《春秋》所记何等事?”翔曰:“诸侯争战之事耳。”太祖曰:“其用兵之法可以为吾用乎?”翔曰:“兵者,应变出奇以取胜,《春秋》古法,不可用于今。”太祖大喜,补以军职。太祖与蔡人战汴郊,翔时时为太祖谋画,多中,太祖欣然,以谓得翔之晚,动静辄以问之。太祖已破赵匡凝,取荆、襄,遂攻淮南。翔切谏,以谓新胜之兵,宜持重以养威。太祖不听。兵出光州,遭大雨,几不得进,进攻寿州,不克,而多所亡失,太祖始大悔恨,益以翔为可信任。太祖即位,以翔为崇政院使,迁兵部尚书。翔为人深沉有大略,从太祖用兵三十余年,细大之务必关之。翔亦尽心勤劳,昼夜不寐,自言惟马上乃得休息。而太祖刚暴难近,有所不可,翔亦未尝显言,微开其端,太祖意悟,多为之改易。末帝即位,赵岩等用事,颇离间旧臣,翔郁郁不得志。其后,梁尽失河北,与晋相拒杨刘,翔曰:“故时河朔半在,以先帝之武,御貔虎之臣,犹不得志于晋。今晋日益强,梁日益削,陛下处深宫之中,所与计事者,非其近习,则皆亲戚之私,而望成事乎?臣虽惫矣,受国恩深,若其乏材,愿得自效。”岩等以翔为怨言,遂不用。翔与李振俱为太祖所信任,庄宗入汴,诏赦梁群臣,李振邀翔欲俱入见。翔叹曰:“李振谬为丈夫矣!复何面目入梁建国门乎?”乃自经而卒。

(节选自《新五代史·梁臣传上》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翔同里人王发为汴州观察支使/遂往依焉/久之/发无所荐引/翔客益窘/为人作笺刺/传之军中/
B.翔同里人王发为汴州观察支使/遂往/依焉久之/发无所荐引/翔客益窘/为人作笺刺/传之军中/
C.翔同里人王发为汴州观察支使/遂往/依焉久之/发无所荐引/翔客益窘/为人作笺/刺传之军中/
D.翔同里人王发为汴州观察支使/遂往依焉/久之/发无所荐引/翔客益窘/为人作笺/刺传之军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隋唐时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称进士;明清时,举人经过会试及殿试录取后称进士。
B.《春秋》,中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六艺”之一,系孔子据鲁国史官记录整理删订而成。
C.兵部尚书,古代官职,六部尚书之一,是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在各个朝代有不同的地位。
D.河朔,文中指黄河以北广大地区。古代还用指紧靠帝都以为屏障之处,又特指汉武帝筑城守卫的朔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翔才学卓著,工于书檄。他年轻时爱好学习,熟习《春秋》;义长于撰写各种文书,且言语通俗,极易读懂。
B.敬翔富有谋略,长于兵法。他认为作战要随机应变出奇制胜,不可泥于古法;他为太祖出谋划策,多能切中要害。
C.敬翔深受信任,勤勉耐劳。太祖对敬翔相见恨晚,大小事都去咨询他;敬翔跟从太祖征伐三十余年,也尽心尽力。
D.敬翔忠于梁朝,殒命明节。末帝朝,他虽不得志仍表示深受国恩愿意效劳;他劝止李振投靠庄宗,并自缢殉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翔切谏,以谓新胜之兵,宜持重以养威。太祖不听。
(2)所与计事者,非其近习,则皆亲戚之私,而望成事乎?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戕竹记

欧阳修

①洛最多竹,樊圃棋错。包箨笋之赢,岁尚十数万缗,坐安侯利,宁肯为渭川下!然其治水庸,任土物,简历芟养,率须谨严。家必有小斋闲馆在亏蔽间,宾欲赏,辄腰舆以入,不问辟疆,恬无怪让□。以是名其俗,为好事

②壬申之秋,人吏率持镰斧,亡公私谁何,且戕且桴,不竭不止。守都出令:有敢隐一毫为私,不与公上急病,服王官为慢,齿王民为悖。如是累日,地榛园秃,下亡有啬色少见于颜间者,由是知其民之急上。

③噫!古者伐山林,纳材苇,惟是地物之美,必登王府,以经于用。不供谓之畔废,不时谓之暴殄。今土宇广斥,赋入委叠;上益笃俭,非有广居盛囿之侈。县官材用,顾不衍溢朽蠹,而一有非常,敛取无艺。意者营饰像庙过差乎!《书》云:“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君子节用而爱人。”天子有司所当朝夕谋虑,守官与道,不可以忽也。推类而广之,则竹事犹末。

(选自《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作品选》)


注:①箨(tuò):笋壳。②榯(shí):直立。③任:治理。④简历:选择。⑤腰舆:古代用手挽的一种便轿。⑥辟疆:开辟地域,这里指竹园的主人。⑦让:责备。⑧桴:这里指砍伐。⑨服王官:做官的。⑩齿王民:做百姓的。⑾畔废:叛逆。⑿过差:超过规定。
1.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最恰当的是
A.也B.耳C.矣D.乎
2.第①段画线句中的“好事”具体指什么?
3.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的表达效果。
4.第③段结尾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推类而广之,则竹事犹末”这两句呢?请发表你的看法。
2018-04-22更新 | 7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行六七里。潮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之僧智仙也。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来此,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半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材料二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掇幽芳而荫A乔木B风霜C冰雪D刻露E清秀F四时之景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之者谁                  遂书以其亭焉
B.望蔚然而深秀者     来此
C.山水之                  其地僻而事简
D.行六七里               之僧智仙也
3.下面有关选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分别交待了“醉翁亭”“丰乐亭”得名的原因。
B.选段中的乙文对四季景物进行了描写,甲文则侧重于由远及近的描绘。
C.甲乙两文最大特点是借写景抒情,情景交融,从中流淌出作者丰富的情感。
D.甲乙两文所表达的主题不同,甲文主要表达饮酒之乐,乙文主要表达丰年之乐。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2)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5.有人说《醉翁亭记》让人跟着醉,《丰乐亭记》则让人跟着乐,两文不愧为传世的姊妹篇。请据节选部分内容,推测概括欧阳修“乐”的理由。
2023-11-24更新 | 3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豆卢革,父瓒,唐舒州刺史。豆卢为世名族,唐末天下乱,革避地之中山,唐亡,为王处直掌书记。庄宗即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革虽唐名族,而素不学问,官吏,多失其序,常为尚书郎萧希甫驳正,革颇患之。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侍郎。革以说能知前朝事,故以佐己,而说亦无学术,徒以流品自高。是时,庄宗内畏刘皇后,外惑宦官、伶人,郭崇韬虽尽忠于国,而亦无学术,革、说俯仰默默无所为,唯崇韬而已。是时唐新灭梁,朝廷纪纲未立,议者以为宜革以渐,而崇韬疾恶太甚,果于必行,说、革心知其未可,而不能有所建言。是岁,大水,四方地连震,流民殍死者数万人,军士妻子皆采稆以食。庄宗日以责三司使孔谦,谦不知所为。枢密小吏段徊曰:“臣尝见前朝故事,国有大故,则天子以朱书御札问宰相。水旱,宰相职也。”庄宗乃命学士草诏,手自书之,以问革、说。革、说不能对,第曰:“水旱,天之常道,不足忧也。”二人各以其子为拾遗,父子同省,人以为非,改他官,而革以说子为弘文馆学士,说以革子为集贤院学士。庄宗,革为山陵使,以故事当出镇,乃还私第,数日未得命,而故人宾客趣使入朝。枢密使安重诲诟之于朝曰:“山陵使名尚在,不俟改命,遽履新朝,以我武人可欺邪!”谏官希旨,上疏诬革纵田客杀人,说坐与邻人争井,遂俱罢。革贬辰州刺史,说溆州刺史,所在驰驿发遣。既而革复坐请俸私自入,说卖官与选人,责授革贵州司户参军,说夷州司户参军,皆员外置同正员。已而窜革陵州,说合州。天成二年夏,诏陵、合州刺史监赐自尽。

(选自《新五代史·豆卢革传》,有删改)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贬南海 坐:因.....获罪
B.故以佐己 引:推荐
C.唯崇韬而已 诺:附和
D.改他官 遽:于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指授予官职。文中豆卢革身居要职,常常突破既定的规矩授予别人官吏职务。
B.三司使,北宋始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三司使为总管国家财政的最高行政长官。
C.崩,本意是崩裂、倒塌,古代一般用于指称帝王之死。这里指称庄宗之死。
D.“驰驿”中的“驿”指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豆卢革出身名门,不学无术。他因韦说熟悉前朝旧事,因此推荐韦说辅佐自己,但是韦说和他一样不学无术,只是以门第自负。
B.豆卢革随人俯仰,无所作为。唐初,议事的人认为应当逐渐革除弊端,但郭崇韬坚决反对此事,豆卢革只是附和,提不出什么好建议。
C.豆卢革身居相位,佐君乏术。庄宗时,洪水泛滥,地震不断,饿殍遍野,但豆卢革和韦说却以“天之常道”推脱,拿不出有效对策。
D.豆卢革任人唯亲,屡遭贬谪。豆卢革曾任命其子做拾遗,庄宗死后,他先被罢免山陵使,接着被贬为刺史、司户参军,后来被流放至陵州,最后自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时,庄宗内畏刘皇后,外惑宦官、伶人,郭崇韬虽尽忠于国,而亦无学术
②庄宗崩,革为山陵使,以故事当出镇,乃还私第,数日未得命,而故人宾客趣使入朝。
2020-01-17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