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 《新五代史》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2283603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仁福,不知其世家。当唐僖宗时,有拓跋思敬者,为夏州偏将,后以与破黄巢功,赐姓李氏,拜夏州节度使。思敬卒,乾宁二年,以其弟思谏为节度使。

自唐末天下大乱,史官实录多阙诸镇因时崛起自非有大善恶暴着于世者不能记其始终。是时,兴元、凤翔、邠宁、鄜坊、河中、同华诸镇之兵,四面并起而交争,独灵、夏未尝为唐患,而亦无大功。朱玫之乱,思敬与鄜州李思孝皆兵屯渭桥。其后,黄巢陷京师,王重荣、李克用等会诸镇兵讨贼,思敬与破巢复京师,然皆未尝有所可称,故思敬之功过不显而无传。

梁开平二年,思谏卒,军中立其子彝昌为留后,梁即拜彝昌节度使。明年,其将高宗益作乱,杀彝昌。是时,仁福为蕃部指挥使,戍兵于外,军中乃迎仁福立之,不知其于思谏为亲疏也。是岁四月,拜仁福检校司空、定难军节度使。终梁之世,奉正朔而已。是时,岐王李茂贞、晋王李克用,数会兵攻仁福,梁辄出兵救之。仁福累官至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朔方王。长兴四年三月卒,其子彝超自立为留后。

自仁福时,边将多言仁福通于契丹,恐为边患。明宗因其卒,乃以彝超为延州刺史、彰武军节度使,而徙彰武安从进代之。恐彝超不受代,遣邠州药彦稠以兵五万送从进镇。彝超果不受代,从进与彦稠以兵围之,百馀日不克。夏州城壁素坚,故老传言赫连勃勃蒸土筑之,从进等穴地道,凿不能入。彝超外招党项,抄掠从进等粮道,自陕以西,民运斗粟束刍,其费数千,人不堪命,道路愁苦。明宗遂释不攻,以彝超为定难军节度使。清泰二年卒。

(节选自《新五代史·卷四十·杂传第二十八》,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史官实录A多阙B诸镇C因时D倔起E自非有大善恶F暴着于世者G不能H记其始终。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把的意思,这里引申为率领,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的“以”字意义不相同。
B.亲疏,亲近和疏远,是一组反义词,与《出师表》中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存亡”一词用法相同。
C.通于契丹,和契丹勾结,“青,取之于蓝”中“取之于蓝”表示从蓼蓝中取得,两者结构相同。
D.之,到、去之意,文中“遣邠州药彦稠以兵五万送从进之镇”的意思是派邠州药彦稠率兵五万送安从进到镇(赴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末天下太乱,黄巢攻陷京城,王重荣、李克用等人会同各镇的军队讨伐贼军,拓跋思敬参与了打败黄巢、收复京城的过程。
B.拓跋思谏去世后,军中立他的儿子拓跋彝昌为留后,随即梁拜拓跋彝昌为节度使。第二年,拓跋彝昌被作乱的将领高宗益杀死。
C.唐明宗趁着李仁福去世,任命他的儿子李彝超为延州刺史、彰武军节度使,并调彰武军安从进代替了李彝超留后的官职,以此来消除李仁福造成的边患。
D.李彝超从关外招引党项人,在安从进等人运粮的道路上抢劫,从陕州以西;老百姓运送一斗粮一束草料,花费数千钱,民众怨声载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皆未尝有所可称,故思敬之功过不显而无传。
(2)夏州城壁素坚,故老传言赫连勃勃蒸土筑之,从进等穴地道,凿不能入。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五代史宦者传论

欧阳修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娲。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侍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侍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B.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C.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D.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代:文中指的是唐朝以后相继出现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B.女祸:指受君王宠信或亲自执政而祸乱国家的女子,也指君主宠信女子而使国事败坏。
C.硕士:今义是一种学位。文中指一种官职,其他的意思还有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
D.帷闼:帷,指帷帘、帷帐;闼,指宫中小门,也泛指门。在本文中,“帷闼”指宫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宦者之祸与女色之祸的对比开篇,提出了宦祸之源深于女祸的观点,开门见山,观点鲜明。
B.文章分析了宦官逐步把持政权的过程,论述宦祸的危害;认为即便宦者圣明智慧也不能与之谋政。
C.文章结尾再次将宦祸与女祸作比较重申论点,首尾照应,结构清晰,显示出作家深厚的论证功力。
D.作者说理透辟,并能结合史实,警示统治者吸取经验教训,事明而理显,具有史学家的真知灼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
(2)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快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2021-06-01更新 | 12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豆卢革,父瓒,唐舒州刺史。豆卢为世名族,唐末天下乱,革避地之中山,唐亡,为王处直掌书记。庄宗即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革虽唐名族,而素不学问,官吏,多失其序,常为尚书郎萧希甫驳正,革颇患之。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侍郎革以说能知前朝事,故引以佐己,而说亦无学术,徒以流品自高。

是岁,大水,四方地连震,流民殍死者数万人,军士妻子皆采稆以食。庄宗日以责三司使孔谦,谦不知所为。枢密小吏段徊曰:“臣尝见前朝故事,国有大故,则天子以朱书御札问宰相。水旱,宰相职也。”庄宗,革为山陵使,以故事当出镇,乃还私第,数日未得命,而故人宾客趣使入朝。枢密使安重诲诟之于朝曰:“山陵使名尚在,不俟改命,遽履新朝,以我武人可欺邪!”谏官希旨,上疏诬革纵田客杀人,说坐与邻人争井,遂俱罢。革贬辰州刺史,说溆州刺史,所在驰驿发遣。

(选自《新五代史·豆卢革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侍郎/
B.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侍郎/
C.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侍郎/
D.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侍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指授予官职。文中豆卢革身居要职,常常突破既定的规矩授予别人官吏职务。
B.三司使,后唐始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三司使为总管国家财政的最高行政长官。
C.崩,本意是崩裂、倒塌,古代一般用于指称帝王或诸侯王之死。这里指称庄宗之死。
D.“驰驿”中的“驿”指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
2021-03-23更新 | 10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晏球字莹之,洛阳人也。梁遣李霸将千人戍杨刘霸夜作乱自水门入晏球闻乱不俟命率龙骧五百骑击之贼势稍却末帝登楼见之呼曰此非吾龙骧军邪晏球奏曰:“乱者,李霸一都尔,陛下严守宫城,而责臣破贼。”迟明尽杀之,以功澶州刺史。庄宗入汴,晏球以兵追之,行至封丘,闻末帝已崩,即解甲降唐。明宗兵变,自邺而南,遣人招晏球,晏球从至洛阳,拜归德军节度使。定州王都反,以晏球为招讨使,讨之。都遣人北招契丹,契丹遣秃馁将万骑救都。晏球立高冈,号令诸将皆橐弓矢、用短兵,回顾者斩。符彦卿以左军攻其左,高行珪以右军攻其右,中军骑士抱马项驰入都军,都遂大败,自曲阳至定州,横尸弃甲六十余里。契丹又遣惕隐以七千骑益都,晏球遇之唐河。是时大雨,晏球出师逆战,惕隐复败,追至易州,河水暴涨,所在陷没,俘获二千骑而还。契丹自中国多故,强于北方,北方诸夷无大小皆畏伏,而中国之兵遭契丹者,未尝少得志。自晏球击败秃馁,又走惕隐,其余众奔溃投村落,村落之人以锄耰白梃所在击杀之,无复遗类。惕隐与数十骑走至幽州西,为赵德钧擒送京师。晏球攻定州,久不克,明宗数遣人促其破贼,晏球以谓未可急攻。其偏将朱弘昭、张虔钊等宣言曰:“晏球怯耳!”乃驱兵以进,兵果败,杀伤三千余人,由是诸将不敢复言攻。晏球乃休养士卒,食其三州之赋,悉以俸禄所入具牛酒,日与诸将高会。久之,都城中食尽,先出其民万余人,数与秃馁谋决围以走,不果,都将马让能[注]以城降,都自焚死。晏球为将有机略,善抚士卒。其击秃馁,既因败以为功,而诸将皆欲乘胜取都,晏球返,独不动,卒以持久弊之。自天成三年四月都反,明年二月始克之,军中未尝戮一人。以破都功,拜天平军节度使。

(节选自《新五代史·王晏球传》有删改)

[注]马让能: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梁遣李霸将千人戍杨刘/霸夜作乱/自水门入/晏球闻乱/不俟/命率龙骧五百骑击之/贼势稍却末帝登楼见之/呼曰/此非吾龙骧军邪/
B.梁遣李霸将千人戍杨刘/霸夜作乱/自水门入/晏球闻乱/不俟/命率龙骧五百骑击之贼势稍却/末帝登楼见之/呼曰/此非吾龙骧军邪/
C.梁遣李霸将千人戍杨刘/霸夜作乱/自水门入/晏球闻乱不俟命率龙骧五百骑击之贼势稍却/末帝登楼见之/呼曰/此非吾龙骧军邪
D.梁遣李霸将千人戍杨刘/霸夜作乱/自水门入/晏球闻乱/不俟命/率龙骧五百骑击之/贼势稍却/末帝登楼见之/呼曰/此非吾龙骧军邪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迟明,是黎明的意思,即天快亮的时候,与“平明送客楚山孤”中“平明”的意思相似。
B.拜,在文中表示授予官职的意思,与“辟、授、转、除、征、荐”等意思相似。
C.中国,指中原地区,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
D.偏将,指偏将军,偏将军这一官名始于春秋,在将军中的地位较低,多由校尉或裨将升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晏球作战立功,封官授职。梁末帝时他率军平定李霸叛乱,控制危局,立下战功,被任命为澶州刺史;后因打败王都立功,被任命为天平军节度使。
B.王晏球统兵有方,军纪严明。平定王都叛乱时,他站在高岗上,亲自指挥,警告军士退却者处死,督促诸将奋勇杀敌,最终使敌军惨败。
C.王晏球英勇善战,爱护士兵。他大败秃馁,击溃惕隐,使契丹余众四处溃逃;他和将士同甘共苦,让士卒休养,拿出他的俸禄与将士同享。
D.王晏球颇有智谋,指挥若定。攻打定州时,明宗多次催促,部下也以言相激,但他认为不能急攻,坚持围而不打,终使对方自乱阵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惕隐与数十骑走至幽州西,为赵德钧擒送京师。晏球攻定州,久不克。
(2)晏球乃休养士卒,食其三州之赋,悉以俸禄所入具牛酒,日与诸将高会。
5.王晏球“果断”的性格主要体现在哪些事件中?请简要概括。
2020-12-09更新 | 2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