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魏征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1 题号:1344657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祖楷,魏殷州刺史。父谦,周荆州总管。彭少孤,事母以孝闻。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骑士因执而锁之。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其从者愕然而去。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

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上曰:试为我言之。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观者以为知言。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上大悦,赐钱一万。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遂遣之。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从幸洛阳,彭督后军。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子宝德嗣。

(节选自《隋书·崔彭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破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B.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C.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D.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休沐,休息洗浴,犹休假。从汉代起,政府机关规定每五日休息一天,称作“五日休”。唐人改为“旬休”,即每十日休息一天。
B.省闼,指宫中、禁中。又称禁闼。古代中央政府诸省设于禁中,后因作中央政府的代称。
C.《周官》,亦称《周礼》,它与《仪礼》、《礼记》并称为儒教经典“三礼”。《诗经》、《易经》、《道德经》也是儒教经典。
D.炀帝,隋朝皇帝杨广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追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彭射术高明,闻名于突厥。曾在武德殿一箭射中殿梁上的鸽子,因此被可汗请去。到达突厥国中后,再展射箭绝技,突厥人无不叹服。
B.崔彭胸有胆略,才智非凡。崔彭奉命带两人去召回镇守齐州的宇文纯的过程,充分展现了他的才智,最终捉住宇文纯,成功完成任务。
C.崔彭喜爱读书,能学以致用。年少时喜欢读《周官》、《尚书》,能够在守卫皇宫时给皇上讲君臣警惕谨慎的道理,并得到观者的肯定。
D.崔彭有军事才能,多受倚重。周武帝时,官至门正上士。高祖即位,被任命为监门郎将。去世后,高祖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为大将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
(2)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
【知识点】 魏征等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文本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文本三:

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槃也;民者,水也;槃圆而水圆。君者,孟也;孟方而水方。楚庄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故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

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敌至而求无危削、不灭亡,不可得也。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狂生者,不胥时而落。故人主欲强固安乐,则莫若反之民;欲附下一民,则莫若反之政;欲修政美俗,则莫若求其人。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而志乎古之道。晓然独明于先王之所以得之、所以失之,知国之安危、减否若别白黑。是其人者也大用之则天下为一诸侯为臣小用之则威行邻敌纵不能用使无去其疆域则国终身无故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

(节选自《荀子·君道》)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其人者也大/用之/则天下为一/诸侯为臣/小用之/则威行/邻敌纵不能用/使无去其疆域/则国终身无故/
B.是其人者也/大用之/则天下为一/诸侯为臣/小用之/则威行/邻敌纵不能用/使无去其疆域/则国终身无故/
C.是其人者也/大用之/则天下为一/诸侯为臣/小用之/则威行邻敌/纵不能用/使无去其疆域/则国终身无故/
D.是其人者也大/用之/则天下为一/诸侯为臣/小用之/则威行邻敌/纵不能用/使无去其疆域/则国终身无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驱,语出《周易·比卦》“王用三驱”,指田猎时网开一面,不过分捕杀。
B.度,丈量的意思,与《鸿门宴》“度我至军中,公乃人”的“度”含义不同。
C.社稷,“太社”与“太稷”的合称,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后用来借指国家。
D.爱,爱护的意思,与《齐桓晋文之事》“吾何爱一牛”的“爱”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从十个方面提出积累德义的具体做法,希望太宗能“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勤于政务,事必躬亲,不应垂衣拱手,坐享其成。
B.文本二阐述了应该如何推恩,以及推恩的好处,不推恩的害处,并以古人为榜样,鼓励宣王效法古人,语重心长地请宣王深思权衡。
C.文本三用逻辑清晰、气势充沛的排比句来论述君主治国应该遵循的原则,强调君主在国家政权中至关重要,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亡。
D.三则材料,都能针对言说对象的身份、地位和心理提出建议,因此容易被对象所接受,这体现了先贤的智慧,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3)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
5.三则文本都谈到了“为君之道”,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2-07-04更新 | 16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安固太守。

尝有任、杜两家各失牛,后得一牛,两家俱认,州郡久不能决。益州长史韩伯俊曰:于安固少聪察,可令决之。仲文对曰:此易解耳。于是令二家各驱牛群至乃放所认者遂向任氏群中又阴使人微伤其牛任氏嗟惋杜家自若仲文于是诃诘杜氏杜氏服罪而去始州刺史屈突尚,宇文护之党也,先坐事下狱,无敢绳者。仲文至郡穷治,遂竟其狱。蜀中为之语曰:明断无双有于公,不避强御有次武。以功授开府。

高祖为丞相,尉迟迥作乱,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迥又遣宇文胄、宇文成复攻仲文。贼势逾盛,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卒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赐五百段,黄金二百两,进位大将军,河南行军总管。时韦孝宽拒迥于永桥,仲文诣孝宽有所计议。时总管宇文忻颇有自疑之心,因谓仲文曰:公新从京师来,观执政意何如也?尉迟迥诚不足平,正恐事宁之后,吏有藏弓之虑。 仲文俱忻生变,因谓之曰:丞相宽仁大度,明识有余,苟能竭诚,必心无贰,仲文在京三日,频见三善,以此为观,非寻常人也。忻曰:三善如何? 仲文曰:有陈万敌者,新从贼中来,即令其弟难敌召募幕乡曲,从军讨贼,此其有大度一也。上士宋谦,奉使勾检,谦缘此别求他罪,丞相责之曰: ‘入网者自可推求,何须别访,以亏大体。’此其不求人私二也。言及仲文妻子,未尝不潸泫,此其有仁心三也,忻自此遂安。初,仲文在蓼堤,诸将皆曰:军自远来,士马疲敝,不可决胜。仲文今三军趣食,列阵大战。既而破贼,诸将皆请曰:前兵疲不可交战,竟而克胜,其计安在?仲文笑曰:吾所部将士皆山东人,果于速进,不宜持久,乘势击之,所以制胜。诸将皆以为非所及也。

(节选自《隋书•于仲文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令二家各驱牛群/至乃放所认者/遂向任氏/群中又阴使人微伤其牛/任氏嗟惋/杜家自若/仲文于是诃诘杜氏/杜氏服罪而去
B.于是令二家各驱牛群至/乃放所认者/遂向任氏群中/又阴使人微伤其牛/任氏嗟惋/杜家自若/仲文于是诃诘杜氏杜氏/服罪而去
C.于是令二家各驱牛群至/乃放所认者/遂向任氏/群中又阴使人微伤其牛/任氏嗟惋杜家/自若仲文/于是诃诘杜氏/杜氏服罪而去
D.于是令二家各驱牛群/至乃放所认者/遂向任氏群中/又阴使人微伤其牛任/氏嗟惋杜家/自若仲文/于是诃诘杜氏/杜氏服罪而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髫龀”,儿童七八岁。髫指小儿下垂的短发;龀指小孩子换牙。
B.“迁”在文言中一般为升迁或调动官职之意,本文中指“升迁”;“领”是兼任官职之意,多指高官兼任官职较低的官职。
C.“高祖”是“谥号”。座帝死后,人们对他生平事迹、品德修养进行评价。
D.“道”在隋唐属于监察区名称,非行政区。隋朝的行政机制为三省六部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仲文幼年好学,沉迷读书;长大后胸怀大志,气度不凡,很受器重。
B.于仲文很有计谋,断案如神;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受到蜀中百姓的高度评价。
C.于仲文能洞察潜在的危险,—番入情入理的分析解除了总管韦孝宽的自疑之心。
D.于仲文深谙自己部队的特点,用巧计战胜敌人,众将领都十分佩服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州刺史屈突尚,宇文护之党也,先坐事下狱,无敢绳者。
(2)既而破贼,诸将皆请曰:“前兵疲不可交战,竟而克胜,其计安在? ”
5.为什么隋高祖见到于仲文后,引他到内室,为之落泪?请简要概括。
2022-11-13更新 | 10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孙景茂,字元蔚,河间阜城人也。容貌魁梧,少好学,博涉经史。在魏,察孝廉射策甲科,为襄城王长史,兼行参军。迁太常博士,多所损益,时人称为书库。后历高唐令、大理正,俱有能名。及齐灭,周武帝闻而召见,与语器之,授济北太守。以母忧去职。

开皇①初,诏征入朝,访以政术,拜汝南太守。郡废,转曹州司马。在职数年,以老病乞骸骨,优诏不许。俄迁息州刺史,法令清静,德化大行。时属平陈之役,征人在路,有疾病者,景茂撤减俸禄,为饘②粥汤药,分赈济之,赖全活者以千数。上闻而嘉之,诏宣告天下。十五年,上幸洛阳,景茂谒见,时年七十七。上命升殿坐,问其年几。景茂以实对。上哀其老,嗟叹久之。景茂再拜曰:“吕望八十而遇文王,臣逾七十而逢陛下。”上甚悦,赐物三百段。诏曰:“景茂修身洁己,耆宿不亏,作牧人,声绩显著。”

转道州刺史。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好单骑巡人,家至户入,阅视百姓产业。有修理者,于都会时乃褒扬称述。如有过恶,随即导,而不彰也。由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男子相助耕耘,妇人相从纺绩。大村数百户,皆如一家之务。其后请政事,上优诏听之。仁寿中,上明公杨纪出使河北,见景茂神力不衰,还以状奏。于是就拜淄州刺史,赐以马舆,便道之官。前后历职,皆有德政,论者称为良牧。大业初卒官,年八十七。曰康。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节选自《隋书·循吏》


【注】①开皇:与后文的”仁寿”、”大业”等皆为隋年号。②饘:稠粥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B.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C.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D.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察孝廉”是汉朝时候的选官制度,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B.射策,是一种射箭的运动项目。是古代科举取士武科的项目。
C.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D.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如谥号等。另外也有叫做、称为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景茂自小好学,博涉经史。在南北朝时期,他多次任职,并因有才能而受人称道。
B.公孙景茂任息州刺史期间适逢平陈之役,出征的士兵有不少人患病,公孙景茂裁减自己的俸禄,筹资钱备办米粥、汤药来接济病者,救活了上千人。
C.公孙景茂任道州刺史期间虽年事已高,但喜欢单骑巡视,挨家挨户地调查百姓的生活状况。对家庭事务处理得好的,他给予公开表扬;对犯错或作恶的,则立刻公开批评教育。
D.公孙景茂担任几任刺史都勤政爱民,有德政于民,在任上曾得到皇上的褒奖和特殊的礼遇,身死之日,有许多百姓赴丧恸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周武帝闻而召见,与语器之,授济北太守。以母忧去职。
(2)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2020-03-13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