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1350115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白居易传

(元)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馀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元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功勋。此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履道里:洛阳里巷名。唐白居易居处。③鸡林国:国家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
B.居易以鲠遭摈   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   燕:通“宴”,宴饮。
D.不尚艰难   艰难:艰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时汉族男子18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净社:净,净化、净水、净土、净心,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所以净社,代称尊佛之处。
C.拾遗,职官名。唐代谏官,武则天时始置左右拾透,拿供奉识读,以救补人主言行的缺失。
D.制诰,皇帝的诏令,也指承命草拟诏令。出处为元稹《制造序》:“制造本于《书》。《书》之诰命、调誓,皆一时之约束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滤”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用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②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之独笑何也晏子对曰:“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之矣;使勇者常守之,则庄公、灵公将常守之矣。数君者将守之,则吾君安得此位而立焉?以其迭处之,迭去之,至于君也。而独为之流涕,是不仁也。不仁之君见一,谄谀之臣见二,此臣之所以独窃笑也。”

景公出游于公阜,北面望睹齐国曰:“呜呼!使古而无死,何如?”晏子曰:“昔者上帝以人之殁为善,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若使古而无死,丁公、太公将有齐国,桓、襄、文、武将皆相之,君将戴笠衣褐,执铫耨以蹲行畎亩之中,孰暇患死!”公忿然作色,不。无几何而梁丘据六马而来,公曰:“是谁也?”晏子曰:“据也。”公曰:“何如?”曰:“大暑而疾驰,甚者马死,者马伤,非据孰敢为之!”公曰:“据与我和者夫!”晏子曰:“此所谓同也。所谓和者,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今据也君甘亦甘,所谓同也,安得为和!”公忿然作色,不说。无几何,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召伯常骞,使禳去之。晏子曰:“不可!此天教也。日月之气,风雨不时,彗星之出,天为民之乱见之,故诏之妖祥,以戒不敬。今君若设文而受谏,谒圣贤人,虽不去彗,星将自亡。今君嗜酒而并于乐,政不饰而宽于小人,近谗好优,恶文而疏圣贤人,何暇在彗,茀又将见矣。”公忿然作色,不说。及晏子卒,公出,屏而泣曰:“呜呼!昔者从夫子而游公阜,夫子一日而三责我,今孰责寡人哉!”

(节选自《晏子春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之独笑/何也/
B.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之独笑/何也/
C.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之独笑/何也/
D.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之独笑/何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临其国城”与“去国怀乡”(《岳阳楼记》)两句中的“国”字含义相同。
B.“公忿然作色,不说”与“不亦说乎”(《论语》)两句中的“说”字含义相同。
C.“御六马而来”与“虽乘奔御风”(《三峡》)两句中的“御”字含义不同。
D.“薄者马伤”与“日薄西山”(《陈情表》)两句中的“薄”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景公到牛山游玩,为自己会死去而伤心不已,晏子却认为,如果历代君王都还活着且守着王位,那么齐景公便不可能得到现在的位置。
B.齐景公到公阜游玩,问假使自古没有死亡会怎样;晏子回答道,那么丁公、太公将仍是齐国国君,桓公等人都会继续称王,齐景公不会是统治者。
C.景公认为自己与梁丘据相和,晏子则认为二人只能算是苟同,因为真正的相和应是二人观点不一致,而梁丘据与君王的观点总是相同的。
D.齐景公下诏让人准备施法祛邪除恶,去除彗星的邪气,晏子认为这是上天的警示,君王若不痛改前非,还会有更加不祥的灾星出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将戴笠衣褐,执铫耨以蹲行畎亩之中,孰暇患死!
(2)今君若设文而受谏,谒圣贤人,虽不去彗,星将自亡。
2023-08-08更新 | 1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秦、齐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魏章击之。三年春,秦师及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四年,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遂往。楚王囚,将杀之。靳尚谓郑袖曰:“秦王甚爱张仪,将以上庸六县及美女赎之。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于是郑袖日夜泣于楚王曰:“臣各为其主耳。今杀张仪,秦必大怒。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王乃赦张仪而厚礼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说楚王曰/大王诚能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
B.说楚王曰/大王诚能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
C.说楚王曰/大王诚能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
D.说楚王曰/大王诚能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此外国君谦称还有“孤”“不谷”“驾”等。
B.折节,指降低自己身份或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文中有降低身份之意。
C.执珪,文中指战国时楚国爵位名。珪为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所执的一种玉制礼器。
D.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所指区域因时而异,常与“江北”“中原”等区域概念并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担心齐、楚之间有合纵的约定而妨碍到攻打齐国的计划,于是派张仪出使楚国,并以土地诱惑楚王,楚王贪利而中计。
B.楚臣陈轸对于楚国当时的形势谋虑深远,他意识到齐、楚关系瓦解对楚国的危害,为楚王献计献策,但都没有被楚王采纳。
C.张仪答应给楚国的商於六百里土地变为六里,楚王大怒而与秦交战,连遭惨败;韩、魏趁机南袭楚国,楚国被迫割地向两国求和。
D.张仪智勇双全,他明知楚王对自己愤恨不已还是选择赴楚,他利用楚王宠臣靳尚、宠姬郑袖,巧妙化解自身危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秦、齐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
(2)秦王甚爱张仪,将以上庸六县及美女赎之。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2022-06-19更新 | 4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傅察,字公晦,孟州济源人,中书侍郎尧俞从孙也。年十八,登进士第。蔡京在相位,闻其名,遣子鯈往见,将妻以女,拒弗答。调青州司法参军,历永平、淄川丞,入为太常博士,迁兵部、吏部员外郎。

宣和七年十月,接伴金国贺正旦使。是时,金将渝盟,而朝廷未之知也。察至燕,闻金人入寇,或劝毋遽行。察曰:受使以出,闻难而止,若君命何。遂至韩城镇。使人不来,居数日,金数十骑驰入馆,强之上马,行次境上,察觉有变,不肯进,曰:迓使人,故例止此。金人辄易其驭者,拥之东北去,行百里许,遇所谓二太子斡离不者领兵至驿道,使拜。察曰:吾若奉使大国,见国主当致敬,今来迎客而胁我至此!又止令见太子,太子虽贵人,臣也,当以宾礼见,何拜为?斡离不怒曰:吾兴师南向,何使之称?凡汝国得失,为我道之,否则死。察曰:主上仁圣,与大国讲好,信使往来,项背相望,未有失德。太子干盟而动,意欲何为?还朝当具奏。斡离不曰:尔尚欲还朝邪!左右促使拜,白刃如林,或捽之伏地,衣袂颠倒,愈植立不顾,反覆论辨。斡离不曰:尔今不拜,后日虽欲拜,可得邪!麾令去。

察知不免,谓官属侯彦等曰:我死必矣,我父母素爱我,闻之必大戚。若万一脱,幸记吾言,告吾亲,使知我死国,少纾其亡穷之悲也。众皆泣。金兵至燕,彦等密访存亡,曰:使臣不拜太子,昨郭药师战胜有喜色,太子虑其劫取,且衔往忿,杀之矣。将官武汉英识其尸,焚之,裹其骨,命虎翼卒沙立负以归。立至涿州,金人得而系诸土室,凡两月。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

察自幼嗜学,同辈或邀与娱嬉,不肯就。平居恂恂然,无喜愠色。恬于势利,在京师,故人鼎贵,罕至其门,间一见,寒温谈笑而已。及仓卒徇义,荦荦如此,闻者哀而壮之,时年三十七。乾道中,赐曰忠肃。

(选自《宋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
B.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
C.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
D.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正旦即农历除夕,指新年的第一天,又可称为岁首、元日等。在此期间会有很多庆祝的活动。
C.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D.谥号一般意义来说,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皇后、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对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察是中书侍郎尧俞的堂孙,十八岁考中进士。蔡京在相位时,听说他的大名,派儿子蔡鯈去见他,打算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傅察没有答应。
B.宣和七年十月,傅察奉命迎接陪伴金国前来祝贺新年的使者。傅察不顾众人反对毅然前去。但金国人行至边境时觉察有变化,不肯继续前进。
C.金国太子斡离不的随从想强迫傅察拜见他们的太子,但他昂首挺立,没有屈服,反反复复与他们论辨。斡离不见状,威胁他说以后就算想拜见也没有机会了。
D.傅察从小十分好学,不爱戏耍,不喜交往。他在京做官时,某位旧友地位显赫,但他很少前去拜访, 偶尔相遇,也只是寒暄谈笑而已。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金将渝盟,而朝廷未之知也。
(2)若万一脱,幸记吾言,告吾亲,使知我死国,少纾其亡穷之悲也。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
2023-07-02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