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房玄龄等 > 《晋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1350148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致称。清和平简,贞正寡欲。初,祖父殷有赐官,敕攸受之。后太守劝攸去王官,欲举为孝廉,攸曰:“先人所赐,不可改也。”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攸历太子洗马、东海王越参军。越钦其为人,转为世子文学、吏部郎。越弟腾为东中郎将,请攸为长史。出为河东太守。永嘉末,没于石勒。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时干,识攸,攸求纸笔作辞。干候勒和悦,致之。勒重其辞,乃勿杀。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勒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车马。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勒夜禁火,犯之者死。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吏按问,胡乃诬攸。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散发温酒为辞。勒赦之。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愍帝征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皆不果就,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子。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斐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拜侍中。岁余,转吏部尚书。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攸每有进退,无喜愠之色。久之,迁尚书右仆射。咸和元年卒,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祠以少牢

(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
B.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
C.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
D.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通过“举孝廉”,可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良好风尚。
B.永嘉,年号。年号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故能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康熙皇帝。
C.吏部,古代官司署之一,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其长官称吏部尚书。
D.少牢,古代祭祀时只有羊、猪的称“少牢”,牛、羊、猪齐备的称“太牢”。天子祭祀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攸恪尽孝道,谨承祖荫。他按照礼制居丧九年,以孝著称;太守想推举他为孝廉,也被他委婉谢绝。
B.邓攸志向远大,才华过人。他希望天下没有诉讼,深得镇军厚爱;他被俘后修书一封便打动了石勒。
C.邓攸廉洁自守,关心民生。他在吴郡任职,自带钱粮;吴地饥荒,他开仓济贫,因未请示朝廷而遭弹劾。
D.邓攸品行高尚,为人钦敬。诬陷过他的胡人,因他承担失火过失不加辩驳而感动,主动向石勒请罪。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3)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知识点】 《晋书》解读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孟知祥为中门使,崇韬为副使。中门之职,参管机要,先时,吴珙、张虔厚等皆以中门使相继得罪。知祥惧,求外任,庄宗曰:公欲避事,当举可代公者。知祥乃荐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契丹至新乐,晋人皆恐,欲解围去,庄宗未决,崇韬曰: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不可遽自退怯庄宗然之,果败契丹。

初,崇韬与宦者马绍宏俱为中门使,及庄宗即位,二人当为枢密使,而崇韬不欲绍宏在己上,乃以张居翰为枢密使,绍宏为宣徽使。绍宏失职怨望崇韬因置内勾使以绍宏领之凡天下钱谷出入于租庸者皆经内勾既而文簿繁多州县为弊遽罢其事而绍宏尤侧目。崇韬颇惧,语其故人子弟曰:吾佐天子取天下,今大功已,吾欲避之,归守镇阳,庶几免祸,可乎?故人子弟对曰:俚语曰:‘骑虎者,势不得下。’今公权位已隆,而下多怨嫉,一失其势,能自安乎?崇韬曰:奈何?对曰:今中宫未立,而刘氏有宠,宜请立刘氏为皇后,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然后退而乞身。天子以公有大功而无过,必不听公去。是外有避权之名,而内有中宫之助,虽有谗间,其可动乎?崇韬以为,乃上书请立刘氏为皇后。

同光三年夏,霖雨不止。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宦官曰:郭崇韬常为租庸惜财用,陛下虽欲有作,其可得乎?庄宗乃使人问崇韬曰: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虽祁寒盛暑,被甲跨马,不以为劳。今居深宫,荫广厦,不胜其热,何也?崇韬对曰:陛下昔以一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

崇韬有子五人,其二从死于蜀,余皆见杀。其破蜀所得,皆没。世以其姓郭,以为子仪之后,崇韬遂以为然。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之,可谓有志矣!

(节选自《晋书·郭崇韬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绍宏失职/怨望崇韬因置/内勾使以绍宏领之/凡天下钱谷出入/于租庸者皆经内勾/既而文簿繁多/州县为弊/遽罢其事/而绍宏尤侧目。
B.绍宏失职怨望/崇韬因置内勾使/以绍宏领之/凡天下钱谷出入/于租庸者皆经内勾/既而文簿繁多/州县为弊/遽罢其事/而绍宏尤侧目。
C.绍宏失职/怨望崇韬因置/内勾使以绍宏领之/凡天下钱谷出入于租庸者/皆经内勾/既而文簿繁多/州县为弊/遽罢其事/而绍宏尤侧目。
D.绍宏失职怨望/崇韬因置内勾使/以绍宏领之/凡天下钱谷出入于租庸者/皆经内勾/既而文簿繁多/州县为弊/遽罢其事/而绍宏尤侧目。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崇韬以为然”与《赤壁赋》中“凌万顷之茫然”中的两个“然”的含义不同。
B.“吾佐天子取天下,今大功已就”与《劝学》中“金就砺则利”中的两个“就”的含义不相同。
C.“其破蜀所得,皆籍没”与《赤壁赋》中“肴核既尽,杯盘狼籍”中的两个“籍”的含义不相同。
D.“因以为子仪之后”与《琵琶行》中“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中的两个“因”的含义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知祥做中门使的时候,由于害怕像前任宫员一样获罪,就请求外调,后来庄宗举荐郭崇韬来替代他。
B.晋兵在镇州将张文礼围困时,王都又引契丹兵入侵,晋军恐惧,想解围离去,郭崇韬认为不应该胆小退却。
C.郭崇韬因与马绍宏有矛盾,因此想回守镇阳来免除灾祸,最终听取故人子弟的建议,上书请求立刘氏为皇后。
D.因郭崇韬姓郭,世人就说他是郭子仪的后代,而崇韬也表示默认。当他经过郭子仪的墓,还下马大哭一场而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不可遽自退怯。
(2)陛下昔以一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
2023-09-30更新 | 6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字巨秀字巨秀,少有逸群之量。举秀才,除郎中,转南阳王模从事中郎。刘聪侵掠关东,以为奋威将军以御之,斩聪将吕逸,又破聪党刘丰。聪将苏铁、刘五斗等劫掠三辅,除冯翊太守。有威恩,华夷向服,贼不敢犯。及怀帝蒙尘,乃赴安定,与安夷护军麹允等频破贼党,迁定宗庙。永嘉六年,与阎鼎立秦王为皇太子,进救新平,小大百战,手擒贼帅李羌。七年及即尊位,是为愍帝。以首迎大驾之功,封弋居伯。又迁前将军、尚书右仆射。寻又诏曰:“社稷之不陨,实公是赖。授卫将军,领太尉,军国之事悉以委之。”及刘曜侵逼王城,以为都督征东大将军讨之。以破曜功封上洛郡公,食邑万户,拜夫人荀氏为新丰君,子石元为世子。后自长安伐刘聪,聪将赵冉杖其累捷,帅精骑数百与战,大败之,冉单马而走。转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刘曜复率众人攻冯翊,帝累征兵于南阳王保,保左右议曰:蝮蛇在手壮士解其腕且断陇道以观其变从事中郎裴诜曰蛇已螫头其可截不保以胡崧行前锋都督,须诸军集,乃当发。麹允欲挟天子趣保,以保必逞私欲,乃止。自长安以西,不复奉朝廷。百官饥乏,采稆自存。时三秦人尹桓等数千家,盗发汉霸、杜二,多获珍宝。帝问琳曰:“汉陵中物何乃多邪?” 对曰:“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汉武帝飨年久长,比崩而茂陵不复容物,其树皆已可拱。赤眉取陵中物不能减半,于今犹有朽帛委积,珠玉未尽。此二陵是俭者耳,亦百世之诫也。”后刘曜又率众围京城,帝使侍中宋敞送笺降于曜。及帝出降,随帝至平阳,刘聪戮之于东市。

(节选自《晋书•索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蝮蛇在手/壮士解其腕且断/陇道以观其变/从事中郎裴诜曰/蛇已螫/头其可截不/
B.蝮蛇在手/壮士解其腕/且断陇道/以观其变/从事中郎裴诜曰/蛇已螫头/其可截不/
C.蝮蛇在手/壮士解其腕且断/陇道以观其变/从事中郎裴诜曰/蛇已螫头/其可截不/
D.蝮蛇在手/壮士解其腕/且断陇道/以观其变/从事中郎裴诜曰/蛇已螫/头其可截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秀才,是汉代以后通过院试获得入学资格的生员的俗称,文中“举秀才”即此意。
B.食邑,古代诸侯赐予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古代卿、大夫以采邑为食禄,故名食邑。
C.左仆射,晋代指尚书省长官,有纠弹百官之权,与右仆射分管尚书省诸曹,位高权重。
D.陵,即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及禁卫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索挺身而出,匡扶晋室。索与麹允带领队伍连续征战,多次击败敌人,并迎立愍帝登基继位,为国家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B.索作战勇猛,恩威并重。索先后多次成功抵御刘曜及其手下的进攻,又因索向来恩威并施,意图劫掠三辅的贼人不敢行动。
C.索深受信任,荣宠优渥。索前有迎驾之功,愍帝下旨将军国大事委托于他以示信任;后又曾解刘曜之围,他及家人得到了封赏。
D.索鉴察往事,直言进谏。长安城内出现了饥荒,而同时有人盗发汉代陵墓,时任左仆射的索借此劝谏愍帝应以汉武帝为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聪将赵冉杖其累捷,帅精骑数百与战,大败之,冉单马而走。

(2)麹允欲挟天子趣保,以保必逞私欲,乃止。

2021-02-24更新 | 5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及曹爽辅政,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高贵乡公即位,封关内侯,徙常侍。籍本有济世志,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免。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籍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母终,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著《大人先生传》,其略曰:“世人所谓君子,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独不见群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此亦籍之胸怀本趣也。

(节选自《晋书·阮籍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
B.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
C.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
D.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古代科举制度的必经程序,指征召至门下向朝廷推荐参加科举考试。
B.九锡,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
C.琴,一种拨弦乐器,琴身木制,琴面张弦,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拨弹。
D.景元,年号。年号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此后形成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阮籍喜爱黄老,性格傲岸不羁。他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庄子》和《老子》;平时,喜怒不形于色,高兴时,就飘飘然忘记了自我形体的存在。
B.阮籍小心谨慎,只求明哲保身。他时常开怀畅饮,晋武帝希望与阮籍结为姻亲,但阮籍借醉酒婉拒了他的要求,晋文帝出面也未能奏效。
C.阮籍才情斐然,急就亦能成篇。他因酒醉而忘记起草对皇帝的劝进书,使者把这事告诉他,他当下就写成了,言辞清正雄辩,被时人推崇。
D.阮籍爱憎分明,蔑视所谓君子。他对与自己投缘和不投缘的人,分别以青眼和白眼相对;还曾对所谓君子实为蝇营狗苟之辈进行辛辣的讽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2)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
2022-12-12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