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89 题号:1354834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货币形态逐步电子化,如手机电子银行、微信或支付宝里的钱就是纸币电子化,从纸币到电子化货币只是改变了载体形态,还没有实现类似等价物的贵金属到信用货币的模式改变,而数字化货币是一种法定加密数字货币,它本身是货币而不仅仅是支付工具。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ECP采用的是双层构架,顶层是中心化并具有穿透性,下层能实现匿名。DECP基本上没有改变纸币目前的发行结构和模式,但实现了降低印制成本和配送成本。但是目前其构架没有完全解决互联网体系下的隐私保护问题,这就意味着,尽管金融市场希望增加信息的透明度,但要求所有交易都完全透明也许是不现实的,反而可能会影响民众的接受度。

(摘编自王志诚《打牢基础建立共识,稳妥安推进数字货币》,《光明日报》20201022日)

材料二:

202010月,深圳市政府联合央行开展数字人民币(央行数字货币)红包试点,深圳市罗湖区政府出资1000万元,以抽签的形式,面向5万名市民发放数字人民币。据使用数字货币的消费者透露,使用数字货币支付消费与使用支付宝、微信差不多,只需在手机屏幕上把支付二维码展示给商家,用专门的POS机扫一下就能付款,非常快速便捷。目前来看,消费者可通过绑定的银行卡完成存款与数字人民币的兑换,实现向数字人民币App里转款充值。据悉,数字人民币的支付更加具有包容性。通过手机中的近场通信功能,用户在网络离线状态下,也能让手机与POS机实现正常交易。数字货币红包在深圳的成功试水,证明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具备推出数字货币的金融基础设施条件和用户认知基础。

(节选自温源《数字货币如何影响百姓生活》,《光明日报》20201125日)

材料三:

正在试点的央行数字货币DECP在微观上不仅可能对民众常用的现金支付、第三方支付带来冲击。同时,社会宏观意义上,也将带来重大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将货币流通转化为数字化方式进行,适应了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为灵活高效使用经济政策创造了条件。借助于大数据分析,央行得以更便捷高效地追踪货币的流向和供需状况,从而制定和实施更为精准有效的货币政策,特别是某些非常规的经济政策。譬如在疫后经济恢复时期,国家可以借助数字货币直接向全国家庭或个人投放经济补贴、退税等,防止发放不及时、腐败等问题出现,使相关政策得以真正发挥作用。

普通的现金交易具有完全匿名的特点,无法落实到使用者个人进行监管,因此可能会被用于洗钱、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秩序稳定。而DECP实施可控匿名原则,对数字钱包的使用额度有分级和限额安排上传身份证或银行卡可以提升认证等级,从而提高使用额度。通过大数据监控对比,识别行为特征,锁定真实身份,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使用,将会提升金融安全性。

(摘编自张力、郭雨《央行数字货币:支付新体验,治理新局面》,“人民网”2020427日)

材料四:

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很可能对人民币国际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然前提是人民币本身比较稳健、值得信赖、能够被周边国家接受。由于数字货币降低了交易成本,周边国家的企业和居民使用人民币的成本也会下降,因此会有利于其推广。在信赖人民币的前提下,数字化能很好地降低人民币的流通成本,外国居民也可以通过数字钱包很方便地使用源自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国内商业银行甚至不需要去海外开很多分支机构就能使数字货币打开市场。所以,从技术层面来看,数字技术是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

(摘编自徐远《央行数字货币的神秘面纱》,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是一种数字化的货币,具备纸币一样的法定货币的功能,并且减少了纸币印制、配送等环节的成本。
B.中国央行数字货币采用双层构架,在下层能实现匿名,但其构架没有解决互联网体系下的隐私保护问题,所以可能会影响民众的接受程度。
C.2020年深圳市已有部分用户和商户使用数字人民币,从消费者反馈来看,数字人民币未来将会更大范围地走进人们生活。
D.普通的现金交易具有完全匿名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而数字货币的可控匿名原则,让央行可以利用相关技术对使用者个人进行监督。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货币的电子化并不是终点,只改变了货币的载体形态,它的数字化或将实现类似等价物的贵金属到信用货币的模式改变。
B.数字货币和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性质上差不多,但更加具有包容性,用户在网络离线状态下也能让手机与POS机实现正常交易。
C.用户开通的数字钱包的认证是有分级的,不同等级使用额度不同,用户可通过上传身份证或银行卡等方式提高认证等级。
D.在信赖人民币的前提下,一旦实现人民币的数字化,外国居民也将可以通过数字钱包使用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国内商业银行在国内便可以打开国际市场。
3.央行数字货币进入正式流通之后,将会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大数据和AI等技术的普遍应用,构筑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短视频成为互联网用户日益依赖的内容产品,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也越发普遍。如何更好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防止短视频沉迷,值得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

短视频既有生活的记录和抓取,也有类似原创短剧的展示,还有各种知识的普及,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视频的长度又非常符合注意力法则,往往具有顺畅的用户体验。此外,短视频平台还能根据算法,按用户偏好推送相应的内容。对那些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的用户,尤其是青少年来说,短视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专注力受损;观看大量无意义的内容造成生活本身的空洞化;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现实感欠缺,等等。

针对短视频沉迷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版权局积极推动短视频平台以及自媒体、公众号运营企业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当前,一些短视频平台已经推出了青少年模式,对短视频的观看行为进行相对可行的管理。监管部门还需拿出相应的办法,让防止短视频沉迷有规可依,让平台和创作者、发布者有所遵循。此外,短视频的内容制作者也需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努力避免出现低俗无价值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相互配合,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养成更强的自主、自觉意识,形成正常多样的爱好和积极合理的社交,培养对学习和工作的专注力,从而更加自信地拥抱正向、有更高文化含量的数字化时代。

材料二:

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遍应用,构筑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变化在赋能数字产业、释放科技创新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容忽视的挑战。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需要提升数字素养,运用数字化时代的伦理智慧加以调适。

近年来,数字伦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所谓数字伦理,是指立足以人为本,在数字技术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应该遵循的要求和准则(如造福人类、可持续发展、共享科技红利等),涉及数字化时代人与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比如,在社会层面,如何弥补数字鸿沟,让数字技术的发展更加公平可持续;在企业层面,怎样避免技术滥用、不当采集用户数据;在个人层面,应该怎样区分现实与虚拟,化解网络成瘾、短视频沉迷等困扰。总之,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正确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才能让人们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人,而不被数字和算法驱使。

对于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个体而言,数字素养意味着如何更好面对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数字化。今天,每个人的关注点和行为数据都已成为数字技术持续获取的目标。这一趋势不仅产生了隐私保护、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算法歧视与陷阱等问题,还造成了注意力缺失、游戏与短视频成瘾等心理与行为失调。改变的关键,在于个体能够在数字生活实践中反思数字技术对人的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学会自我调适、适度节制,让自己掌握信息获取和遨游数字世界的主动权,而不是被碎片信息所淹没,甚至沉溺于数字娱乐不能自拔。要让数字娱乐和虚拟生活成为现实生活的补充,进而借助虚拟生活改善现实生活的质量,让数字技术服务于现实所需。

材料三:

国家卫健委制定《健康中国行动》,要求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2019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从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等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安排。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运用制度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才能更好解决游戏沉迷等问题。

目前,游戏沉迷的危害性及规制的必要性得到了普遍认同。世界卫生组织已把游戏成瘾列入了成瘾行为导致的障碍疾病项下。因此,针对以游戏为主的电子产品上瘾问题,我国有必要制定和完善以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的制度体系,不仅着眼于个体的自我约束,而且要强化对相关产品及其营销的直接规制。《未成年人保护法》第75条规定: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未来,需要进一步明确如何分类、以什么标准分类等问题。此外,针对网络游戏广告及销售等营销行为,有必要根据分类结果作出禁止、限制或许可的规定。通过明确的规范,引导相关责任主体切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能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消费等行为,在数字化时代更好守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化时代青少年游戏、短视频上瘾等网络沉迷现象普遍,可能与青少年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有关。
B.防止短视频沉迷,平台、企业、家庭和学校等都应有所作为,尤其是家长,需要担负起帮助青少年走出短视频沉迷的主要责任。
C.数字伦理涉及多个层面,内容复杂。滥用技术,不当采集用户数据只是我们要规范的多种不当行为中的一部分。
D.从2019年到2021年,国家层面先后出台多个文件,说明相关制度对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和负面影响,指出防止短视频沉迷值得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
B.材料二“数字伦理”概念的提出,是基于“数字素养”存在着某些问题,两个概念既对立又统一。
C.材料三列举诸多政策性文件甚至法律法规,意在强调游戏沉迷的危害及规制的必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同。
D.三则材料围绕青少年网络沉迷的共同话题,提出了数字化时代防沉迷的不同策略,并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4.在数字化时代如何提升个人的数字素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学校“科技活动周”,如果要求你做主题为“营造健康向上的数字生活”的发言,请结合材料写出发言要点。
2022-10-11更新 | 8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86版《西游记》能“霸屏”三十余年,给一代又一代人带来童年欢乐,甚至沉淀为我们的集体记忆?

1982年,《西游记》开拍后,为了找到符合剧组要求的场景,团队跑了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跋涉几千公里,光布景的美术设计图就画了几千张。众多特技,靠人工、人力,乃至冒险完成,如《大战红孩儿》一集,红孩儿放火烧孙悟空的画面,是六小龄童裹上石棉衣被真的火烧;吊威亚的钢丝太细,六小龄童、马德华等都曾从空中摔下来过,每一帧腾云驾雾的场景,都是演员们拿命换来的……也许,这些细节能够说清,这部道具、特效都略显粗糙的《西游记》,为何能在人们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诗经》有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部能够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经典作品,离不开切磋琢磨的细功夫。曹雪芹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古往今来,文艺精品无不是厚积薄发、千锤百炼的结晶。“工匠精神”,往往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和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我们怀念过往经典,其实是在怀念那份做事、做人的匠心。这种匠心,不仅体现在文艺创作中,我们身边又何尝没有。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的正是这样的人,在脆弱而又珍贵的文物面前,他们用静心、细心、耐心日复一日地描画、纺织、修补、临摹,让人们看到工匠精神对守护传统文化的意义……为什么我们会被此深深打动?这些普通人,在他们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对工作专注倾心,对细节追求完美,对技艺不断磨砺。也许没有鲜花和掌声,但这样的工作状态和精神品质,让他们身上散发着光芒。

“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代表着一种时代的精神气质:坚定、踏实、严谨、敬业、精益求精……如果人人都能将这样的品质在内心沉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摘编自郝思斯《“工匠精神”何以动人》)

材料二:

当今世界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国家,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他们制造器物之精密,对待工作之严谨,那都是世界闻名的。

前些年青岛突遭暴雨,城中积水却并不多,因此有人就传出这是德国人当年修造的下水管道之功劳。

不论真假,都可以看出德国人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已经完全深入人心。

德国不到一亿人口,为何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这当然要归功于他们身上的专注的工匠精神。很多人对德国人的印象就是不苟言笑甚至看起来有些呆板。

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就只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即使再微不足道的工作,每个人也都将其看得很重要。

这种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和德国人自身的性格也很有关系。那么,除了专注让德国这个人口稀少的国家能够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以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那就是认真,他们生来都很倔强,凡事都本着“要么不做,要么做好”的原则。所以德国的公司两极分化很是严重,有的在泥潭中拔不出来,有的品牌在世界范围内饱受赞誉。

但是德国从没有哪个公司是一夜暴富的,他们不会投机取巧,只要找准了自己合适的领域就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德国人从来都不相信有一夜暴富这么一说,首先他们的很多工业原料都需要进口,所以成本肯定会高;其次,他们内心的工匠精神不允许其偷工减料。

因此德国的产品普遍都很昂贵,但都非常经久耐用。德国人的追求是在赚钱的同时,又得保证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现在国人总是在说工匠精神,何为工匠精神?问心无愧,就是第一要义。古代的工匠若是都投机取巧,哪还会有这么多的精美工艺品流传于世。

除了专注与认真以外,德国能打造2300多个世界名牌的原因,就是头脑灵活。简单而言就是巧,他们不是只知道埋头苦干,而是适时地做出改变让产品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当年中国古人发明的榫卯结构,就是为了让其具有更强的抗震性以及实用性。今天的德国,亦是如此。他们总是能够慧眼识珠地发现大众之需求,也能够很快找准自己的定位。

因此他们发明了很多的绿植设备以及农业工具,以方便人们的生产。而后再发挥专注的敬业精神,如此一来令世人满意的产品便生产出来了,根本就不愁销路。德国人没必要为了节省那点成本而破坏了“德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只要它屹立不倒,德国的商品就总能畅销世界。

(摘编自《德国工匠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举《大战红孩儿》的例子,旨在说明《西游记》导演专注细节,这也是这部作品在人们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的原因。
B.材料二认为德国之所以能够打造出2300多个世界名牌,是因为德国人身上具有的专注的工匠精神。
C.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人们看到了匠人身上的匠心,看到“工匠精神”在某方面的意义。
D.每一个特技,每一帧场景,都是演员们拿命换来的,这就是86版《西游记》“霸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工匠精神的一项是(     
A.柳青在皇甫村扎根14年,深入了解农民生活,才创作出鸿篇巨制《创业史》。
B.焦菊隐先生50年代导演《龙须沟》,带着全组演员用心观察生活将近一年。
C.从小被学校老师称“智障”的爱因斯坦,发挥聪明才智,最终证明了自己是天才。
D.京剧大师李少春每次演出前吊嗓子时,都要仔细把剧场每一个座位走一遍看一遍,看手一颤的这个力度,观众能不能明白。
3.当代中国,要使“中国制造”更好地畅销世界,材料二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2022-04-18更新 | 3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新形势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继续学先进赶先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焕发劳动热情,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道德,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自觉行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完善劳模政策,提升劳模地位,落实劳模待遇,推动更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竞相涌现。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见贤思齐,加大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宣传力度,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摘编自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1月24日)》)

材料二:

工匠精神是近年我国社会的一个热门词语,也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研究工匠精神的文献多如牛毛,但是,多数文献都是从“如何做”的角度研究其内涵。譬如,工匠精神需要做到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等。还有的学者把劳模精神中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内容纳入工匠精神的范畴,混淆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内涵。我们应该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为指导,一方面理解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另一方面认识到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相比所体现出的特色。

弘扬工匠精神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很多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缺乏足够的全球竞争力。通过弘扬工匠精神,我们可以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技术和产品竞争力的强弱最终取决于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讲,弘扬工匠精神是新时代的职工素质工程。从大国工匠到各地方、企业工匠的选树工作就是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不只是产业工人,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具备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要求的精益求精,不仅是做事的态度,更是做人的高度。

因此,工匠精神是每一位不甘于平庸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并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始终追求做更好的自己时所表现出的工作态度、工作境界、工作习惯以及整体工作精神面貌。工匠精神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工匠精神的主体是不甘于平庸的劳动者。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但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拥有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始终追求做更好的自己,成为生命的“发光体”。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应该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在平凡工作中干出不平凡业绩。在工厂车间,就要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在田间地头,就要精心耕作,努力赢得丰收。在商场店铺,就要笑迎天下客,童叟无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工匠精神是激发劳动者潜能的内在动力。工匠精神激发的是每一位劳动者的内在潜能和劳动热情,释放的是每一位劳动者的生命激情和创造活力。阿里巴巴集团的董文红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名前台,成为一名高管,最终拥有了亿万财富。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个人不能老是以打工仔的心态打工,否则他永远都是打工仔。一个人要以老板的心态打工。”这与拿破仑曾经说过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异曲同工。一个人要想有非凡成就,就必须自我加压和自我激励。一个上进的人,谁也阻挡不了他前进的脚步。工匠精神让每一位劳动者都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岗位,干一行爱一行,充分调动每一位劳动者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工匠精神是自己成就自己的精神。

工匠精神体现了劳动者追求极致的精神状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精神激励每一位劳动者永远处在永不满足的工作状态。这种不满足主要是指对工作的要求,尤其对自己进步的要求是无止境的,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只有拥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才有可能拥有高超的技术,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只有工匠精神才会让一个人不断自我超越和自我提升。大国工匠高凤林能在火箭发动机0.16毫米宽度的焊点上完成操作,几乎突破了人类的“极限”。所以,也有人将工匠精神称作极限精神。

(摘编自乔东《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探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工匠精神与时代背景、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素质之间的联系,二者具有相同的时代感与着眼点。
B.材料一认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C.材料二指出,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但劳动者都应该拥有工匠精神,这与《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的观点相契合。
D.材料二以高凤林能在极微小的焊点上完成操作为例,论证了工匠精神具有“自己成就自己”“突破极限”的精神内涵。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辨明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之间的区别,可以从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中寻找理论依据与支撑。
B.技术和产品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了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势在必行。
C.不甘于平庸的劳动者,哪怕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也能践行工匠精神,不断自我超越,成为生命的“发光体”。
D.劳动者只有通过自我加压、自我激励,激发内在潜能和劳动热情,才有可能取得非凡成就,实现卓越人生。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左传》中写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B.许慎《说文解字》里记载:“匠,木工也。”
C.“探界者”钟扬多年援藏,将自己有限的生命奉献给了青藏高原的种子事业。
D.评论员李斌说:“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
4.“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的理念需要全社会共同践行,高中生应如何参与其中?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工匠精神”,但二者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07-15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