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8 题号:1356816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千百年来,书籍都是人类文化的标志,是发达文明的象征,饱读代表着博学与美德。然而,时过境迁,互联网的出现正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无论过去有着怎样的辉煌,身处当下这一巨变的时代,纸质书的未来正愈发显得不那么确定。图书版本学家大卫·皮尔森认为,要更好地预见纸质书的未来,我们需要在书籍的数字化进程中,超越书籍作为文本载体的价值,去到它所能提供给研究者的其他东西中寻找答案。

长久以来,书籍之所以受人尊重,并不是作为实物本身,而是他所承载的文本和思想。但新西兰书目学家唐·麦肯齐认为,承载文本的物质形式,会影响到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这里的物质形式是指书籍的封面、字体、配图等构成要素。任何一个时期的书籍封面(护封),都如同当时的艺术品一样,能够充分表达那个时代的审美和文化取向。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将同一文本的不同版本的封面(护封)进行排列,我们就会发现,公众对文本及作者的文化取向和态度一直在不断地变化。而在一本书中,字体和排版的设计同样非常重要。它们形成了书籍的个性特点。事实上,印刷字体和封面一样,能够代表书籍所处的时代。最早的印刷书籍所使用的字体是对同时代的哥特式黑色手书字体的有意识复制,待到机械化印刷时代的19世纪,无数华丽无比、充满实验性的字体直接影响着我们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印象。另外,作为文字内容的视觉辅助——精心设计的边框、首字母和花饰、精美的插图和不同质感的纸张,也增强了书籍的艺术观感;不断翻新的印刷技术,使得在书页内大批量印刷图像成为可能,从手绘到黑白再到彩色,为书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回归到书籍的根本——文字本身,一本纸质书是否还拥有电子版本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纸质媒介时代,一篇文稿从编辑到付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任何差错以及随之而来的勘误修正,都可能带来同一版本书籍的个体多样性:有的可能没有插入勘误页面,有的错误页可能没被取出,有的勘误页和原页被装订到一起……从这些与文字勘误有关的错误中,我们或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改变,或可以窥见时局的风向转变。

每一本书籍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不同的读者或收藏家会在书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从那些标记、批注或藏书票中,我们可以分析读者和文本之间的私密关系,也可以了解一本书可能产生的时代影响。

数百年来,书籍装帧作为一门手工工艺一直延续到19世纪。在这一过程中,可用于装帧的纸张、纸板和羊皮纸不仅数量有限,而且价格昂贵,于是回收再利用就成为装帧师的工作常态。在那些回收来装订新一代书籍的废纸材料中,书目学侦探们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文化遗产。比如在一本1630年左右的书籍装帧中,人们就发现了关于莎士比亚佚失剧作《爱的功劳》的记录。

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我们阅读文本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纸质书作为文本载体的存在价值在电子通信带来的益处面前如此不值一提。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作为实物的书籍有着超越文本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书籍成为历史的说法是悲观的,但历史的含义同样也是积极的,它让人们认识到书籍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拥有值得保护和诠释的丰富意义。

(摘编自陆纾文《数字化时代,我们如何解读纸质书的价值》)

材料二: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只需拥有一部手机,即可下载浏览海量电子书资源。而五花八门的电子书阅读器也给读者带来越来越接近于纸质书的阅读体验,再加上便携轻便、价格低廉、节省纸张和空间、资源获取容易、检索信息方便等优势,使得电子书阅读从方兴未艾到渐成潮流。

此外,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书阅读的全员化、全覆盖优势将为弥合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的信息鸿沟添一份力。相对于花大力气兴建的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拥有一部数字阅读终端(比如手机),就相当于拥有一座移动图书馆,读者可以便捷享受数字出版红利。另外,电子书阅读的全程化(阅读活动发生的时间更为灵活随意)、全景化(阅读场景和状态的多样化)特点对于增加国民阅读时长和阅读量有所裨益,为人们利用零碎时间及时充电提供了便利。

但与纸质书相比,电子书阅读也有其突出的缺点。

首先,读屏造成的眼疲劳程度比读纸质书更高,而视觉疲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在进行深度阅读时。其次,电子书无法满足深度阅读所需的空间感。我们在阅读复杂文本时常常需要反复查阅,以便把某个意思弄得更透彻,纸质书易翻易寻,而电子书的内容并无固定位置,不易完成文本的空间建构。此外,电子书模仿纸质书,但不可能在形态上做到完全一致,这给人一种陌生、疏离和不真实的感觉,导致读者不自觉地缺乏读纸质书时的严肃和投入,影响深度阅读效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电子书并不能完全替代纸质书,在阅读市场日益细分的形势下,对读者而言,认清二者各自优长,从阅读需要出发才是关键。

(摘编自张鹏禹《纸质书不可替代,电子书渐成潮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承载文本的物质形式可为研究者提供超越书籍作为文本和思想载体价值以外的特殊价值。
B.电子书阅读给人们的阅读方式带来了改变,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阅读方式已渐成潮流。
C.电子书阅读的全程化、全景化特点,方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
D.纸质书阅读与电子书阅读二者各具优长,因此,读者应根据自己阅读实际需要做出选择。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电子通信带来的益处面前,纸质书的存在价值已不值一提,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书籍将不再是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
B.作为一种“更高级”的阅读形式,电子书阅读在互联网时代优势明显,因此它可以在不少方面弥补纸质书阅读的不足。
C.当我们阅读长、难文本或重要书籍时,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并调动深入理解与思考的能力,此时纸质书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D.在巨变的新时代,电子书阅读与纸质书阅读形成双轨并行、融合互补的格局,共同推动全民阅读走向深入,将是大势所趋。
3.下列引言或事例,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如果书籍存在的理由纯粹是承载文本,那么它们的消亡指日可待。我们需要认识到书籍的意义远大于此。”
B.“一本好书是卓越思想者思想的结晶,它是思想者宝贵的生命之源,它超越生命本身,值得永久保存并珍藏。”
C.19世纪早期剑桥大学学生沃尔特的一本课堂笔记,向后人展示了当时的化学课是如何教授、如何学习的。
D.亨利八世的藏书有不少被大英图书馆收藏,它们的价值正在于那些他在与政治或道德有关的段落上做过的标记和评论。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电子书并不能完全替代纸质书的原因。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小议“伪善”

陈家琪

①知道恶而为恶,或故意为恶,这并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伪善”。真正的“伪善”,就是把出于自己主观意图的行为理解为对恶的铲除或消灭,认为只要出于主观意图,即动机上善的意图的行为,就一定是善的。所以重要的只是动机上的善。

②我们选两个古今中西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的言论来分析一下:

③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你要这样行动,就像你行动的准则应当通过你的意志成为一条普遍的自然法则一样。

⑥主观意志可以成为行为的客观性法则。

⑦前面是孔子的,后面是康德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一个“己”字,都只在强调人的主观意愿的纯正,使一切行为本身从一开始就“出于义务”,而不是“合于义务”。“做买卖童叟无欺”,要“出于义务”,而不能仅仅理解为“合于义务”。其实,对人性、对人的精神世界的理解,让我们确信要求“合于义务”要远好于对“出于义务”的要求。或者说,赚钱是对的,但要有制度和规则,使那些在行为上总是“合于规则”的人总能赚到钱,越“合规则”就越发财,而违反规则就一定让你人财两空。客观化的规则越强硬,越普遍,就越好。当然,规则总是人“出于义务”而制定的,一旦制定出来,就不管你的行为出于什么动机了,只管行为本身是否“合于规则”。做买卖你“童叟无欺”是不是出于义务,没有人管你;但时间长了,因为越合于规则就越能赚钱,“合于义务”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出于义务”。这就说明重要的是行为本身要合于规则,而这套规则又出于义务,慢慢就变成了对每个人而言的“出于义务”的习惯。

⑧“伪善”就是只强调从行为动机上要求人,然后相信只要动机上纯正了,行为本身也就一定是善的。最纯正的行为动机就一定是不妥协地与一切“不出于义务”的行为做斗争。

⑨现代世界从一个崇尚圣人、君子、英雄、德行、高尚、充满诗意的世界变成了一个法律与伦理世界客观化,人们只知做一个守法公民,过平庸、琐碎、乏味生活的时代。在这变化中,沉湎于或自恋于个人内在的道德情感是一回事,如何让这种道德情感通过法规而具有了特殊性的规定性,从而寻找到生活的另一种安宁与闲暇,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

1.从上下文看,第⑦段两处加点词中的“义务”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是一种“伪善”。
B.孔子的学说和康德的学说,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一个“己”字。
C.“伪善”的观念相信,动机上的善是行为本身的善的必要条件。
D.作者认为,现代世界应该弃绝“伪善”的观念。
3.“做买卖童叟无欺”这个例子在第⑦段中出现了两次,请对其在论述中的作用加以评析。
4.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2021-02-19更新 | 17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重申并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他多年来一直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需要各国坚定不移地共同抗疫;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世界各国必须携手应对;军事冲突、饥饿、贫困以及恐怖主义等问题也需要全人类携手解决。

习近平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中国与某些拉帮结派、挑起争端的势力划清界限。

2017年1月,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每个国家都有发展权利,同时都应该在更加广阔的层面考虑自身利益,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回顾了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贡献: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发展倡议。2021年9月,习近平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这一倡议,以期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再次强调这一团结合作的理念,得到了众多国家的赞许。

(摘编自中国网《读解二十大报告》)

材料二:

2022年10月16日是第42个世界粮食日。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交织影响,全球多地粮食供应短缺、粮价上涨。在世界粮食安全面临挑战增多的背景下,中国一如既往地切实积极行动,为全球消除饥饿与贫困贡献重要力量,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了约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说,中国在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方面为世界树立了一个非凡榜样。

中国维护粮食安全之路为世界提供借鉴和启迪。中国政府把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头等大事,主张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近十年来,中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21年的超过61%。美国《世界谷物》杂志今年1月20日发表题为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文章说,所有国家都誓言要把确保国内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但是近年来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加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

正如今年世界粮食日主题中的不让任何人掉队,中国在端牢自己饭碗的同时,以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提供重要助力。中国多次克服困难、雪中送炭,为最需要的国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粮食援助。今年以来,中国已向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提供3万多吨紧急人道主义粮援。中国授人以渔,切实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自身保障能力。中国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农业技术1000多项,带动项目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60%,超过150万户小农从中受益。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说,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分享自己的发展经验和适用技术,务实地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中国还积极参与粮食安全国际发展合作及全球治理。从把粮食安全列入全球发展倡议的八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到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推动粮食减损国际合作,再到呼吁各国保持粮食贸易开放、畅通国际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中国不断汇聚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的全球合力,推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变得更加公正合理。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系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有着民胞物与的情怀和自立立人传统的中国,将继续同世界各国通力协作、互帮互助,为建设一个零饥饿的世界共同努力。

(摘编自新华社《中国以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世界多变,人类社会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军事冲突、饥饿贫困等挑战,这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携手解决。
B.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倡导并多次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政治理念,反对拉帮结派、挑起争端、损害其他国家利益等做法。
C.近十年来,中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既严守耕地红线,又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能力,为世界提供借鉴和启迪。
D.对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中国认为重点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受到国际社会的赞扬。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生动地践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B.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高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线,因此已不再需要进口粮食。
C.中国倡议国际粮食安全、粮食减损合作,呼吁粮食贸易开放,体现出大国担当。
D.“民胞物与”的思想与自立立人的传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来源。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C.“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魏源《默觚·治篇八》)
D.“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
4.《论语》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以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泉之一。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思想加以分析。
5.中国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做了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02-09更新 | 9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脱口秀为什么火了

夏莹

随着近期脱口秀综艺的崛起,中国喜剧似乎面临着新一轮的变革。在一个碎片化文化消费时代,时长100分钟的喜剧电影几乎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严肃文学,而一度兴起的相声,则因囿于一些程式化表演近乎成为这个时代的传统戏曲。只有中国式脱口秀似乎恰逢其时。

为何源自西方的脱口秀,时至今日在中国突然备受关注?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逐渐习惯于短视频消费的年轻一代文化受众,正逐渐成长为今天文化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所关注的文化焦点占据了热搜榜的显要位置。而中国式脱口秀在线上的运作方式总是以十分钟、千余字为基础单位,以笑点堆积为主旨,这在本质上不过是搞笑短视频的一种变种,与这一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完全相符。

其次,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脱口秀,都能以更为快速而便捷的方式触及当下年轻人所特有的生活方式,与其说是凸显了他们生活中的某些笑点,不如说是触碰到当代年轻人生活中诸多不可言说的痛点——奋斗的艰辛、没钱的困扰、情感的不确定性等等。这种切身性所带来的感同身受,催生出特定的群体认同,而群体认同的形成会再度推动这一新的喜剧形式的繁荣。

从深层说,脱口秀背后还有“梗”文化在起作用。“梗”文化已是今天中国喜剧的一个重要元素。网络化时代的笑点与传统笑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逗笑人的方式并非源于内容本身,而是源于同一内容被多次形式化重复。正如在脱口秀表演技巧上特别强调的callback(扣题)方式,看似是一种内容创造上的自我复制,但却在复制中营造了一种特定氛围,并在这种包含着差异的重复中,将原本略带悖谬与荒诞的情景做了极致化的演绎。

例如被第三季《脱口秀大会》以callback方式再次提及的综艺“梗”——“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就属于这一类。这一歌词原本不过是陶喆老歌中的一句说唱,后被《青春有你2》演绎,在被网络无数个版本重新翻拍、配图和再创造之后,却成为一个可以被不断callback的“梗”。用“梗”所构筑的笑点虽然需要特定的语境才能被领会,但对于身处这一特定语境中的观众而言,却成了一条无须铺垫直接引爆全场的便捷途径。

于是,今天被综艺化的脱口秀在本质上成为一个庞大的造“梗”运动的有效推手。这种创造不仅意味着它自身直接造“梗”,更包含着对已流行的“梗”文化的再度创造。因此,它呈现出诸多网络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内容可以短小而空洞,但却存在着固定形式的差异性重复。这种重复构筑特定人设、特定笑点,并最终在一代人的语言习惯当中沉淀。

在此,我们一直强调目前脱口秀表演的中国特征,是因为我们很难将《吐槽大会》与《脱口秀大会》等当作是对西方传统脱口秀的一种继承。毕竟这个诞生于英国,并伴随着广播兴起而产生的谈话类型,不仅有其独特的文化生长土壤,而且至今保留着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的文化胎记:一种源发于时事政治的评论和访谈,包含着对社会现实事件的实时关注。换言之,脱口秀的属性与其说是喜剧性的,不如说是新闻性的;与其说是以已经完成了的稿子为底稿,以堆积笑点为己任,不如说是以生成性的思想交锋为主旨。

中国式脱口秀一开始就以综艺化形式被人们所熟知。“笑点优先”的创作手法,实际上消解了脱口秀原初的时评特质。尽管在今天脱口秀舞台上较为受人欢迎的演员仍然是一群有态度、立场和特定价值观的演员,但更被强化的是段子手特质。他们的创造与其说是围绕某种特定生活话题所展开的反讽,不如说是一场不自然的造“梗”运动。

正是依赖于这种造“梗”运动,中国式脱口秀将自身转变为一种新的喜剧形式。然而这个意外收获,却也带着隐忧:如果脱口秀仅仅成为一个造“梗”运动,那么它如何能与传统的单口相声区分开来,它又如何能避免自己因为形式单调、笑点雷同而可能带来的审美疲劳?脱口秀的未来,还有没有引入公共讨论的可能,是强调时评化色彩还是继续强调综艺化走向?这些问题,其实正应该是在脱口秀最受关注时探讨的。

(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碎片化文化消费时代,相声艺术已经囿于程式化表演而成为这个时代的传统戏曲。
B.中国式脱口秀受到年轻人欢迎,主要是因为其触碰到他们生活中诸多不可言说的痛点。
C.网络化时代的笑点与传统笑点最大的不同,是其笑点在于内容本身和多次形式化重复。
D.某些成功的脱口秀演员已经不注重对某种特定生活话题的反讽,而只在乎段子手特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分析中国脱口秀的兴起,将它放在包括电影、相声在内的更大的艺术范畴中来考察。
B.文章着重分析脱口秀在中国兴起的原因,条分缕析,由浅入深,加深了读者的认知。
C.文章引用陶喆歌词的例子意在证明脱口秀借助内容上的复制可以达到很好的“笑”果。
D.作者在分析时具有较强的思辨意识,不仅关注中国式脱口秀的优点,还关心其长远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种艺术形式的诞生与消亡都和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否适应时代的发展是决定艺术形式命运的重要因素。
B.中国式脱口秀更加接近于演员们的语言狂欢,其结果往往是创造出独特的“梗”文化,因此,完全创新性是其明显特点。
C.外国文化在异域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独立性和本土化的矛盾,如何保持精髓而又能因地制宜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D.中国式脱口秀方兴未艾,具有自己的特色,如何避免昙花一现的结局,选择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值得所有从业者为之深思。
2020-12-21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