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 《宋史》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2 题号:13816436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李迪字复古,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语。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帝曰:“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日借。”帝悦。

(节选自《宋史·李迪传》)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科举考试到明清发展为四个级别,最低一级是乡试。
B.归沐,本义指回家沐浴,后指官吏休假,休假天数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汉代“五日一休沐”,唐代“旬休”。
C.三司,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度支、户部、盐铁”三司,长官是三司使。
D.朕,指皇帝自称。在先秦时,诸侯国君主自称“孤”“不谷”“寡人”。其他人称皇帝为“陛下” “圣上”“万岁”等。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举正字伯仲,幼嗜学,厚重寡言。以父荫补秘书省校书郎。进士及第,授知伊阙、任丘县。三迁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修《三朝宝训》,同修起居注,擢知制诰。其妻父陈尧佐为相,改龙图阁待制。尧佐罢,以兵部郎中复知制诰,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前一日,吏有驰报者,举正方燕居斋舍,徐谓吏曰:“安得漏禁中语?”既入谢,仁宗曰:“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时陕西用兵,吕夷简以宰相判枢密院,举正曰:“判名重,不可不避也。”乃改兼枢密使。迁给事中。御史台李徽之为御史,举正友婿也,格不行。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许州。光化军叛卒转寇傍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皇佑初,拜御史中丞,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固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又曰:“先朝用人,虽守边累年者,官止遥郡刺史。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感赖焉命前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思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敌也。”居半岁,免位复为宣徽使。家居凡七上疏。及狄青为枢密使,又言青出兵伍不可为执政,力争不能夺,因请解言职。帝称其得风宪体,遣赐就第,赐白金三百两,除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入兼翰林侍读学士。每进读及前代治乱之际,必再三讽谕。,赠太子太保,谥安简。文章雅厚如其为人,有《平山集》《中书制集》《内制集》五十卷。

(选自《宋史•王举正传》,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举正严守规则,批评属吏。王举正再次担任知制诰,同时授予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有属吏提前一天骑快马来通报消息,王举正批评属吏泄露宫中消息。
B.王举正公正严明,一视同仁。吕夷简以宰相身份兼管枢密院,王举正认为不合适,建议政任枢密使;御史台举荐李徽之,王举正没有因为他是友人的女婿而通过。
C.王举正不畏权贵,仗义执言。王举正指责张尧佐才能平庸。攀附权贵,身居要职,使贤良士大夫无法得到激励;张尧佐复任宣徽使,王举正闲居在家七次上疏。
D.王举正格守职责,为文雅厚。王举正力谏狄青不可担任执政而未果,请求免除自己谏官职务;入宫侍读时借前代治乱事例委婉劝读;文如其人典雅纯厚,著作颇丰。
2021-03-18更新 | 14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昌言喜推奖后进,掌漕湖外时,李沆通判潭州,昌言谓有台辅之量,表闻于朝。王旦宰岳州平江,昌言一见,识其远大,以女妻之,后皆为贤相。王禹偁自卑秩擢词职,亦昌言所荐也。昌言强力尚气概当官无所顾避所至以威断立名虽屡经摈斥未尝少自抑损然刚愎纵率对僚吏倨慢时论以此少之。

(《宋史·列传第二十六赵昌言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昌言强力尚/气概当官无所顾避/所至以威断立/名虽屡经摈斥/未尝少自抑损/然刚愎纵率/对僚吏倨慢/时论以此少之/
B.昌言强力尚气概/当官无所顾避/所至以威断立名/虽屡经摈斥/未尝少自抑损/然刚愎纵率对/僚吏倨慢/时论以此少之/
C.昌言强力尚/气概当官无所顾避/所至以威断立/名虽屡经摈斥/未尝少自抑损/然刚愎纵率对/僚吏倨慢/时论以此少之/
D.昌言强力尚气概/当官无所顾避/所至以威断立名/虽屡经摈斥/未尝少自抑损/然刚愎纵率/对僚吏倨慢/时论以此少之/
2021-07-30更新 | 27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曰:“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准曰:“臣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敌当自遁;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帝意乃决,因问准曰:“今虏骑驰突,而天雄军实为重镇,万一陷没,则河朔皆虏境也。轨为可守?”准以王钦若荐,且曰:“宜速召面谕,授敕俾行。”钦若至,未及有言,准遽曰:“主上亲征,非臣子辞难之日,参政为国柄臣,当体此意。”钦若惊惧不敢辞。闰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天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绪同其母萧氏遣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获其辎重。又攻北平砦及保州,复为州砦兵所败。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合众攻定州,宋兵拒于唐河,击其游骑。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如许通和,即当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衅鼓,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取血涂在鼓上以举行祭祀仪式。
B.庙社,庙指宗庙,社指社稷,庙社在古代常用来借指国家朝廷。
C.闰月,农历逢闰年加一个月,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
D.辎重,文中指行军时随军运载的军械、粮草、被服等军用物资。
2021-07-30更新 | 1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