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9 题号:1385331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

苏轼

原序: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此以寄之。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注释]
①朱康叔使君:《宋史。孝义传》载,朱昌寿字康叔,在鄂州为太守,清正爱民,东坡贬居黄州,与之往来甚密,成为至交。黄州,位于鄂州东面。②青帘:旧时酒店招引顾客的酒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景亦抒情,作者先状写雨后雪景,后由景到人,抒写了自己的处境和对友人的怀想。
B.作者因雨雪困于家中,一边孤坐着拭目捻须,一边吟诗。由“病”“衰”可见诗人的困顿疲惫。
C.想到友人此时正盛筵宴客,而自己却不能在席,作者内心十分孤苦,只能手持梅花遥忆陶潜。
D.词末以作者独白作结,以雪喻人,抒写了对友人的赞赏,同时表达诗人自我的遭遇感受,寓意深远。
2.请简要概括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①使君: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居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含蓄直白兼具,婉转明情并蓄,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
B.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
C.“雨翻榆菜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
D.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
2.有诗评说,这首词全词笼罩着灰蒙蒙的愁绪,自始至终。诗人的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
2022-11-11更新 | 15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节选)

苏轼

西望太白横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

大儿汾阳中令君,小儿天台坐忘真。

平生不识高将军,手污吾足乃敢瞋!

作诗一笑君应闻。


[注]①丹元子:道士姚丹元。真:画像。②大儿、小儿:本为东汉祢衡所说,指有才学的人。这里指汾阳中令君郭子仪、天台司马子微,二人均为李白好友。③高将军,指高力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借丹元子出示的李白画像,作此诗赞颂李白,并借以自明心志。
B.第一句化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以登高绝顶之境引出下句。
C.诗歌最后一句为自谦之词,诗人作此诗只为博丹元子一笑,并无深意。
D.本诗虽为题画诗,但诗人却能借画题生发开去,反映现实,用典抒怀。
2.有学者认为本诗“自写其傲岸之趣,却令太白生面重开”。请概括诗中李白的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诗人情感。
2022-01-25更新 | 34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后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阅读作品,填写下表。
抒情线索触景怀古 伤己
诗句
2.词作中“浪淘尽”有的版本写作 “浪声沉”,“拍岸”写作“裂岸”。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
3.下面两句话是对作品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理解,你认为哪一句理解得更为贴切?结合作品,说说你的理由。
①人生转瞬即逝,自己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可悲。以酒酹月,寄托哀思。
②人生是非功名生死皆为虚无,唯有江月永存,可叹。以酒酹月,表达敬意。
2016-11-18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