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汉语语法 > 一般文言虚词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7 题号:13930590
下列文言现象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之(     
A.人非生而知之者(代,指知识和道理)
B.句读之不知(助,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C.蚓无爪牙之利(助,状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D.辍耕之陇上(动词,可译为“到”、“往”。)
【知识点】 一般文言虚词解读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对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余光绪己亥四月泛舟至岳坟下       ②举匏樽相属
③不知东方既白                            ④山四面环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2019-07-03更新 | 3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生孩六月,慈父            君既若               用于小邑
B.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不过焉则不及        知我不降明
C.复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胡为乎遑遑欲何     曰:“牛何?”
D.娘指叩门扉曰                 而木之性日离矣     木欣欣向荣
2021-07-09更新 | 67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下列两句中的加粗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奈何取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其势弱                                 师不必贤弟子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于”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于”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于”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于”相同。
2019-08-12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