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简明、连贯 > 连贯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1 题号:14006329
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苏东坡说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碧云天,黄叶地的景象,自然是秋兴华彩乐章的尾声,余韵未绝。放眼城乡内外,绿水白波,涟漪荡漾,丰盈不减;                                                          ,一片青色苍茫之中,天平山下的枫叶忽地燃起一片火焰,在秋风中猎猎飞扬。天平山看枫叶,古人有最富色彩的一则记载:“冒霜叶赤,颜色鲜明,夕阳在山,纵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


①山色不寒        ②绿意犹存        ③树头枝梢        ④ 仿佛五彩着色          ⑤ 层林尽染
A.①⑤④③②B.①④②③⑤
C.③④②⑤①D.③①④⑤②
【知识点】 连贯 衔接与排序解读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     ①     ,比如,脑电波能预测某人的学习潜力,特别是外语的学习潜力。原来,如果大脑右侧颞叶和顶叶区域的β波很强,那很可能预示着受试者有较强的外语学习能力;另一方面,经过外语训练的成年人,其β波确实会明显增强。

脑电波还能用来猜心——当你给一个小孩讲数学题时,怎么知道他是否在用心听呢?当小孩听懂了讲解时,脑电波就会明显活跃;     ② ,其脑电波会更加活跃;当他只是在应付,其脑电波就会明显减弱。甚至,心理学家利用脑电波还能知道受试者到底是在想桌子还是椅子,或者是在想1到7中的哪个数——受试者在冥想不同事物时,他的脑电波是不同的,只要能得到受试者之前相应的脑电波,便可通过简单对比而准确地猜出受试者的选择。人们在研究中也发现,对某些特殊场景中的句子,许多人会激发出几乎相同的脑电波;反之,     ③ ,就能推断出受试者是否正在冥想某个句子。有人就通过这种方法,(     )。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准确度很高地完成了对多达240个预定的句子的“猜心术”
B.完成了准确度很高的“猜心术”,预定的句子多达240个
C.对多达240个预定的句子完成了准确度很高的“猜心术”
D.对多达240个预定的句子,“猜心术”完成了,准确度很高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3-04-24更新 | 117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________________?按照字面的解释,就是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②________________,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徘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③________________,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俭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而不肯放弃木叶,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与《九歌》的关系是脉络分明的。而杜甫之后,黄庭坚又继续了杜甫的发展,写出《登快阁》那首诗中的名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由于古代诗人们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又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使得中国诗歌语意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B.古代诗人们由于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又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C.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D.古代诗人们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又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树叶”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木兰诗》《孔雀东南飞》两首叙事诗被称为“乐府双璧”。
B.称得上是一个“奸险”人物的王熙凤,身上也有聪明、能干、诙谐等优点。
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D.学习《氓》要感受诗歌“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抒情特征。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2022-06-28更新 | 22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2022227116分,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飞行试验,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实施,火箭飞行正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长八遥二火箭是一发“共享火箭”,其搭载发射的22颗卫星,分别来自7家研制单位。长八火箭总指挥肖耘形象地介绍这种全新的共享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拼车方案,为用户提供经济实惠的发射服务,门槛大大降低了”。另外,由于是共享发射,需对接多家用户单位,协调工作成倍增加,面对研制过程中用户迭代更新、方案反复等困难,研制团队持续开展方案调整、可行性与安全性分析,(          )。自成功首飞到遥二火箭完成总装总测、具备出厂条件,研制团队仅仅用了1年时间,这就要归功于火箭所采用的“模块化”“组合化”设计思路。具有良好的继承性、先进性、适应性和经济性,可以填补我国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空白。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施本次任务依靠的是热忱服务的意识
B.热忱的服务是本次任务最终得以实施的原因
C.以热忱服务的意识最终实施了本次任务
D.以热忱的服务最终促成了本次任务的实施
2.请对上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2022-05-03更新 | 2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