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 《史记》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1402882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衷。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注】①圩(wéi)顶:形容人头顶四周高,中间低,呈“凹”字形。②“匪兕(sì,犀牛)匪虎,率彼旷野”,意为:不是犀牛不是老虎,却沿着旷野而行。孔子用以形容他与弟子被围于野的困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B.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C.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D.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仲尼,孔子的字,孔子名“丘”,“尼丘”为山名,“仲”则是指兄弟中排行第二。
B.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C.穑,春耕,即春天耕种。稼穑的“稼”指秋收,即秋天收获。稼穑泛指农业劳动。
D.宰,原指贵族的管家,后来也作为县令别名,如“家君作宰”,本文为第一种含义。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为人贤德,坚持教学。他因批评陈国和蔡国国君的问题,在陈蔡之间遭遇两国的围攻,断绝粮食,但保持君子风范。
B.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弟子对理想追求不坚定,他擅长取譬喻理,对子路的责备情感强烈,对子贡的教育言近旨远。
C.孔子直言不讳,质朴真诚。他直接指出子贡的志向不够远大,而当颜回的回答符合心意时,他非常满意,喜悦溢于言表。
D.孔子德行高尚,影响深远。他无爵无禄,却被司马迁列入世家之列,获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至圣”等高度赞扬。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2)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
【知识点】 《史记》解读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子楚,秦诸庶孽孙①,于诸侯,车乘进用不,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适嗣②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幸,久质诸侯。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适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注:①庶孽孙:不是正妻所生,姬妾所生的子孙适嗣:②嫡嗣,正妻所生或长子,继承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于诸侯            做人质B.车乘进用不     饶恕
C.吕不韦邯郸     做买卖D.此奇货可        囤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子贫,于此,                       做门客
B.窃闻安国君爱华阳夫人          宠爱
C.子楚曰:“。为之奈何?       是这样,对
D.安国君及华阳夫人                 侍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子又居中,不甚               看见
B.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        假使
C.请千金为子西游                  介词,拿
D.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 你,对对方尊称
4.下列文中划线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       
A.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
你姑且先在自己的门前自大,竟敢在我的门前自大!
B.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
子楚心知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
C.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
那你也不要指望能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
D.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5.对原文理解错误的是(       
A.子楚是个不受秦王重视的王子,如果没有遇到吕不韦,他可能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B.吕不韦很同情子楚,他只想帮助这个落魄王孙得到王位,从没有想过自己的利益,可是子楚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C.当时在秦国,最有可能当上国王的是安国君。
D.吕不韦想利用大量金钱帮子楚先做太子宠爱的华阳夫人的儿子。
2020-03-24更新 | 7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臣(主父偃)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愿陛下幸赦而少察之。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子大恺,春搜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夫务战胜,穷武事,未有不悔者也。

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运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得其民,不可调而守也。胜必弃之,非民父母。靡敝中国,甘心匈奴,非长计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攻胡,却地千里,以河为境。地固泽卤,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是岂人众之不足,兵革之不备哉?其势不可也。又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腫、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盖天下始叛也。

故兵法曰:兴师十万,日费千金。秦常积众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夫匈奴行盗侵驱,所以为业,天性固然。上及虞夏殷周,固不程督,禽兽畜之,不比为人。夫不上观虞夏殷周之统,而下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大恐,百姓所疾苦也。且夫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易。使边境之民靡敝愁苦,将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成其私。夫秦政之所以不行者,权分乎二子,此得失之效也。故《周书》曰: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愿陛下孰计之而加察焉。

(节选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常积众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
B.秦常积众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
C.秦常积众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
D.秦常积众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前例、旧事,如“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本文的“故事”也是此意。
B.春搜秋称,古代四季狩猎的名称都不同,春天打猎叫“搜”,即寻猎未怀孕的禽兽,秋天打猎叫“狝”,即杀伤禽兽。
C.城郭,春秋战国时期的都城,大都分为内城与外城两部分,内城为“城”,外城为“郭”。
D.孤寡,孤儿和寡妇。“孤”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寡”本义指男女丧偶,后专指女子丧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父偃深谙进谏之道,首先以传统的君臣职责作为自己冒死进谏的理由,接着表明自己的忠心,为进谏打好了基础。
B.主父偃在进谏中引经据典,以秦始皇不听李斯劝告而攻打匈奴最后导致天下叛秦为例,劝谏皇上考虑采纳自己的意见。
C.虞夏殷周等历朝各代,很看重匈奴,却都未能降服过匈奴,主父偃认为应该借鉴历史的经验,慎重对待攻打匈奴之事。
D.秦朝的政令不能推行,就是因为国家大权为尉佗、章邯所分,这就是政治的得和失的效验。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
(2)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
5.主父偃反对伐匈奴,他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021-11-01更新 | 8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涓从。将攻爰戚及亢父,先登,迁为五大夫。其后,从公攻秦军,遂至咸阳,灭秦。项羽至,以沛公为汉王。汉王封参为建成侯。从至汉中,迁为将军。从还定三秦,击诸侯,及项羽败,还至荥阳,凡二岁。高祖二年,拜为假左丞相,入屯兵关中。魏王豹反,以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大破之,生得魏王豹。取平阳,尽定魏地……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项籍已死,天下定,高帝以参为齐相国。以高祖六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号曰平阳侯。参之相齐,天下初定,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俗。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卻。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盖之,府中无事。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至朝时,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B.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C.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D.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或功臣时,把符节剖分为二,帝王与诸侯各执一半,以示信用。
B.食邑,即采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
C.黄老,黄帝和老子的并称,后世道家奉为始祖;亦为黄帝、老子之学合称,是华夏道教之渊薮。
D.约束,将丝缠绕成一束谓之“约”,缠绕好的丝谓之“束”,引申为束缚、限制;文中指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参深受信任。汉高祖做沛公开始起事时,曹参以近侍随从的身份跟随高祖;萧何临终前,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
B.曹参虚心好学。任齐相国时,他把老人和读书人都召来,询问安抚百姓的办法;听说盖公精研黄老学说,诚心相邀,求教治国方略。
C.曹参善于识人。他宽容属下的小过;选用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为丞相属官,斥退苛求言语文字细微末节、一味追求声誉的官吏。
D.曹参文武兼能。秦时他做狱掾,是县里有名望的官吏;为齐国丞相九年,齐国安定;他英勇善战,双方交战中经常率先登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
5.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曹参为西汉王朝建立做出的卓越贡献。
2021-11-08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