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53 题号:14115609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境内洞庭湖岸。②吴楚:吴地和楚地。③乾坤:天地。④戎马:军事。⑤凭:倚。⑥轩:楼窗。⑦涕泪:眼泪。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 杜甫(712-770)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其二)

杜甫

夔府①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②。

画省③香炉违伏枕④,山楼粉堞⑤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①夔府:夔州。杜甫当时流寓于此。②八月槎:晋张华《博物志》记载:传说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海水涨时见有浮槎去来,可达天河。槎,木筏。③画省:指尚书省。汉代这个衙门用胡粉涂壁,上面画有古代贤人烈女,故名。④伏枕:指生病。⑤山楼粉堞:指白帝城楼涂着白粉的齿状短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紧承《秋兴》(其一)结句“白帝城高急暮砧”写起,写出了孤城落日壮阔之景。
B.诗人思念北斗方向的长安,见出思乡之切;“每依”表明这样的遥望凝想已是常态。
C.耳边的猿啼声声可闻,故曰“实”,盼望的归舟迟迟未有,故曰“虚”,令人悲慨。
D.诗人面对夔州的藤萝月色,想象京华的芦荻光影,不觉百感交集,怅然若有所失。
2.这首诗将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思念融合在一起,前人论之曰“身居夔府,心在京华”。试从诗中找两个例子加以分析,并说说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019-07-31更新 | 26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提封

杜甫

提封汉天下,万国尚同心。

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时征俊乂入,莫虑犬羊侵。

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


[注]①提封:疆域辽阔。②悬车:喻极险要之地。③俊乂,才德出众的人。④兵犹火:语出《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借汉喻唐,一方面表现国家疆域辽阔,一方面表现天下同心同德。
B.颔联为上下相承的流水对,而从修辞上看又运用了比喻、设问等手法。
C.颈联中“犬羊”是对异族入侵者的蔑称。
D.本诗语言深沉凝重,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思想和沉郁顿挫的风格。。
2.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看法?请简要分析。
2021-04-28更新 | 8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①当时杜甫的家人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②写诗寄给北方的人。当时诗人在巴蜀,他思念的人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1.以下有关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开头从身处鄜州的妻子对流寓长安之“我”的思念入笔,真实场景的描写中表现了妻子孤独寂寞的处境。
B.杜诗颔联以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既表达了“我”对儿女的思念,也突出了对妻子的惦念。
C.李诗开头用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描写,跌宕有致地表达了因夜雨阻隔诗人无法归家的孤寂情怀和对妻子的思念。
D.李诗承袭常规,“期”字两见,“巴山夜雨”两出,音调与章法上有回环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空往复的意境之美。
2.有人说《夜雨寄北》的第三、四两句有对《月夜》尾联的传承和超越,请作简要分析。
2023-03-02更新 | 5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