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8 题号:1411983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武帝元光二年,雁门马邑豪聂壹因大行王恢言:“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致之,伏兵袭击,必破之道也。”上召问公卿,王恢曰:“匈奴侵盗不已者,无他,以不恐之故耳。臣窃以为击之便。”上从恢议。元朔元年秋,匈奴二万骑入汉。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临淄人主父偃上书。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其辞曰:“《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高皇帝定天下,闻匈奴聚于代谷之外而欲击之。御史成进谏。高帝不听,果有平城之围。”严安上书曰:“昔秦王意广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行十余年,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元狩二年三月,霍去病为票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秋,匈奴浑邪王降,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浑邪之降也,汉发车二万乘以迎之。县官无钱,从民贳马。民或匿马,马不具。上怒,欲斩长安令,右内史汲黯曰:“匈奴畔其主而降汉,汉徐以县次传之。何至今天下骚动,罢敝中国而以事夷狄之人乎!”上默然。元封元年冬十月,下诏曰:“朕将巡边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以见武节,威匈奴。遣使者郭吉告单于曰:“今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即南面而臣于汉!”语卒,而单于大怒,立斩主客见者,而留郭吉,迁之北海上。然匈奴亦砻,终不敢出,上乃还。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武帝伐匈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
B.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
C.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
D.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行,即大行令,主管王朝对边陲部族的接待、交往等,文中王恢、李息先后担任此职。
B.和亲,常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间的政治联姻,文中指汉武帝与匈奴间的联姻。
C.高皇帝,大多是古代中国开国皇帝的庙号,也简称“高帝”,文中指汉太祖高皇帝刘邦。
D.夷狄,古代分别称中国东方、北方少数民族为“夷”和“狄”,文中泛指四方少数民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邑县豪强聂壹建议,和亲后匈奴已亲信边民,汉朝如果以利诱引匈奴并伏兵袭击,定可战胜,王恢则认为无需畏惧匈奴,应派兵攻打。
B.严安在给汉武帝的上书中指出,秦始皇好大喜功、贪求声名,派蒙恬北击匈奴,却因在位时的穷兵黩武而招致天下叛乱,最终国亡祀绝。
C.因长安县令未能租借到足够马匹以迎接浑邪王,汉武帝想处斩他,汲黯建议,由沿途各县提供驿车传送即可,没必要让全天下都不安宁。
D.汉武帝亲巡边疆,派郭吉告知匈奴单于,或一决高下,或俯首称臣,单于大怒,斩杀了负责引见郭吉的官员,将郭吉扣留并流放至北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以见武节,威匈奴。
(2)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5.主父偃对汉武帝采用什么论证方法进行劝谏以达到什么目的?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称之。

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戆也!”群臣或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蒙振落耳。”始黯列为九卿,而公孙弘、张汤为小吏。及弘、汤稍益贵,黯同位,黯又非毁弘、汤等。故黯时丞相史皆与黯同列,或尊用过之。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上默然。

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七岁而卒。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节)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见惮                              庄:庄重
B.群臣或                           数:责怪
C.如蒙振落耳                       发:揭开
D.民多铸钱                           盗:盗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黯父任                              吾郡之发愤一击
B.择丞史任之                       知明行无过也
C.汲黯戆也                           徙于南冥也
D.黯同位                              客亦知夫水月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汲黯为人倨傲,两次奉旨出使,他都中途变卦,或半路而返,或自作主张发放官粮赈济灾民。
B.汲黯忠直敢谏,从不屈从权贵,逢迎主上,即使对至尊的君主及其宠幸的权要人物也敢当面谏诤指责,无所顾忌。
C.汲黯秉正忠厚,皇帝面对他也感到束手无策,淮南王谋反时就曾担心无法说服汲黯和丞相弘。
D.本文运用辐凑之法将众多的零散材料交织在一起,从多方面的对立冲突中反复刻画人物个性,将人物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出来。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2) 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2021-09-13更新 | 10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郑覃,郑州荥泽人,故相珣瑜之子,以父荫补弘文校书郎,擢累谏议大夫。穆宗立,不恤国事,数荒昵。吐蕃方强。覃与崔郾等廷对曰:“陛下新即位,宜侧身勤政,而内耽宴嬉,外盘游畋。今吐蕃在边,狙候中国,假令缓急,臣下乃不知陛下所在,不败事乎?臣等备谏官,不胜忧惕,伏愿稍减游纵,留心政道。伏闻陛下晨夜昵狎倡优,近习之徒,赏赐太厚。夫金缯所出,固民膏血,可使倡优无功滥被赐与?愿节用之,以所馀备边,毋令有司重取百姓,天下之幸也。”帝不怿,顾宰相萧俛曰:“是皆何人?”俛曰:“谏官也。”帝意解,乃曰:“朕之阙,下能尽规,忠也。”因诏覃曰:“中殊不款款,后有为我言者,当见卿延英。”时中奏久废,至是,士相庆。

宝历初,擢京兆尹。文宗召为翰林侍讲学士,进工部侍郎。覃于经术该深,谆笃守正,帝尤重之。覃从容奏曰:“经籍讹谬,博士相沿,难为改正。请召宿儒奥学,校定六籍,准后汉故事,勒石于太学,以正其阙。”从之。覃虽精经义,不喜文辞,病进士浮夸,建废其科,曰:“南北朝所以不治,文采胜质厚也。士惟用才,何必文辞。”又言:“文人多佻薄。”帝曰:“纯薄似赋性之异,奚特进士?且设是科二百年,渠可易?”覃曰:“亦不可过有崇树。”

覃清正退约与人未尝串狎位相国所居第不加饰内无妾媵女孙适崔皋官裁九品卫佐帝重其不昏权家覃之侍讲,每以厚风俗、黜朋比再三为天子言,故终为相。然疾恶多所不容,世以为太过,惮之。以病乞去位,有诏解太子太师,许五日一入中书商量政事。俄为尚书左仆射。武宗初,李德裕复用,欲援覃共政,固辞,乃授司空,致仕,卒。

(选自《新唐书·郑覃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覃清正退约/与人未尝串狎/位相国/所居第不加饰/内无妾媵/女孙适崔皋/官裁九品/卫佐帝重/其不昏权家
B.覃清正退约/与人未尝串狎/位相国/所居第不加饰/内无妾媵/女孙适崔皋/官裁九品卫佐/帝重其不昏权家
C.覃清正退约/与人未尝串狎位/相国所居/第不加饰/内无妾媵/女孙适崔皋/官裁九品卫佐/帝重其不昏权家
D.覃清正退约/与人未尝串狎/位相国所居/第不加饰/内无妾媵/女孙适崔皋/官裁九品/卫佐帝重/其不昏权家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荫补”,旧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忝”,常见敬辞,表示“做什么事情于您有愧”,成语“忝列门墙”即指“教授我这样的学生于您有愧”。
C.“博士”,古代学官名。唐代有太学博士、太医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官。
D.“罢”,中国古代官职任免的词汇,意为“免去官职”;表示相同意思的词还有“黜”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覃身为谏官,直言进谏。穆宗即位之始,正是吐蕃强盛时期,郑覃与崔郾等人劝说穆宗不可沉湎享乐,而应警惕边患,加强军备。
B.郑覃擅长经学,笃守正道。郑覃建议皇帝召集学问精深之士校正《六经》,并将经文刻写在太学的石头上,作为永久的准则。
C.郑覃虽然精通经义,不喜文辞。他认为进士虚浮,建议取消进士科,并以南北朝尚文辞而误政的历史来劝说皇帝,但皇帝没有同意。
D.郑覃晚年有恶疾,受到优待。他晚年疾病缠身,世人认为他操劳过度。他因有病请求免官,皇帝允许他五天到中书省一次商量政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吐蕃在边,狙候中国,假令缓急,臣下乃不知陛下所在,不败事乎?
(2)纯薄似赋性之异,奚特进士?且设是科二百年,渠可易?
2017-03-14更新 | 13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士㒟字立之,郇康孝王仲御第四子。有大志,好学,善属文。初补右班殿直,累迁忠州防御使、郑州观察使,由宁远军承宣使转权同知大宗正事。时康王建大元帅府,士㒟请于孟太后,乞命帅府得承制便宜行事,又请奉王承大统,太后从之。

除光山军节度使,扈跸南。黄潜善等用事,士㒟论其误国,潜善斥之,知南外宗正事。会苗傅、刘正彦作乱,士㒟易服入杭,以蜡书遗张浚,趣其勤王;复遗吕颐浩书,勉其与浚同济国难。苗傅等怒浚,浚坐谪。复遗浚书,谓朝廷无他意,俾贼勿疑耳。事平,加检校少保,除同知大宗正事。

丁母忧,起复,除知大宗正事。请序位安定郡王下,从之。累乞祠,不许。以定策功,诏其子不议改文秩,不怞易环卫官。加士㒟检校少师。寻加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入觐,劝帝留意恤民。

金人既归河南陕西地命士㒟谒陵寝遂入柏城披历榛莽随宜葺治礼毕而还特封齐安郡王以旌其劳

寻权主奉濮安懿王祠事。军兴,罢宗室赐予,至有丧不能敛者,士㒟以闻。诏缌麻、袒免亲任环卫官而身亡者,赐钱有差。

士㒟数言事,忤秦桧。及岳飞被诬,士㒟力辨曰:“中原未靖,祸及忠义,是忘二圣不欲复中原也。臣以百口保飞无他。”桧大怒,讽言者论士㒟交通飞,踪迹诡秘,事切圣躬,遂夺官。中丞万俟禼复希旨连击之。谪居于建,凡十二年而薨,年七十。帝哀之,赠太傅,追封循王。六子皆进官二

长子不凡,方苗傅之乱,刲股纳蜡书,持告张浚,以功转两官,易文资。从赵哲收复建州,杀叶浓,以功赐爵二级。

(节选自《宋史·赵士㒟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金人既归河南/陕西地/命士㒟谒陵寝/遂入柏城/披历榛莽/随宜葺治礼毕/而还特封齐安郡王/以旌其劳
B.金人既归河南陕西地/命士㒟谒陵寝/遂入柏城/披历榛莽/随宜葺治/礼毕而还/特封齐安郡王/以旌其劳
C.金人既归/河南陕西地/命士㒟谒陵寝/遂入柏城/披历榛莽/随宜葺治礼毕/而还特封齐安郡王/以旌其劳
D.金人既归/河南陕西地命士㒟谒陵寝/遂入柏城/披历榛莽/随宜葺治/礼毕而还/特封齐安郡王/以旌其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如幸顾,意思是帝王临幸垂顾;幸听,意思是皇帝亲临听讲。
B.“出”指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意同“放”“陟”“出宰”“谪”等。
C.“丁忧”指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照规定需离职居家守丧,“丁母忧”即居家为去世的母亲守孝。
D.“阶”本指用砖、石等砌成的分层梯级,后用于表示等级的高低,如官阶指的就是古代官员的品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㒟深得信任。他先后请求允准康王帅府得以承诏见机行事以及让康王即皇帝位孟太后都听从了。
B.士㒟忠贞不渝。苗傅、刘正彦作乱时,士㒟改换服饰到杭州,分别写信给张浚和吕颐浩,劝他们共同勤王,同济国难。
C.士㒟关爱百姓。他把某些宗室不能葬殓死者的窘迫告知皇帝,皇帝下诏凡是担任环卫官的远亲按照等级赐给钱财。
D.士㒟不惧权臣。他多次议论朝政,忤逆秦桧,岳飞遭人构陷时,他竭力为岳飞辩解,并因此遭到了秦桧的打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桧大怒,讽言者论士㒟交通飞,踪迹诡秘,事切圣躬,遂夺官
(2)长子不凡,方苗傅之乱,刲股纳蜡书,持告张浚,以功转两官,易文资
2018-05-17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