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 《新唐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6 题号:1414995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然帝自是不甚省录。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式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式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钓于帘者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或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选自《新唐书·杜甫传》(有删减)


【注】①鄜州,地名,今陕西富县。②陈涛斜,地名,今陕西咸阳东。③桡弱:衰败。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然自是不甚省录
B.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然/自是不甚省录
C.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然/自是不甚省录
D.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然自是不甚省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
B.庙号,起源于商朝,开国君主常称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肃宗是庙号。
C.天子死称“崩”,亲王、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不禄”,士死称“卒”。
D.关辅,“关”指关中,即长安一带的渭河平原,“辅”指三辅,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此处泛称京城附近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宝十三年,杜甫向玄宗进献了三篇赋,得到赏识,因为文辞突出而被授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安史之乱之后,杜甫又做过右拾遗的官。
B.朝廷召杜甫任京兆府功曹参军,他没有到职。适逢严武初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于是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立即上书推荐其为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一职。
C.杜甫游岳祠时,突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回来。耒阳县令为他摆设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九岁。
D.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自我约束,喜欢谈论军国大事,虽立意鲜明高超,但是不切近“实际”;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但能坚守节操;创作的诗歌,多感伤时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
(2)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辨》,然卒亦不举。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与游者权璩、杨敬之、王恭元,每撰著,时为所取去。贺亦早世,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节选自《新唐书·李贺传》

文段二:

愈与李贺书,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讳。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今上章及诏不闻讳”“”“”“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耶?

(节选自韩愈《讳辩》)

【注】①周文王名昌、武王名发,周公有诗曰“在昌厥后”“骏发尔私”。②孔子曾说过“守不足徵”“某在斯”。孔子母亲名叫“征在”,孔子说“征”时不说“在”,说“在”时不说“征”。③唐高祖名虎、太宗名世民、世祖名昞、玄宗名隆基、代宗名豫。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辞尚A奇诡B所得C皆惊迈D绝去E翰墨F畦迳G当时无能效者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丙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指完成,在句子“援笔辄就如素构”与“然卒亦不就举”中词义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相同。
C.考,指考察,与《石钟山记》中“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意义不同。
D.讥,指讥刺、指责,与齐威王的昭告“谤讥于市朝”中的“讥”意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二第一段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写信劝李贺参加进士考试,且认为他必将考中。
B.朝野众口一词地提倡避讳,韩愈却明确地反对避讳。
C.皇甫湜认为:韩愈不明白劝李贺举进士的严重后果。
D.“然”表达了对获罪的清醒认识和反对避讳的态度。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贺亦早世,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2)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
5.根据两则材料,你认为李贺没有考进士的原因是什么?请说出你的结论及理由。
2023-07-09更新 | 14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①。”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峙,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②而卒,年二十九。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③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冀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初,祖通,尝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读《易》,作《唐家千岁历》。勃兄剧、弟助,皆第进士。初,勉、剧、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珠树”。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节选自《新唐书·王勃传》)


〔注〕①交构:相互构陷。②痵:同“悸”,因受惊吓心跳加速。③泛然:漫不经心,随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B.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C.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D.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班固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录西汉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B.“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而“左迁”是降职,“超迁”是越级提拔,“乔迁”是祝贺别人喜迁新居或升官。
C.“衡庐”指湖南的衡山和江西的庐山,它们与河南的嵩山、山东的泰山、陕西的华山并称为我国的名山胜地“五岳”。
D.“进士”指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生,且分三甲,一甲三人为状元、榜眼、探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勃年少聪颖,敢于展露才华。他九岁时指出颜师古作注的《汉书》中的错误;敢于向刘祥道上书自荐;未成年便任朝散郎,屡次向朝廷进献颂文。
B.王勃恃才傲物,一生命运坎坷。他倚仗才华让同僚难堪,被他们嫉妒;又因擅杀官奴当诛,虽遇大赦仍被除名;后去探望父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C.王勃才华横溢,喜欢著书立说。他写出《指瑕》《檄英王鸡》《滕王阁序》《唐家千岁历》,并给祖父王通撰写的《尚书》中残缺内容补出二十五篇。
D.王物名闻天下,受到大家赞誉。阎都督称他为“天才”,他兄弟三人受到杜易简赞赏,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四杰,但杨炯不甘位居他后。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2)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2020-10-29更新 | 1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祖讳渊,姓李氏。其七世祖皓,当晋末,据秦、凉以自王。祖虎,西魏时,官至太尉,周闵帝受魏禅,虎已卒,乃追录其功,封唐国公。父昺,袭封,隋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高祖生于长安,性宽仁,袭封唐公。

隋文帝独孤皇后,高祖之从母也。炀帝征辽东,遣高祖督运粮于怀远镇。杨玄感将反,其兄弟从征辽者皆逃归,高祖先觉以闻。是时,隋政荒,天下大乱,炀帝多以猜忌杀戮大臣,尝以事召高祖,高祖遇疾,不时谒。高祖有甥王氏在后宫,炀帝问之,王氏对以疾,炀帝曰:“可得死否?”高祖闻之益惧,因纵酒纳赂以自晦。

十一年,高祖击龙门贼母端儿,射七十发皆中,尽得其箭于其尸。突厥犯塞,隋兵少,不敌,高祖射猎驰骋示以闲暇,别选善射者伏为奇兵。虏疑不敢战,高祖乘而击之,突厥败走。

十三年,天下盗起,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与晋阳令刘文静谋举大事,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惧不见听高祖留守太原领晋阳宫监所善客裴寂为副监世民阴与寂谋高祖过寂饮酒酒酣从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惊突厥数犯边,高祖兵出无功,炀帝遣使者执高祖诣江都,高祖大惧。世民曰:“事急矣,可举事!”已而炀帝复驰使者赦止高祖,其事遂已。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谋因祷雨晋祠以图高祖。高祖觉之,乃阴为备。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告威、君雅反,即坐上执之。丙寅,突厥犯边,高祖令军中曰:“人告威、君雅召突厥,今其果然。”遂杀之以起兵。遣刘文静使突厥,约连和。六月己卯,传檄诸郡,称义兵,开大将军府,置三军,开仓库赈穷乏。所经隋行宫、御苑,悉罢之,出宫女还其家。五月乙巳,隋帝命唐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入警跸。武德元年五月甲子,即皇帝位于太极殿。

(《新唐书·卷一·本纪第一·高祖》,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留守太原/领晋阳宫监/所善客裴寂为副监/世民阴与寂谋高祖/过寂饮酒/酒酣从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惊/
B.高祖留守太原/领晋阳宫监所/善客裴寂为副监/世民阴与寂谋/高祖过寂饮酒/酒酣从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惊/
C.高祖留守太原/领晋阳宫监/所善客裴寂为副监/世民阴与寂谋/高祖过寂饮酒/酒酣从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惊/
D.高祖留守太原/领晋阳宫监所/善客裴寂为副监/世民阴与寂谋高祖/过寂饮酒/酒酣从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惊/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母,母亲的姐妹,即姨母。“从”即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之意,文言中的“从兄“从弟”“昆仲”等皆指堂兄、堂弟的意思。
B.谥号有褒贬之义,最高的褒扬就是文武,还有成、桓、昭、景、明等也是褒字。炀帝,文中指隋朝皇帝杨广的谥号,含有贬意。
C.御苑,帝王的园林或借指京城,文中指的是前者。古代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前常加“御”字以表敬称,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D.警跸,古代帝王出入时,所经路途侍卫警戒,清道止行,谓之“警跸”。出为警,入为跸。有时也指帝王的车驾或行幸之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出身显贵。他的祖父李虎在周闵帝受魏禅后被追封为唐国公,父亲李昺承袭先代的封爵担任隋柱国大将军。
B.高祖警觉机变。杨玄感将反叛,高祖事先发觉,并及时奏报皇帝,后来隋炀帝猜忌他,他察觉后,就纵情饮酒并收受馈赠后躲藏起来。
C.高祖善射有谋。击母端儿箭无虚发;突厥犯边,隋军兵少不能敌,高祖外示闲暇以惑敌,另选善射者为奇兵设伏,最终打败突厥军队。
D.高祖乘势起兵。炀帝南游江都,天下盗贼四起,高祖借突厥犯边诛杀副留守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起兵后又派刘文静出使连和突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惧不见听。
(2)炀帝遣使者执高祖诣江都,高祖大惧。世民曰:“事急矣,可举事!”
5.唐高祖李渊起兵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安抚民众的?目的是什么?
2020-12-11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