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 《宋史》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2 题号:1425838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鞠于仲父宗元,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时瑞应沓至,曾尝入对,帝语及之。曾奏曰:“此诚国家承平所致,然愿推而弗居,异日或有灾沴,则免舆议。”及帝既受符命,大建玉清昭应宫,下莫敢言者,曾陈五害以谏。真宗不豫,皇后居中预政,太子虽听事资善堂,然事皆决于后,中外以为忧。真宗崩,内外汹汹,曾正色独立,朝廷倚以为重。群臣议太后临朝仪,曾请如东汉故事,太后坐帝右,垂帘奏事。丁谓独欲帝朔望见群臣,大事则太后召对辅臣决之,非大事令入内押班雷允恭传奏禁中,画可以下。曾曰:“两宫异处,而柄归宦官,祸端兆矣。”谓不听。既而允恭坐诛,谓亦得罪。自是两宫垂帘,辅臣奏事如曾议。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始太后受册将御大安殿曾执以为不可及长宁节上寿止共张便殿。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也。”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宝元元年冬,大星晨坠其寝,左右惊告。曾曰:“后一月当知之。”如期而,年六十一。

(节选自巜宋史王曾传》)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太后受册/将御/大安殿/曾执以为不可/及长宁节上/寿止共张便殿
B.始太后/受册将御大安殿/曾执以为不可/及长宁节上寿/止共张便殿
C.始/太后受册/将御大安殿/曾执以为不可/及长宁节上寿/止共张便殿
D.始太后受册/将御大安殿/曾执以为不可及/长宁节上寿/止共张便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瑞应,古代以为帝王修德,时世清平,天就降瑞以应之,谓之瑞应。
B.中外,指朝廷内外。中,指宫内、内宫,负责皇帝及皇室起居。外,指外朝,丞相府属于外朝。
C.朔望,农历每月初一叫“朔”,每月十五叫“望”,而月末的最后一天叫“晦”。
D.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叫“薨”,“不豫”“崩”专指帝王或王后的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曾精于学问,得到众人夸赞。王曾少年丧父,在叔父和乡人培养下,在文辞方面钻研较深,在后来的乡贡试中都名列第一。
B.王曾关心国事,敢于直谏陈事。皇帝在真定接受符命,大兴土木以建宫室,其他臣子都不敢劝谏,只有王曾陈述了五大危害用以劝谏。
C.王曾处事注重原则,豁达大度,不因人废事。曹利用曾经嫉妒王曾官比他大而不服气,到曹利用犯罪时,王曾反而替他辩解,但曹利用没有得到太后的谅解。
D.王曾端厚持重,且勇于担当。王曾身居相位时举荐贤能不声张,范仲淹对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十分钦佩。
4.翻译文中划线语句
(1)群臣议太后临朝仪,曾请如东汉故事,太后坐帝右,垂帘奏事。
(2)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自秦悼王葬汝后,子孙从葬,皆出宦官典护。岁时上冢者,往来呼索扰州县。育在襄城,请凡官所须,具成数,毋容使者妄索,羊豕悉出大官,由是民省供费殆半。宦官过者之,或中夜叩县门,索牛驾车,育拒不应。异时宗子所过,纵鹰犬暴民田,入襄城境,辄相戒约,毋敢纵者

②元昊僣号,议出兵讨之。群臣曰:元昊,小丑也,旋即诛灭矣。育独建言:元昊虽称蕃臣,其尺赋斗租,不入县官,且服叛不常,请置之,示不足责。宜援国初江南故事,稍易其名,可以顺拊而收之。时方锐意讨之,既而诸将多覆军者,久之无功,卒封元昊为夏国主

③章献、章懿太后升祔真宗庙,议者请恩,且优赐军士。育曰:无事而启侥幸,谁为陛下建此议者,请治之。已而外人多怨执政者,帝以语辅臣。育曰:此必建议者欲动摇上听,臣以身许国,何惮此耶?

④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卒减死一等,流南方。

⑤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嫉恶太过耳。因命知汝州。会疾不已,又请居散地,以集贤院学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外台旧不领民事民讼久不决多诣育诉育为辨曲直

(选自《宋史·吴育传》,有删改)

【注释】①汝:地名。②宗子:宗室子弟。③僣号:指元昊越位称帝。④升祔: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因构以危法中之(          )       (2)嫉恶太过耳(          )
2.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宦官过者(          )
A.接受       B. 畏惧       C.拜访       D. 记恨
(2)议者请(          )
A.铭记       B. 推广       C. 讨论     D.延伸
3.把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方锐意讨之,既而诸将多覆军者,久之无功,卒封元昊为夏国主。
4.第⑤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外台旧不领民事民讼久不决多诣育诉育为辨曲直。
5.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叙写“宗子”的作用。
6.第②段中对于是否出兵征讨元昊,吴育与群臣有不同的观点,请完成以下填空还原吴育的思考过程。

2024-03-21更新 | 4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知莫州任丘县,当辽使往来道,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介坐驿门,令曰:“非法所应给,一切勿与。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皆帖伏以去。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中人杨怀敏主之,欲割邑西十一村地猪涨潦,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转殿中侍御史。介劾宰相文彦博守蜀日造间金奇锦,缘阉侍通宫掖,以得执政,请罢之而相富弼。又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语甚切直。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旦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帝急召执政示之曰:“介论事是其职。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岂应得预?”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贬春州别驾,王举正言以为太重,帝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介嫌于右宰相,请外,以知荆南。神宗立,以三司使召。先时,宰相省阅所进文书于待漏舍,同列不得闻。介谓曾公亮曰:“身在政府而文书弗与知,上或有所问,何辞以对?”乃与同视,后逐为常。帝欲用王安石,公亮因荐之,介言其难大任。安石既执政,介自是数与安石争论。安石强辩,而帝主其说。介不胜愤,疽发于背,薨,年六十。

(选自《宋史·唐介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
B.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
C.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
D.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驿,文中指驿站,古代传递文书人员中途休息换马的处所。
B.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因其出自宫中,所以称作“中使”。
C.请外,请求“外放”或“放外任”,即京官到地方任职。
D.神宗,庙号。庙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按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介义正词严。唐介任县令时,针对辽使勒索驿吏的现实,下令说:“不是法令规定应该供给,一概不给。稍微损毁我方器物的,一定追捕他。”
B.唐介为民谋利。边界上塘水漫溢侵害农田,唐介筑堤拦水,百姓因此得利;转运使崔峄将库绢提高价格分配给百姓,唐介扣住公文没有下达。
C.唐介刚直敢言。唐介弹劾宰相文彦博通过宦官侍从结交后宫,因此才得到执政的职位,请求皇上罢黜文彦博宰相之职。
D.唐介遭受排挤。皇帝想要任用王安石,遭到唐介的反对,王安石执掌政事后,得到皇帝的支持,对唐介打击报复,唐介含愤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峰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
(2)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2020-02-18更新 | 4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方叔,嘉定十六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奏:秉刚德以回上帝之心,奋威断以回天下之势。有以私陛下之听而悦陛下之心则前日之畏者怠忧者喜虑者玩矣左右前后之人进忧危恐惧之言者是纳忠于上也;进燕安逸乐之言者,是不忠于上也。凡有水旱盗贼之奏者,必忠臣也。有谄谀蒙蔽之言者,必佞臣也;陛下享玉食珍羞之奉,当思两淮流莩转壑之可矜;闻管弦钟鼓之声,当思西蜀白骨如山之可念。帝悦。

时刘汉弼、杜范、徐元杰相继死,方叔言:元杰之死,陛下既为命官鞫狱,立赏捕奸,罪人未得,忠冤未伸。陛下苟不始终主持,将恐纪纲扫地,而国无以为国矣。请行限田,请录朱熹门人胡安定、吕焘、蔡模,诏皆从之。

十一年,特授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寻拜左丞相兼枢密使,进封惠国公。劝帝以爱身育德。

属监察御史洪天锡论宦者卢允升、董宋臣,留中不下,大宗正寺丞赵崇璠移书方叔云:阉寺骄恣特甚,宰执不闻正救,台谏不敢谁何,一新入孤立之察官,乃锐意出身攻之,此岂易得哉?侧耳数日,寂无所闻,公议不责备他人,而责备于宰相。不然,仓卒出御笔,某人授少卿,亦必无可遏之理矣,丞相不可谓非我责也。丞相得君最深,名位已极。谗言之胜,宗社赖之;言之不胜,则去。去则诸君必不容不争,是胜亦胜,负亦胜,况未必去耶。方叔得书,有赧色。

翼日,果得御笔授天锡大理少卿,而天锡去国。而谗者又曰:天锡之论,方叔意也。及天锡之去,亦曰:方叔意也。方叔上疏自解,于是监察御史朱应元论方叔,罢相。景定二年,请致仕,乃叙复官职。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一百七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以私陛下之听/而悦陛下之心/则前日之畏者/怠忧者喜/虑者玩矣/左右前后之人/进忧危恐惧之言者是/纳忠于上也/
B.有以私陛下之听而悦陛下之心/则前日之畏者怠/忧者喜虑者玩矣/左右前后之人/进忧危/恐惧之言者/是纳忠于上也/
C.有以私陛下之听而悦陛下之心/则前日之畏者怠/忧者喜虑者/玩矣/左右前后之人进/忧危恐惧之言者是/纳忠于上也/
D.有以私陛下之听而悦陛下之心/则前日之畏者怠/忧者喜/虑者玩矣/左右前后之人/进忧危恐惧之言者/是纳忠于上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鞫狱,中国古代指审理案件,审讯人犯。秦代称“讯狱”或“治狱”。
B.疏,古代的一种文体,在文中的意思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疏”意思不一样。
C.门人,唐科举考试考生中进士后,对主考官称门生,文中指学术上的师承关系。
D.御笔,指帝王亲笔所书或所画,借指圣旨,文中指皇帝利用威权对臣子的任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方叔任监察御史时向皇帝上疏,既有对皇帝身边大小官员的要求,也有对皇帝的要求。
B.因刘汉弼、杜范、徐元杰等人死去,谢方叔希望皇帝能一直为国家主持事务、整肃纲纪。
C.无论是位居官阶品位较低的监察御史,还是其他较高官职,谢方叔常常心念国家、君王。
D.虽然当时宦官骄横恣肆,但君主每次都能听得进谢方叔的进言,并很高兴地满足其要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管弦钟鼓之声,当思西蜀白骨如山之可念。
(2)寻拜左丞相兼枢密使,进封惠国公。劝帝以爱身育德。
5.文章一开始说到“谢方叔,嘉定十六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疏奏:”请概括其疏奏内容。
2022-07-04更新 | 1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