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柳宗元(773-819)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 题号:1427466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②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渔。
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
2.同样是写渔夫,明代的孙承宗有《渔家》诗写道:“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两首诗歌分别刻画了什么样的渔夫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柳宗元(773-819)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冉溪

柳宗元

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

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

缧囚终老无余事,愿卜湘西冉溪地。

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


【注】①此诗作于柳宗元贬官至永州已历五年。②寿张,地名;樊敬侯,东汉人樊重,封寿张侯,死后谥号为“敬”,故又称樊敬侯。③樊重想做器物,但没有木材,便在南园栽种梓树和漆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少时、公侯、许国”等词可以看出,诗人从小就志在家国天下而非个人荣辱。
B.“风波一跌”生动形象地写出诗人被贬官至偏远的永州任职的坎坷遭遇。
C.“无余事”写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也是下句“愿卜湘西冉溪地”的重要原因。
D.全诗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情感有起有伏,富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2.全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2021-05-16更新 | 62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凤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而遭保守势力打击。②飐:吹动。③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蓬。屈原在《离骚》中以薜荔和芙蓉制衣,来表明自己人格品行的美好。④文身:身上刺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登楼眺远的所见所思,交代了高楼所处的位置及登楼后的心绪,“愁”字也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颈联以岭树重叠、江流曲折来说明远望之难,抒发忧愁之情;用曲折的江流比喻诗人百结的愁肠,自然贴切。
C.首联作者触景生情,生发愁思;中间两联写景角度上有近与远、动与静的不同,尾联进一步点明愁思的原因。
D.尾联作者直接表明与友人一起被贬边远之地的失意,以及感慨因滞留他乡、音讯不通而产生的思乡怀亲之情。
2.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本诗的颔联“言在此而意不在此”,请据此简要赏析本联。
2020-07-31更新 | 7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四句总写晨起读经,“闲”为全诗抒情之调,“读”为全诗内容之纲。
B.“汲”“漱”“拂”等动作可直接写出作者内心的虔诚和对佛教的崇信。
C.“真源”两句写世俗之荒诞:不去领悟书中真意,偏偏执着追逐妄诞之语。
D.全诗自晨起读经而始,末端以日出赏景禅悟而终,浑然无痕,相映成趣。
2.清代王闿运曾以“明秀称题”来批注“道人”四句,即明净秀美,扣合题目。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理解。
2022-06-04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