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6 题号:14305556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注】①午日:端午节这天。②边贡,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③木兰舟:这里指龙舟。④青汉:云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午日观竞渡”,不仅点明了时间、事件,暗含了地点,还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期待。
B.首联从观众感受入手,先设疑,再释疑,生动地描述了端午节人们观看赛龙舟时的热闹场景。
C.颈联言端午节人们祭奠屈原的古风依然存在,“冤魂终古”,在思古幽情中尽显不平之气。
D.尾联言闲暇的日子正适合江亭喝酒聚会,醉读《离骚》,吐露生活中的淡淡哀愁,间接抒情。
2.边贡的诗以富有文采为时人称许。请赏析其颔联的这一语言特点。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用东坡赤壁韵

辛弃疾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药笼功名,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

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故人何在?长庚应伴残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人间何物”之问,鲜明地表达出词人对世间功名的蔑视和困惑。
B.词人用“重城”“万里”极言愁之繁多与深远,蕴含复国无望的痛苦。
C.词人从秋菊凋零写到冬梅竞放,在时序更替中寄寓了时光流逝的慨叹。
D.“枉了冲冠发”与开篇的追问功名“何物”相关合,体现了章法之妙。
2.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以“月”作结,寄寓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024-05-10更新 | 12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朝中措

宋·朱敦儒

登临何处自销忧?直北看扬州。朱雀桥边晚市,石头城下新秋。

昔人何在?悲凉故国,寂寞潮头。个是一场春梦,长江不住东流!

【注】①这首词为作者南渡一段时间之后登临建康(今南京,即词中“故国”),回顾此地当年繁华,感慨今昔所作。“扬州”是抗金前线重镇。“朱雀桥”是昔日建康城繁华之所。“石头城”即建康。②晚市,傍晚的集市。③个,这。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设问并统领全文,“自”突出登临的孤独感,“忧”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
B.“朱雀桥边”化用《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巧妙地暗示建康的昔盛今衰。
C.“晚市”热闹,“新秋”畅好,眼前繁盛之景给心绪复杂的词人带来短暂的安慰。
D.“昔人”指昔日往来如织的游人,“寂寞潮头”把物拟人化,表达物是人非之悲。
2.“个是一场春梦,长江不住东流!”与李煜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抒发了愁情,它们是怎样抒发的?有何异同?请加以比较并具体说明。
2023-04-05更新 | 40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赏心亭

[宋]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注】①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奉召从四川回临安,是年秋天路过建康。②迁都:南宋初年,主战派主张建都建康,主和派主张建都临安,建都问题成为两派斗争的一个焦点。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首联回顾了在川陕的岁月,以及沿长江东下的行程。虽看似“乘兴”,飘逸洒脱,实则心事重重,深忧自己年老体衰。
B.杜诗颔联写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坼”与“浮”两字富有动态感,写出了洞庭湖水的力量和宽阔,极具恢宏气象。
C.陆诗颈联融情于景,雨中浓云笼罩江面,城中深秋落叶纷飞,萧瑟黯淡的眼前之景烘托出诗人的忧愁忧思。
D.杜诗意境开阔宏丽,诗人心胸博大。首联交代登楼缘由,蕴含强烈的今昔对比之感;尾联运用借代的手法写出对国家战局的忧思。
2.请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对比分析两首诗思想情感的异同。
2024-03-04更新 | 1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