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1430902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矣。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草隶虫篆。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乃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饘粥。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贞累启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B.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C.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D.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舅尚书王筠其有佳致   奇:稀奇
B.草隶虫篆             工:擅长
C.唯贞与卓独不          坐:受株连而获罪
D.贞累启             固:坚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贞天性聪慧,小时候读过不少典籍,有的读过就能背诵,有的粗通大意;他八岁时写的诗就深得长辈称赞。
B.谢贞非常孝顺,小时候祖母因病难以进食,他便也不进食;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
C.谢贞受府长史周确委托,为周确撰写辞让都官尚书的表文。陈后主读过之后,怀疑该表文不是周确亲笔所作。
D.母亲去世后,谢贞一心守丧,极度悲痛,骨瘦如柴,令人叹息。他忧病而死后,后主下令长期供他儿子吃穿。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
(2)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七年,郑与晋盟鄢陵。八年,楚庄王以郑与晋盟,来伐,围郑三月,郑以城降楚。楚王入自皇门,郑襄公肉袒掔羊以迎,曰:孤不能事边邑,使君王怀怒以弊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君王迁之江南,及以赐诸侯,亦惟命是听。若君王不忘厉宣王桓武公哀不忍绝其社稷锡不毛之地使复得改事君王孤之愿也然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惟命是听。庄王为三十里而后舍。楚群臣曰:自郢至此,士大夫亦久劳矣。今得国舍之,何如?庄王曰:所为伐,伐不服也。今已服,尚何求乎?卒去。晋闻楚之伐郑,发兵救郑。其来两端,故迟,比至河,楚兵已去。晋将率或欲渡,或欲还,卒渡河。庄王闻,还击晋。郑反助楚,大破晋军于河上。十年,晋来伐郑,以其反晋而亲楚也。

十一年,楚庄王伐宋,宋告急于晋。晋景公欲发兵救宋,伯宗谏晋君曰:天方开楚,未可伐也。乃求壮士得霍人解扬,字子虎,诓楚,令宋毋降。过郑,郑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楚。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乃许。于是楚登解扬楼车,令呼宋。遂负楚约而致其晋君命曰:晋方悉国兵以救宋,宋虽急,慎毋降楚,晋兵今至矣!楚庄王大怒,将杀之。解扬曰: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无陨庄王曰:之许我,已而背之,其信安在?解扬曰:所以许王,欲以成吾君命也。将死,顾谓楚军曰:为人臣无忘尽忠得死者!楚王诸弟皆谏王赦之,于是赦解扬使归。晋爵之为上卿。

(取材于《史记·郑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君王不忘厉/宣王/桓/武公/哀不忍绝其社稷/锡不毛之地/使复得改事君王/孤之愿也/然非所敢望也
B.若君王不忘厉宣王/桓武公/哀不忍绝其社稷锡/不毛之地使复得改事君王/孤之愿也/然非所敢望也
C.若君王不忘厉/宣王/桓/武公/哀不忍绝其社稷锡/不毛之地使复得改事君王/孤之愿也/然非所敢望也
D.若君王不忘厉宣王/桓武公/哀不忍绝其社稷/锡不毛之地/使复得改事君王/孤之愿也/然非所敢望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句式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君王怀怒以及弊邑”的“及”与《过秦论》中“才能不及中人”的“及”字含义不同。
B.“庄王为却三十里而后舍”中的“却”与《六国论》中“李牧连却之”中的“却”字含义不同。
C.“其来持两端”中的“持”与《荆轲刺秦王》中“持千金之资币物”的“持”含义相同。
D.“若之许我”中的“若”与《鸿门宴》中“若属皆且为所虏”中的“若”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庄王围困郑国三个月,郑举国降楚,郑襄公出迎并表达了自己的诚意。
B.楚庄王讨伐郑国,是为了使不驯服的国君屈服,并不想吞并郑国的土地。
C.楚王要挟解扬,令其叫宋国投降,解扬为了让楚王放松警惕,答应了要求。
D.在众兄弟的进谏下,楚王赦免了解扬,让他回到晋国,晋国授予解扬上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郑,郑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楚。
(2)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无陨。
2023-06-05更新 | 5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初从向荣讨粤寇,补千总。改隶张国梁麾下,从克镇江、丹阳,尝一日夷寇垒七十余。国梁拊其背曰:“子勇,余愧弗如!”积勋至副将。国梁殁,代领其众。同治初,将三千人守镇江。莅镇六载,待士有纪纲,士亦乐为所用。光绪改元,赴贵州提督任。七年,还广西。明年,称疾归。

越二年,法越事作,张树声薪(通祈)其治团练,遣使往趣驾。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已,闻树声贤,诣广州。逾岁,朝命佐广西边外军事。其时苏元春为督办,子材以其新进出己,恒悒悒。闻谅山警,亟赴镇南关,而法军已焚关退。龙州危急,子材以关前隘跨东西两岭,乃令筑长墙,萃所部扼守,遣王孝祺勤军军其后为犄角。敌声某日攻关,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法悉众分三路入,子材语将士曰:“法军再入关,何颜见粤民?必死拒之!”士气皆奋。法军攻长墙亟,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越日复涌至,子材指麾诸将使屹立,遇退后者刃之。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诸军以子材年七十,奋身陷阵,皆感奋,殊死斗。关外游勇客民亦助战,斩法将数十人,追至关外二十里而还。越二日,克文渊,被赏赉。

越民苦法虐久,闻冯军至,皆来迎,争相犒问,子材招慰安集之,定剿荡北圻策。越人争立团,树冯军帜,愿供粮运作乡导。于是率全军攻郎甲,而罢战诏下,子材愤,请战,不报,乃挈军还。去之日,越人啼泣遮道,子材亦挥涕不能已。入关至龙州,军民拜迎者三十里。命督办钦、廉防务,会办广西军务,晋太子少保。未几,卒,年八十六,谥勇毅,予建

(节选自《清史稿·冯子材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B.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C.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D.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称疾,古代官员因为身体生病而不得不辞去官职,类似的说法还有致仕、乞骸骨等。
B.右,秦汉以前,以右为尊。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位在廉颇之右”。文中便是保留了这个用意。
C.少保,职官名,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少师最尊,少傅次之,少保为末。至明、清两代列为一品,但仅为荣衔,无职位。
D.祠,古代朝廷、社会公众或某阶层为共同祭祀某个人物而修建的房屋。有时也可以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子材作战勇敢,带兵有方。他作为部下因战绩突出,受到主将的由衷夸赞;自己担任一方主将时由于带兵有方而受到属下的拥戴。
B.冯子材敬重贤能,而轻视新官。他因敬重张树声的贤能而到广州任职,又因为苏元春是刚刚作官而看不起他。
C.冯子材作战身先士卒,执法森严。在坚守“长墙”时,他虽年事已高,却能率子杀入敌阵。对那些临阵退缩者毫不留情。
D.冯子材深得民心,也为朝廷看重。他无论在越南还是在龙州都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最终也得到朝廷极高的褒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改隶张国梁麾下,从克镇江、丹阳,尝一日夷寇垒七十余。
(2)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
5.文中先写冯子材拒绝张树声给予的官职,后又写他因苏元春新晋官职却在自己之上忧郁愁闷,面对官位的不同表现,分别体现冯子材怎样的性格特征?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023-05-06更新 | 4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向拱字星民,怀州河内人。少倜傥负气。弱冠,闻汉祖在晋阳招致天下士,将往依之。中途遇盗,见拱状貌雄伟,意为富家子,随之,将劫其财。拱觉,行至石会关,杀所乘驴市酒会里中豪杰,告其故,咸出丁壮护拱至太原。以策干汉祖,汉祖不纳,客于周祖门下。

周祖即位,授宫苑使。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贼平,命为陕州巡检。

显德二年,世宗亲征淮南,以拱权东京留守判开封府事。时扬州初平,南唐令境上出师,谋收复。时周师久驻淮阳,都将赵晁、白廷遇等骄恣横暴,不相禀从,惟务贪滥,至有劫人妻女者。及拱至,戮其不奉法者数辈,军中肃然。

时周师围寿春经年未下,江、淮草寇充斥,吴援兵栅于紫金山,与城中烽火相应。而舒、蕲、和、泰复为吴人所据。拱上言欲且徙扬州之师并力攻寿春,俟其城下,然后改图进取。世宗从之。拱乃封库,付扬州主者;复遣本府牙将分部按巡城中。秋毫不犯,军民感悦。及师行,吴人有负糗粮以送者。

宋初,太祖征李筠,拱迎谒至汜水,言于上曰:“筠逆节久著,兵力日盛,陛下宜急济大河,逾太行,乘其未集而诛之,缓则势张,难为力矣。”帝从其言,卷甲倍道趋之。筠果率兵南向,闻车驾至,惶骇走泽州城守,遂见擒。

拱尹河南十余年,专治园林第舍,好声妓,纵酒为乐,府政废弛,群盗昼劫。太祖闻之怒,移镇安州,命左武卫上将军焦继勋代之。雍熙三年,卒,年七十五。赠中书令。

(选自《宋史·向拱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
B.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
C.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
D.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高祖是古代帝王的谥号。著名人物有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C.显德,年号,指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用来表示年份)。
D.兼,古代官职用词,指兼任两种或两种以上官职,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向拱年轻时有才智,但求功名未果。向拱听说汉祖招揽人才前去依附他,半路上遇见强盗,强盗想打劫他,他卖驴买酒款待石会关豪杰得到了保护。因汉祖没有采纳他建议,他求取功名的目标没有实现。
B.向拱富有军事才能,多次击退敌军。周祖在位期间,向拱带兵先后击败并人的侵略,征讨慕容彦超获得胜利,后来跟随世宗平定扬州叛乱,消除寿春一带充斥的草寇。
C.向拱治军严厉有方,部属爱护军民。向拱到达军纪混乱、都将违法乱纪的淮阳后,杀掉几个不守法纪的人致使军中严肃谨慎。后来他派遣部属巡查扬州时秋毫无犯,军民感动。
D.向拱晚年疏于政务,触怒了太祖。向拱在担任河南尹的十余年里,不事政务,专心园林住宅建造和声色酒乐,致使府政废弛,盗贼白天抢劫,最终被太祖调离河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周师久驻淮阳,都将赵晁、白廷遇等骄恣横暴,不相禀从,惟务贪滥。
(2)筠果率兵南向,闻车驾至,惶骇走泽州城守,遂见擒。
2017-03-14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