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1433958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网络及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促使信息激增和阅读载体发生变化,阅读方式更加灵活多样。选择的多样化导致读者的阅读行为和习惯也发生了相应改变。鉴于屏读的日益普及,并对纸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教育研究人员对纸读与屏读这两种阅读方式进行过比较研究。

所谓纸读,即纸质阅读,是指以纸张为载体的阅读方式,是人们习惯的阅读方式。纸质阅读具有不可替代性、便捷性和稳定性的特点,目前仍然占据阅读的主流地位。自造纸术诞生以来,纸质阅读就成为高品位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体现。

一是因为纸读不只是单纯地获取知识或信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纸读所带来的愉悦体验,是屏读不可企及的。触翻、听声、闻香、视读、品味是纸读的五感。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介质,那些散发着油墨气息、装帧精美的纸质书刊给人美的享受。二是阅读的舒适性能给阅读者带来宁静感,从而抑止浮躁,养成人的书卷气质。书本的温润厚重能让人趋于理性,从而更深沉、更成熟,因而纸质书刊更能打造一个安抚社会浮躁心灵的文化空间,给人以阅读过程的文化体验和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三是纸质书刊的公信力和权威度相对较高,要读那些内容深刻、震撼心灵、提升境界的高品质书刊,真正要获取文化、思想时,许多读者依旧首选纸读。

屏读就是屏幕阅读,是一种电子阅读。屏读是以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电子阅读器等为载体的阅读方式,建立在网络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更重视学习时的及时反馈与沟通交流。屏读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改变了人们从纸读中获取知识的习惯。屏读方便快捷,读物来源极其丰富、渗透率高,内容获取、存储、摘录与整合方便,并可与他人即时分享与互动。在屏读时,阅读的时间、空间、内容、渠道的边界全都消失了,阅读由个性化阅读转向泛在阅读、协作阅读和社会化阅读,其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民阅读。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作为负责任的读者,我们要充分利用屏读快捷、互动、资源丰富且时效性强的优势,也要在长篇幅的文章阅读、深度阅读、沉淀自我时拿起一卷钟爱的书籍。在数字环境中,为了获取信息、增进理解、扩充知识,我们有必要训练自己对两种迥异的阅读方式的适应度,以便在充分享受数字化时代便利性的同时通过深度阅读提升对世界的理解力。纸读与屏读,不是两种阅读方式之间的取舍,而是因时因地的巧妙平衡。

(取材于杨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量信息通过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的屏幕进入人们的视线。屏读(数字化阅读)较之于纸读呈现出后来居上的趋势。

屏读与纸读相比具有很多优势:方便快捷、低碳环保,只需指尖轻轻一点,海量资料瞬间呈现;屏读的视觉效果也日益精美,图文并茂加上动画视频,比印刷出来的铅字更吸引眼球。有些电子阅读器正在模拟翻书的声音,未来可能模拟书籍的气味,甚至根据文中场景释放出芳香。然而,也有不少人对于屏读的兴起忧心忡忡。阅读研究专家通过对网络读者行为分析后认为,屏读主要是略读或者浅层阅读。读者倾向于浏览、一次性阅读、选择性阅读,长此以往会降低一个人深度阅读与思考的能力,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

屏读的来源是新媒体,具有时效性、互动性、便捷性的特点,是互联网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纸读的来源是书籍、报刊等传统媒体,是作者和编辑推敲打磨的结晶,具有严谨性、系统性、文字准确性等优势。如果阅读一则新闻,新媒体可以在短时间里提供充足的资讯;如果阅读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发人深省的哲理、逻辑缜密的知识,还是徜徉于书页中更为舒畅。

假如传递的信息是一模一样的,这两种阅读方式本身有没有高下之分呢?关于人脑对文字信息的处理,科学家根据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给出了简单的文字加工模型,即描绘出相关的活跃脑区:文字首先通过视觉编码传递到视皮层进行识别,然后在联合皮层进行语义联想,联想过程会激活大量的神经元,进而引起情绪反应、推理、反思或表达等行为。无论是印在纸上的文字,还是出现在屏幕上的文字,其信息处理的过程基本一致。

数字化阅读的出现,在扩大我们的阅读范围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问题,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最好的选择就是让大脑继续思考:如何去协调这两者的发展,在合适的时间、场合、诉求下选择合适的方式,得到最理想的阅读体验。

(取材于王欣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纸读目前仍然占据着阅读的主流地位。
B.纸读能给读者带来多方面的愉悦体验。
C.屏读是数字化时代一种新的阅读方式。
D.人脑对纸上和屏幕上的信息处理过程完全一致。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纸读中的内容可信度相对较高,能吸引许多读者。
B.屏读不受时空限制,促进了全民阅读。
C.喜欢屏读的读者数量一定会超过喜欢纸读的读者数量。
D.电子阅读器能模拟出翻书的声音和书籍的气味。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述在数字化时代人们应该怎样对待屏读与纸读这两种阅读方式。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铸就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科学家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早在2012年初,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启动实施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重点动员支持一批高校创作排演以现当代著名科学家和科技界民族英雄为主题的舞台剧,用广大青少年和科技工作者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讲述一批德学双馨、对国家科技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在科技界具有崇高威望的科学大师的动人事迹,成为了当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一次大胆创新。

十年来,主办部门从两部门增加到中国科协、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文联等6部门,演出剧目也从第一批的6部扩大到现在的20部。剧目的数量和质量在发生变化,但坚持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着力打造校园文化经典原创剧目的定位始终未变,用讲故事的方式弘扬科学家精神也从未过时。科学大师剧成为了高校开展大思政课的生动蓝本,也是科学、艺术、教育融合发展的最好诠释与最佳案例。

通过舞台剧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关键在于故事挖掘。每一名参与科学大师剧创作的师生都会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对拟排演的科学家人物进行深入了解,通过大量阅读传记手稿、实地调研访谈等方式了解科学家故事,感悟科学家精神。

按照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要求,参与科学大师剧创排的高校师生在对科学家故事进行艺术化加工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尊重重大事实的科学性,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摆在首位。天津大学原创话剧《侯德榜》剧组曾先后多次组织动员参演师生赴北京、天津、大连、南京、福建等地,拜访中国化学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化工集团公司、永利化工天津碱厂等单位,实地追踪侯老的生平足迹,现场采访侯老亲属后人、秘书等,查阅书籍和历史文献千余份,在整理了10余万字的一手资料后,才据此创作了话剧《侯德榜》的剧本初稿。

党的二十大对科技强国建设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是对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新要求,也是对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文化自信自强的新要求。

没有科学家精神铸就起科技脊梁,就难以汇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也难以产出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也必然需要一批又一批具有家国情怀、杰出才干、高度文化自信的优秀青年担负时代使命。

应时代之需,近年来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广泛动员科技、历史、文化等领域的专业力量,深入挖掘校史资源,不断塑造有思想有故事的科学家原型,以舞台为媒介,不断扩大参与度和覆盖面,使每个科学大师剧目都成为扎根高校、连接青年学生、影响社会公众的有温度的生命体。一批有正能量,有感染力的科学大师剧成为了演得好、留得下、传得开的佳作。

(摘编自共青团中央《擎科学家精神之炬书青春中国时代华章》,2023128日)

材料二:

科学家精神之于青少年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鼓励青少年学习科学、勇于探索,更重要的是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观,培养爱国情怀,涵养坚持不懈、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科学品格。当代青少年的价值体系更加开放和多元,面向青少年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充分理解青少年价值需要,采用更加新颖的表达方式。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如何开展引领性科技攻关?如何实现从追逐者引领者的转变?广大科技工作者唯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赓续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才能坚定不移地以创新寻求突破。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科学家精神,坚守着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信念,无数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接续奋斗,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将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8条宝贵经验之一,强调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科学家精神既凝聚了老一辈科学家的信念与追求,也为激励广大青年人才开拓创新提供了力量源泉。从钱学森、邓稼先,到袁隆平、屠呦呦,再到钟扬、黄大年,他们身上彰显的科学家精神感人至深。学习感悟科学家精神,能够激发爱国情感、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不断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对新时代人才发展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

(摘编自柯嘉平《让科学家精神直抵心灵》,202321日)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初的舞台剧形式,成为了当时的“一次大胆创新”,可见开展这种形式的活动,在当时也是一种富有勇气的改革与突破。
B.“将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摆在首位”,指的是剧目内容要突出科学家的这种精神。
C.《侯德榜》剧组参演师生实地追踪侯老的生平足迹,现场采访侯老亲属后人、秘书等,都表明了创作团队对“科学性”的尊重。
D.一批科学大师剧成为了“演得好、留得下、传得开”的佳作,可以预见这种舞台剧将成为有影响力、有温度的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形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一代代科技工作者铸就了内涵丰富科学家精神,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凝聚起了磅礴的力量。
B.十年来,科学大师剧的主办部门在扩大,剧目的数量在增加,质量在提高,但坚持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定位始终未变。
C.只有一批批有家国情怀、杰出才干、高度文化自信的优秀青年担负时代使命,才有可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观,涵养科学品格,与鼓励青少年学习科学、勇于探索同样重要。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一第一段中“科学家精神”的一项是(     
A.“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B.“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待了20年。这20年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
C.“在烽火连天的岁月,在仇恨很容易支配人们一切行为的时刻,唯独他(梁思成),依旧把热爱倾注在人类古建筑上,他知道,地球上的所有文化遗产,都属于人类。”
D.“徐霞客一生不避艰险,走遍三江五岳,横跨了中国十六个省份。他的考察记录,经过现代地理学家的实际勘探,证明他的观察和描述非常准确,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科学文献。”
4.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中“科学家精神的作用”的一项是(     
A.科学家精神为青少年教育导向护航B.科学家精神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C.科学家精神让人才发展薪火相传D.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创新凝聚力量
5.如何才能通过舞台剧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让科学家精神直抵青少年心灵?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4-16更新 | 1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全世界的首都城市大致可划分为复合功能型首都与单一功能型首都两类。复合功能型首都既是国家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世界上约80%国家的首都属于这一类别。然而,首都的政治地位与经济、文化等权力高度重合,由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规模产业集中、大量人口聚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高房价等问题。

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在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会议强调,要坚持协同发展、重点突破、深化改革、有序推进。要严控增量、疏解存量、疏堵结合调控北京市人口规模。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要大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资源能源保障能力,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疏解非首都功能与进一步提升北京的世界影响力有密切关系。从东京、首尔等人口规模大的大都市地区发展经验来看,疏解部分不符合世界城市发展目标的功能,对于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有直接关系。当前北京人口和功能过度聚集导致的大城市病问题,使得北京的功能优化与品质提升受到阻碍。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首都城市功能的结构优化,不仅可以为北京新的国际化功能发展腾出空间,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优质的生活服务空间,还为吸引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创造条件。同时,通过非首都功能疏解也将带动北京城市的现代化治理水平提升。

(摘编自徐菩《华盛顿:特区之》)

材料二:

雄安新区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境内, 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是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组成部分。雄安新区定位二类大城市。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节选自新华社播发国务院文件《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2018年4月21日)

材料三:

自17世纪开始,东京一直在日本的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20世纪经济腾飞使得东京都市圈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在世界首都圈中首屈一指,也加重了交通、环境和住房的问题。除了毫不松懈地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人口规模,完善公共交通建设外,东京在1958年建立了新宿、池袋和涩谷3个副中心,之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又建立了上野、大崎、修糸町和东京临海4个副中心。在每个副中心里,都建有完善的办公、购物和休闲设施,有效分散了东京中心城区的压力。上世纪下半叶,日本在东京城市圈外加大了新城建设力度,如多摩新城、港北新城和千叶新城等。通过5次修订和落实《首都圈基本规划》,东京建成了“中心区—副中心—周边新城—邻县中心”的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

(节选自孙维东《东京城市建设史简述》)

材料四: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城市。它是在1956年至1960年间,用三年多时间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来的新首都。城里充满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构思新颖别致的建筑以及寓意丰富的艺术雕塑,使这座新都蜚声世界。巴西利亚建成后,在上世纪80年代末,争议一直存在。在巴西利亚街上的行人很少,最热闹的地方是公共汽车站。因城市尺度主要以车行尺度标准建立的,没有车,你就寸步难行,它似乎没有考虑太多人行的道路。由于过分强调功能分区,节假日里城市中的行政、商业、体育等功能区域过于冷清,城市给人感觉缺乏活力和生机。“功能分区”的理论在国际上许多城市的运用中极少出现纯粹实现的,然而正是这种不纯粹才使得城市规划得以生存下来。毕竟,在现有的成熟的城市模式中,功能分区只能是相对的,不能截然今开。在某一个区域里可能某一项功能比较突出,但是往往必须兼顾其他功能(特别是有人居住),城市功能始终要和人的活动密切相关。这就如同符合大众口味的香浓咖啡少不了加点伴侣和糖一般,总是需要些调和才能可口,否则过于生涩。

(节选自斯科特《国家的视角》)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照材料一对首都城市的分类及其界定,可以断定东京、北京均属于复合功能型首都。
B.通过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有助于解决因人口和功能过度聚集导致的“大城市病问题”。
C.人们对巴西利亚城市规划的争议,主要在城市格局、建筑构思及艺术雕塑三个方面。
D.功能分区只能是相对的、不能截然分开,规划城市功能时始终要考虑人的活动。
3.请结合四则材料,简要概括应如何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2023-04-19更新 | 8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年的灯塔

高伟

①我们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社会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每一代青年的成长都烙刻着深深的时代印记,上世纪50、60年代青年上山下乡的经历,70、80年代改革开放的记忆,90后、00后对网络世界的高度认同等皆是如此。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一些共同的价值却可以穿越时代,历久弥新。比如对于历史的敬畏,对于民族情感的归属,对于人们美好情感的期待。经典的文艺作品常常包含这样的共同价值,这些价值与青年人总是走得很近。

②借助经典,青年人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生活本来是些没有装点、散落而动人的册页,优秀文艺作品可以让人重新审视真实的生活,追忆被淡忘的故事。《青春之歌》成功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30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写出了青年一代在国家动乱时期面对亲情、爱情、责任的担当和选择。《平凡的世界》刻画孙少安和孙少平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的苦难,深刻展示了大时代下普通人的艰难曲折命运。但最令人感动的,还是孙氏兄弟在沉重生活枷锁中的自强不息。生活从来不易,更不会因为你不努力而改变。经典作品传递出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奋斗的坚持,告诉年轻朋友,什么才弥足珍贵。

③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人能够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透过经典作品,感受主人公们历经风雨仍从容的自信乐观;跌倒九十九次,却仍一百次再次站起来的笃定担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告诉人们,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奋勇抗争;只有以人民的福祉为正义性的来源,才能称之为伟大;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会创造出奇迹。《老人与海》中那位老年古巴渔夫,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这些都代表了经典作品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④从最近引起广泛讨论的文化到佛系青年,青年话题总是牵动社会的神经。有人习惯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认为新一代青年人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却忘记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时代投射在身上的印记。我们不能用固化的思维去审视不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脆弱也许是善良、敏感可能是细腻、自私可能是自我、叛逆可能是主见、冷漠可能是分寸。虽然这些偏见推远了青年走向我们的身影,但我们仍要辩证地看,积极地引导。

⑤青年的禀赋不是阅历的丰厚,而是敢于筑梦、大胆试错。当年的《青春之歌》《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动我们的,正是那些敢于筑梦的青年形象。在今天,它们依然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发现自身的缺点,成为我们奋斗赢得未来的指针。

⑥经典或许是青年与时代对话最好的媒介。经典似一缕清风,又简如白水,穿透人文之美触摸生命真谛,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焕发新生。阅读的媒介变化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经典仍以醇厚的文化内涵,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驱散路途上的迷雾,引领青年走向更有意义的人生道路。正如十九大报告强调的,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在这一背景下重新焕发生命力的经典作品,理应成为指引青年精神的灯塔。

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中疾呼:我们要相信:不同的青春,同样的迷惘。然而,青春会生长,迷惘会散去。太阳第二天都会照常升起。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才能做时代的弄潮儿。

1.下列关于原文主要信息的概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经典的文艺作品常常包含人类追求的共同价值,这些价值与青年人总是走得很近。
B.借助经典,青年人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重新审视真实的生活,热爱生命,坚持奋斗,形成高尚的价值观。
C.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人能够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自信乐观,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D.经典是青年与时代对话最好的媒介,数字时代经典仍以醇厚的文化内涵,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引领青年走向更有意义的人生道路。
2.下列是关于本文现实背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引起广泛讨论的“丧”文化到“佛系青年”,青年话题总是牵动社会的神经。
B.新一代青年人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不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因“路途上的迷雾”显得更迷惘,难以“走向我们的身影”。
C.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90后、00后对网络世界高度认同,他们的成长烙刻着深深的时代印记。
D.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焕发新生。阅读的媒介发生了变化,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秀文艺作品可以让人重新审视真实的生活,追忆被淡忘的故事,例如《青春之歌》写出了青年一代在国家动乱时期面对亲情、爱情、责任的担当和选择。
B.透过经典作品,我们能感受主人公们“历经风雨仍从容”的自信乐观;“跌倒九十九次,却仍一百次再次站起来”的笃定担当。经典作品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C.《青春之歌》《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动我们的,正是那些敢于筑梦的青年形象。优秀的作品总是让我们发现自身的缺点,成为我们奋斗赢得未来的指针。
D.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中疾呼,“我们要相信:不同的青春,同样的迷惘。然而,青春会生长,迷惘会散去。太阳第二天都会照常升起。”经典作品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时代的弄潮儿。
2023-10-11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