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墨子(约前468-前376) > 《墨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88 题号:1441837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

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

古之圣人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

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全因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

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

(选自《墨子·辞过》,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B.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绥/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C.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D.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墨子:就是墨子,前一个“子”表敬称,后一个“子”是先生的意思。
B.陵阜:有“山丘”和“坟墓”的意思,“就陵阜而居”中指的是“山丘”。
C.台榭: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称为台,台上的木构房屋称为榭,常用于宫室、宗庙。
D.文采:指错杂艳丽的色彩、刺绣,亦指华美雅丽的词藻、文辞,文中指后者义。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圣王建造宫室时,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为了美观和享乐。
B.当今之主讲究宫室曲折多姿和装饰华美,左右的人也都纷纷效法。
C.当今之主以为刍豢、蒸炙鱼鳖才是真正的美食,实际上吃不到。
D.墨子反对当今之主追求舟车的华美艳丽,提倡俭朴节用的风尚。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
(2)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兼爱》)
5.古代圣王之举给你哪些启示?请你用三个否定句或否定短语分别加以概括。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②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③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④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迂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选自《兼爱(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
B.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
C.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
D.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察乱何自起?       当:应该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交:结交
虑而后能       得:处事          合宜其脆易       泮,同“判”,分离
B.恶得不禁恶而       劝:鼓励          未成一       篑:盛土的竹筐
何不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虑:考虑          以为器       埴:黏土
C.今一朝而技百金       鬻:卖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爱护
追亡逐       北:败逃的军队       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施不孝?       恶:怎么
D.蒙故业,遗策       因:沿袭       强行者有志       强行:勤勉而行
天下之乱物       乱物:纷乱之事       秦人开关       延:迎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主张兼爱,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等现象,是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B.士君子虽然能够充分认识兼爱的好处,但是他们认为实行起来很不容易。
C.墨子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兼爱实行起来虽然困难,但是只要君王想做,就能做到。
D.楚灵王喜欢细腰,臣子就吃一顿饭来节食,这个事例说明了君臣相爱的重要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2)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5.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分别阐述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2022-10-03更新 | 17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而尚慑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逼臣伤君,谄下伤上。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苟臣下重其爵位不言,近臣则喑,远臣则噤,怨结于民心。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故曰: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今有五锥,此其铦,铦者必先挫。有五刀,此其,错者必先靡。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故彼人者,鲜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

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江河之水,非一水之源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夫恶有同道不取,而取同己者乎?盖非兼王之道也!

(取材于《墨子•亲士》)


【注释】①入国:即治国。②逼臣:权重逼君的贵臣。
1.根据上下文,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其君矣     缓:怠慢
B.越王勾践遇吴王之而尚慑中国之贤君     丑:羞辱、侮辱
C.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归:归还
D.此其者必先靡     错:磨
2.下列句中的“而”,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缓贤忘士,能以其国存者
B.桓公去国霸诸侯
C.苟臣下重其爵位不言
D.是故不胜其任处其位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文公、齐桓公、越王勾践能成功而扬名于天下,根本原因是他们的国家陷于困境。
B.桀纣成为亡国之君,他们的教训在于最终身旁没有忠心耿耿且敢于说话的贤士良才。
C.选用人才应该以能否为国家建功立业为标准,即使良才难以驾驭,也应该用贤亲士。
D.国君要如江河一样纳百川,让不同的人才各抒己见,这才是可以保国家的兼王之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恶有同道不取,而取同己者乎?
2021-10-18更新 | 4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以非子墨子曰:“以攻伐之为不义,非利物与?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子墨子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犬哭乎市,地坼及泉,民乃大振。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禹既已克有三苗,别物上下,天下乃静。则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至乎夏王桀,日月不时,寒暑杂至,五谷焦死。汤敢奉率其众,是以乡有夏之境。汤奉桀众以克有夏,而天下诸侯莫敢不实服。则此汤之所以诛桀也。至乎商王纣,祀用失时,夜中十日,九鼎迁止,有鬼宵吟,天雨肉,棘生乎国道,王况自纵也。武王乃攻狂夫,翻商为周,天赐武王黄鸟之旗。王既已克殷,祀纣先王,而天下莫不宾。焉袭汤之绪,此即武王之所以诛纣也。若以此三圣王者观之,则非所谓‘攻’也,所谓‘诛’也。”

(节选自《墨子·非攻下》)

【注】三苗:中国上古传说中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部落名。又叫“有苗”。

材料二: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民望之A若大旱B之望C云霓也D归E市者不止F耕者G不变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指于是,与《兼爱》中“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的“焉”意思相同。
B.九鼎,传说大禹铸造九鼎,后成为国家象征,“问鼎”的说法与此有关。
C.箪食壶浆,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自己拥戴的军队。
D.止,指停止,与《大学之道》中“知止而后有定”的“止”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好攻伐的国君巧言粉饰其行为,认为攻伐是有利的事情,故意用大禹征讨有苗氏、汤讨伐桀、周武王讨伐纣的事情来非难墨子。
B.墨子认为在三苗大乱的时候出现了太阳夜出、天下血雨、土地闭合、泉水枯竭等反常的自然现象,大禹顺应天道,诛杀无道,值得肯定。
C.齐国占领了燕国,齐宣王为诸侯国谋划救助燕国而担心,寻求孟子建议,孟子用商汤统一天下的例子劝谏齐宣王要施行仁政。
D.燕国百姓以为齐国军队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但齐国军队的所作所为让燕国老百姓很失望,也让齐国面临危险。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
(2)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5.材料中,墨子与孟子对战争有什么相似的看法?
2023-12-14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