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荀子(前313-前238) > 《荀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5 题号:144399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史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本段教材未选)

(《劝学》节选)


[注]①蝡(rú):同“蠕”,微动。②囋(zá):形容言语繁碎。③向:通“响”,回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
B.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
C.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
D.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选自《荀子》。《荀子》现存32篇,由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所著。
B.“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在本文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C.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D.骐骥是骏马的别称;驽马指资质较差、不出众的马。
3.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使读者容易接受。
B.本文把论点贯串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多变,使论辩生动有力。
C.本文记叙为主,议论为辅。记叙是议论的基础和根据,议论是记叙思想内容的深化。
D.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富于变化。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请根据第4段内容概括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知识点】 《荀子》 议论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课内文言文《劝学》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木直        下怀B.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       反躬自
C.舆马者        手于人D.而江河                           如缕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𫐓使然也                       句读不知
B.知明而行无过矣             于其身也,耻师焉
C.非利足也,致千里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D.积土成山,风雨兴          或师,或不焉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就能取直,金子经过磨砺后就能闪闪发光。
B.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踮起脚远望,不如登到高处见到的广博。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没有蛇和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寄居的地方。
2022-12-17更新 | 13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劝学(节选)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寒于水。木直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招,臂非加长也,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直                                        中:合于。
B.虽有槁                                        暴:晒干。
C.舆马者                                        假:借助。
D.君子非异也                                 生:出生。
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登高而招
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蟹六跪而二螯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
B.第一段用“𫐓木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结论。
C.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021-10-22更新 | 17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劝学(节选)

荀子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故君子结于一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注]①苇苕:芦苇的嫩条。②句意:如果把它浸泡在臭水里,君子就不接近它,老百姓也不佩带它。渐(jiān):浸。滫(xiǔ):臭水。服:佩带。③冥冥:昏暗不明的样子,这里有精诚专一,埋头苦干的意思。意义略等于下文的“惛惛”。④涂巷:道路,街坊。涂巷之人指最普通的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
B.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
C.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
D.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干越夷貉:干越,泛指当时我国南方各族。夷貉,泛指古代中国境内北方的民族。
B.衢道: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
C.跬步:本指半步,跨一脚,引申至举步、迈步,也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D.桀纣:相传都是暴君,桀纣后泛指暴君。
3.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形象地说明了社会环境对道德观念的形成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B.第二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学习要有好的环境。
C.荀子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
D.荀子认为要全面地了解伦理规范与仁义之道,又完全地遵奉它,然后才是个真正的学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2022-02-15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