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咏史怀古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9 题号:1444732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吴中书事

杨乘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蠢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自生兰叶小,响廊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①杨乘,晚唐诗人。②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吴王种香花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③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十万人家”写出当年吴国的繁华,以“管弦台榭”代指当年吴国歌舞升平的景象。
B.“名归范蠡五湖上”指范蠡献计于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消灭吴国后归隐一事。
C.诗人实写香径生兰、响廊映月之景。“自”表现香径荒凉冷落,“空”渲染响廊空寂无人。
D.“谁与同”,既含有诗人没有志同道合者的痛苦,也含有欲辞官归隐但却无人理解的无奈。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愁”?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知识点】 咏史怀古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鸿门会

元 杨维桢

天迷关,地迷户,东龙白日西龙雨。

撞钟饮酒愁海翻,碧火吹巢双猰貐

照天万古无二乌,残星破月开天馀。

座中有客天子气,左股七十二子连明珠。

军声十万振屋瓦,拔剑当人面如赭

将军下马力排山,气卷黄河酒中泻。

剑光上天寒彗残,明朝画地分河山。

将军呼龙将客走,石破青天撞玉斗。

【注释】①杨维桢:诗人,元末避乱居富春山,后迁居钱塘(今杭州)。张士诚(起义军领袖)居浙西时屡召不赴,后徙松江,从此游山水。②猰貐(yàyǔ):食人怪兽,似狸而善走。③乌:传说“日中有乌”(《淮南子·精神训》),故以乌代日。④拔剑当人面如赭:指的是刘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选用两个“迷”字,极言天地混沌莫辨之状,暗喻秦末天下无主、动荡不定的情势。
B.第五、六句是说天无二日,秦朝一亡,揭竿起义的诸将领终究是要决一雌雄的。鸿门会可以说正是这一矛盾激化与公开化的标志。
C.“振屋瓦”“力排山”“气卷黄河”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项羽军队浩大的声势以及他无与伦比的勇力和气概。
D.最后两句写项羽坐失了消灭潜在对手刘邦的最佳时机,对此范增愤愤不已。诗人高度评价范增的识见,故把他撞玉斗的行动喻为“石破青天”。
2.本诗是杨维桢的得意之作。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请结合这首诗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024-05-02更新 | 14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据《汉武故事》记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陵。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魂销”即“销魂”,多形容悲伤愁苦,但此句表现出苏武骤见汉使时的惊喜之感。
B.颔联上句借“雁”“胡天”“月”等典型意象,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望雁思归图。
C.颔联下句借“羊归”“塞草”等意象形象地展示了苏武在绝塞牧羊的单调、孤寂生活。
D.颈联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表现了诗人对苏武出使塞外前后人事已非的慨叹。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4-01-21更新 | 17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①此词作于王安石变法遭到怀疑,他被宋神宗罢免宰相后退居金陵之时。②故都。这里指金陵。③天河。这里指长江。④语出唐代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指隋军已经兵临城下,陈后主却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⑤枉自感叹。谩,同“漫”,徒然。⑥语出唐代杜牧《泊秦淮》后庭遗曲,即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
1.下列对词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临……初肃”三句,不但交代了地点、时令和天气,而且选择了登高远眺的视角来生发全词感怀。
B.“澄江”、“翠峰”二句总写金陵山水,绘出广阔背景;而“归帆”、“酒旗”则是对景物相对具体的描绘。
C.“念往昔”一句,由所见过渡到所想,总领下阕,表现出作者对往昔繁华的金陵和六朝的向往之情。
D.“门外”写大军压境,“楼头”写统治者荒淫,这里是对陈后主因沉溺于享乐而导致亡国历史的感叹。
2.这首词下阕的“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怀?
3.这首词的上阕重在写景,请从中任选一处景物描写,说说它对全词整体意图所起的作用。
2020-07-16更新 | 1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