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1 题号:1447130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鞚[注],露湿征衣重。

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

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鞚:马笼头,代指马。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开篇就描绘了夜行山道的情景:驱马疾驰,柳露拂衣,连衣衫都沾湿变重。
B.栖沙白鹭目眯影动,活泼鱼虾入人梦中,虽然是词人想象之辞,但又人情入理。
C.夜深人静,星疏月明,在溪边浣纱的女子身影映在水中和沙上,越显美丽轻盈。
D.浣纱人“笑”“背”的神情与动作描写,生动展现出山村妇女淳朴温良的心性。
2.词论家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惠风词话续编》卷一)。作为此中高手的辛弃疾,在本词中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21-22高三·云南昆明·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上片借景抒情,其中对江水、山岭、落日、断鸿的描写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2019-04-05更新 | 9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

辛弃疾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药笼功名,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之杰。

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世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故人何在?长歌应伴残月。


【注】①作于绍照无年(1190年),时辛弃疾赋闲于带湖,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韵而自抒怀抱。②轩冕,出自《庄子》:“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倘来,寄者也。”
1.弃疾这首词也以健笔写豪情,风格上极力追步东坡。但是比较之下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有一些区别。同是抒发____的情怀,同为豪放的风格,苏词之章放表现为超逸放旷,辛词则表现为_____
2.整首词中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请结合艺术手法作简要分析。
2018-01-01更新 | 13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①推官:州郡所属的助理官员,掌刑狱。淳熙六年至七年( 1179~1180),辛弃疾正在湖南安抚使任上。一次,在湖南耒阳道上,遇到了故友张处父,写下了这首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头两句,通过昏暗浮动的景象,衬托作者飘然不定的心理状态。
B.上阕第四句写词人遇见老友,引起自己的思乡之情,气氛愈加沉闷。
C.下阕承“潇湘逢故人”一句,作者见到友人,倾诉衷肠,回首往事。
D.最后两句词人蘸着血和泪,表现出自己极其痛苦和复杂的心情。
2.辛词善用典,下阕中使用的“羽扇纶巾”典故,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请简要分析辛词与苏词使用“羽扇纶巾”各自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3-03-20更新 | 1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