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报告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43 题号:1449030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乡村振兴不能停留在农村发展只是农业发展”“农村功能只是提供农产品的固有思维上,而应该从乡村文化这一内生动力的角度,去推动社会主义乡村的全面发展。乡村振兴首先意味着乡村传统产业文化的创意升级。乡村振兴依托于乡村别具一格的原真文化特质与独特文化创意,也离不开乡村文化产业的勃勃生机与乡土本色的品牌形象塑造。因此,传统产业文化的创意升级,应将文化创意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动能,与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创新宣传引导和示范引导机制,引导多元资金和人才进入乡村文化产业;创新乡村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形成地方文化产业品牌,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的良性互动,恢复乡村自主造血的能力与动力。

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它不仅直观反映乡村发展的内在文明程度,也是彰显美丽乡村魅力的外在表现。因此,乡村振兴也需要体悟与践行绿水青山的生态文化。一方面,要激发乡民对乡村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深厚感情,增强乡民对自然人居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村风文化,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另一方面,需要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在治理体系上,乡村振兴既要传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治理文化,也要依托于现代社会治理思想的浸润实践。要筑牢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需要尊重乡村秩序,结合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激活与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自古以来,乡村文化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赋予乡贤以声望权威,赋予乡村以自治功能。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治理体系中,须将传统的乡贤文化与现代治理思想有机结合,让德治成为支撑,法治成为保障。

乡村振兴还要注意城乡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一体化,正视乡村现实的文化需求,加大投入推进与城市均等的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为此,需要把各项资金切实用在乡民最渴望、最需要的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上;发展乡村教育,兴盛乡村文化,改变乡村学校的式微状态,发挥文化的引领力量,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乡民,让乡民用科学思维来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站在乡民立场上,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以乡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优良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引导乡民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向上向善、重义守信。

(摘编自王慧姝《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实文化指向》)

材料二: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尤为重要的一环。千村千面,其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各不相同的乡风与文化。乡风文明建设,在润物无声中植入了民淳俗厚的新风尚,造就了千姿百态的美丽乡村。

通州区仇庄村从一个有名的贫穷落后村,变成现如今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这一变化,始于以文化人。曾经的仇庄有三多:矛盾多,吵架多,上访多。如今的仇庄早已变了模样,最直观的就是村庄环境的变化。柏油马路宽敞笔直,高耸的路灯上悬挂着各种孝道宣传标语,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绿植遍地。村民三两成群地聚在路边的长椅上晒着太阳唠家常,一片和谐温馨。在仇庄,每年腊月二十是老人节,这天,全村人都要为6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祝福。不仅如此,每逢七一、国庆、重阳等重要节日,村里会邀请老党员、老干部现场为村民讲述仇庄故事,每年开展活动20余次,村民参与达5800余人次。村里还成立了以村贤为主要力量的村民宣讲团,定期在孝道文化馆内与大家分享自家故事。此外,村里还创建了家福学堂夜间学校,聘请传统文化专家,每周六晚为村民集中授课,共同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畅谈家庭之道、幸福之道,并通过仇庄学习书院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每天与村民分享传统文化小故事,提升了大家的文化水平。

与仇庄村相距70公里的密云区西邵渠村,同样是一浪祥和景象。村民文化活动室里,太阳透过落地窗晒得满屋热气,几位身穿大红色棉袄的村民正在排练节目。临近元旦佳节,他们正在为演出做准备。西邵渠,我爱你,我爱你这绿水青山……,用高粱秆制成的荆笛乐声悠扬,几位村民激情满怀地唱起村歌《我爱我的西邵渠》。这首歌正是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这间屋子里创作出来的。自从村里建了这处文化中心,每天最热闹的就是这儿,扭秧歌、唱大戏、练模特步、学广场舞,每到冬季农闲时节,村民就扎根在这里不走了。村里还不定期邀请老师过来指导,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村民们乐坏了。每天都有文化活动,这日子可有盼头了。76岁的老人戴德瑞说。西邵渠村党支部书记赵青山告诉记者,村子的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村北原来有一处废弃坑塘,占地两千余平方米,如今改造一新,添了绿树红花和亭台楼阁,成了村民遛弯儿的好去处。

像仇庄村和西邵渠村这样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人们欣喜地看到,乡村振兴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摘编自王可心《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助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现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振兴,不仅要大力发展农业,还要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为乡村的全面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B.将乡村熟人社会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赋予乡村以自治功能,就能建立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
C.乡风与文化决定了乡村之间的差异,因此乡村振兴应当依托于乡村别具一格的原真文化特质,并进行文化创意升级。
D.西邵渠村村民在文化活动室彩排节目,农闲时节不愿离开,这表明该村村委正视乡民的文化需求,并得到大家支持。
2.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五里界街推行“村民议事日”制度,把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交给了村民。
B.十八洞村改善村居环境,打造特色山寨,村貌焕然一新,吸引了远近游客。
C.红寺堡区为乡村学校招聘一批高水平教师,让村里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D.明月村大力发展晚红血橙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现了村民收入的增长。
3.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以仇庄村为例简要说明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
【知识点】 报告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开始普遍推行强制垃圾分类。住建部公布,将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推行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中的北京、上海等9个城市都已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其中北京是首个立法城市。

46个重点城市中,80%以上对生活垃圾采取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各地执行的基本上都是国家制定的这四大分类标准。为方便市民理解,有些地区采取了不同的称呼和标志,比如上海提出湿垃圾和干垃圾之分,而北京则称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46个重点城市中,有25个城市明确了对个人和单位违规投放生活垃圾的处罚。太原、杭州等城市还对违规投放垃圾增加了信用惩戒措施,违反生活垃圾分类有关规定,且拒不改正,阻碍执法部门履行职责的,其相关信息将被依法纳入个人、单位的信用档案。

(摘编自《46个重点城市加速推进垃圾分类 分类办法如何因地制宜》)

材料二:

(数据来源:住建部数据库)

材料三:

实行垃圾分类,一方面可以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缓解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垃圾围城现象,改善垃圾末端处理能力跟不上、处理难度大等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综合利用垃圾,产生新产品,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促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重视垃圾分类工作,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行动。经过多年努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截至2018年底,中国有16个城市已出台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26个城市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立法计划,46个重点城市均公布实施方案,建立市区两级的工作协调机制,并着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设施体系建设。

当前,中国在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信息公开、垃圾分类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仍有待改善。

除了垃圾分类,许多与公众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环境治理领域,如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也需要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重视及共同行动。

(摘编自《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

材料四:

垃圾分类不仅对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社会精细化治理的重要抓手。垃圾分类链条很长,涉及物质流动的全过程,包括资源开采、生产、运输、消费、废弃、回收和再利用。同时,关联的要素和机制异常纷繁,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不少的行为主体,利益多元,不易协调。

这种复杂性和系统性对政府的制度和政策制定、管理模式以及公民道德等提出多方面的挑战,需要“全社会人人动手”,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生活垃圾的制造、收集、运输、处置是一个系统工程,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对社会合力的要求比较高。相较于框架和制度,全民参与的落地难度较大。日本和德国的成功经验表明,公民主动分类是核心一环,且毫无捷径可走,只能在磨合上下功夫。磨合就意味着长时间的调适,需要通过不断的教育来持续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

事实上,在不同国家,由于垃圾来源、生活习惯的不同,在垃圾分类和处置上会有不少差异。比如德国侧重生产者责任,生产者责任不仅体现在包装上,还体现在回收上,并由此衍生到运输、处置等多个环节。又如瑞典更注重技术应用,每个社区都有先进的处置系统,虽成本昂贵但很有效。

(摘编自汤伟《推进垃圾分类没有捷径可走》)

1.下列对“垃圾分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先推行垃圾分类的城市不仅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还制定了一些处罚措施,比如违规投放垃圾将会影响个人信用。
B.我国近年来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增加,强化生活垃圾分类与之关系密切,但这并不表示我国近年来垃圾分类工作成效低。
C.我国不同城市对垃圾的类别、标志以及对垃圾采用的管理方法虽然不尽相同,但都能体现我国对垃圾分类、垃圾投放的重视。
D.我国多个重点城市推行垃圾分类,这一措施能够更好地促进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的开展,也能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也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归根结底,民众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B.垃圾分类对改善生活环境和促进绿色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要绿水长流,还要从更多的环境治理领域入手。
C.垃圾分类工作链条很长,涉及的环节较多,涉及的主体也较多,各自利益不尽相同,这导致当前的垃圾分类工作很难开展。
D.因垃圾来源、生活习惯不同,不同国家处理垃圾分类的工作着重点也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这个工作需要长期坚守。
3.当前政府部门在垃圾分类管理中需要强化哪些方面的工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
2021-06-22更新 | 2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能否成为独角兽[注]甚至超级独角兽,赛道选择很重要,赛道首先要符合国家整体政策导向的要求,要符合社会的需求,也就是方向要对。K9教育以及众多由于估值下降退出榜单的独角兽企业在方向选择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同时,行业规模需要足够大,并且行业天花板足够高,短期不会被触及,应该说中国的很多行业细分领域,支撑起几家独角兽企业都是很轻松的,但要想发展成为超级独角兽,行业的天花板就不能太低。一般来说,千亿规模市场,很难诞生超级独角兽,万亿市场从长期来看一定会诞生超级独角兽企业。

独角兽企业本身就是科技创新的代名词,其高估值,往往是对其优势的创新技术给予的合理预测,而独角兽企业在获得投资之后,需要不断地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使研发适应市场需要,有一定前瞻性,甚至需要提前做一些基础研究的布局,构建护城河,才能更好地支撑合理的估值水平。

科技创新离不开市场化,独角兽企业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还是通过市场转化,获得持续的收入。互联网单纯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构建合理的商业模式,让自身在科技创新上积累的优势体现在市场化商业化上,是独角兽企业需要不断思考的。

独角兽企业由于其短期内获得了较大的资金投入,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业务和人员均在短期内有较大的增长,管理和运营往往无法迅速跟上。在快速发展期,问题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掩盖;当企业增速下降或融资不畅,这些问题就会迅速暴露出来,拖累企业发展。在现金流较好的时候,提前提高管理运营水平,未雨绸缪,应该成为独角兽企业的必选项。

(摘编自李争粉《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领跑全国近半数在中关村科学城》)

[注]独角兽,投资界术语,一般指成立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少部分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

材料二:

(摘自苏杰芹《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趋势研究》)

材料三:

独角兽企业以互联网发展为契机,打破实体经营的界限,充分利用互联网时效性的特点,实现线上与线下、生产与销售、资金转入与转出的联动。独角兽企业往往掌握着各自领域中的核心科技,能够在短期内实现产值较大的增长。

从胡润研究院的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从2014年开始,独角兽企业的数量每年呈“井喷式”增长,这充分显示出我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与我国企业的竞争实力。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为这些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持与政策优惠,而这些具有强大竞争实力的企业也可以更好发挥自己的科技与生产的优势,进而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从胡润研究院公布的中国前十“独角兽”企业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金融科技与互联网企业占据绝大多数席位。这也说明我国的企业顺应现在互联网时代的潮流,积极涌入互联网的大家庭,利用我国特有的强大用户流量,构建强大的用户网。其中,用户作为“隐形的广告资源”,利用自身的使用体验为企业赢得口碑和声誉,企业既能源源不断地扩大用户规模,又能增强用户的依赖和归属感。此外,随着企业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和用户对企业信赖的不断加深,企业的业绩也跟着蒸蒸日上,使得企业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来回馈用户,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企业在提高业绩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最后,企业依托互联网这一平台,把这一良好的循环扩大化,最终独角兽企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从独角兽企业的地理位置分布来看,北京市最受独角兽企业的青睐,共有82家独角兽企业。上海紧随其后,一共有47家独角兽企业。杭州作为“沪宁杭”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吸引了19家独角兽企业。深圳作为我国的经济特区,同样拥有18家独角兽企业,数量上名列第四位。南京作为我国的重要核心城市,也拥有12家独角兽企业。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独角兽企业一般都分布于我国的首都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摘编自娄鹏震《“独角兽”企业爆发探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K9教育由于估值下降而退出榜单,这表明选择“教育科技”作为发展赛道的独角兽企业是没有前途的,因为行业规模小,缺乏核心底层技术。
B.我国的经济实力与企业的竞争力形成良好的互动,相互促进,这要求独角兽企业规模要大,成立时间要足够长,才能使产值在短期内实现较大的增长。
C.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迅速增长,集中度高,独角兽企业中金融科技与互联网企业占据多数席位。由此可见,完善互联网建设是催生独角兽企业的根本动力。
D.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为独角兽企业青睐的城市,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发达经济区对于独角兽企业的集聚效应,促进独角兽企业更好地发展。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三五”期间中关村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和估值强劲攀升:前三年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较快,后增速趋于平缓;五年间估值增长近三倍。
B.中关村独角兽企业成立年限普遍较短,活力充足:53家企业成长为独角兽所经历时间不超过5年,超三成企业成长为独角兽所经历时间不超过3年。
C.与硅谷相比,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大部分是以企业服务为主的高技术企业,注重核心技术开发应用,呈现全面发展态势,具有强健的发展潜力。
D.“十三五”期间中关村在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移动网络与服务、教育科技等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数量超过硅谷,但在网络安全领域尚处于空白。
3.应该如何促进独角兽企业发展行稳致远?请从企业自身的角度,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2022-12-04更新 | 5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全国总人口为1443497378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72053872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全国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53383938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76020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18766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35280人,占13.50%。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

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1162人,占63.89%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87562人,占36.1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15856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1984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0人减少0.48人。成年子女与年老父母分居现象普遍。

图1: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

   

图2: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

   

图3:我国65岁以上人口及其占比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七普”人口统计公报)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1124日电   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提出如下意见。

在党委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供多元化产品和服务。注重发挥家庭养老、个人自我养老的作用,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促进资源均衡配置。

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着力发展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地方政府负责探索并推动建立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的模式。探索“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摘编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

材料三:

自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以来,多项养老服务举措出台,但居家养老的主体地位仍然不够凸显,机构养老依然更受关注,这与中国老年人偏好居家养老的意愿与现实选择并不吻合,因此,我国应加快构建支持居家养老的政策体系,以此推动整个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居家养老延续了我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在道德伦理上,儒家强调的孝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仅强调家庭内部对老年人的赡养,还强调尊老爱老文化的社会推广,当代社会仍在继续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孝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因此,居家养老符合我国历史文化与现实国情,有利于家庭成员相互照顾和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居家养老这种方式有利于维护家庭关系并节约经济成本,既能保证老年人的独立性从而满足老年人对自由的追求,又能维持他们生活在原有环境里的熟悉感。居家养老是传统的家庭养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适应时代变化规律而增加了社会与国家介入的养老方式。因此,构建支持居家养老的政策体系势在必行。

应当注意的是,曾有大量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的机构建设,各地都出现了一批床位多、面积大的养老机构,出现了大量空置的床位,资源配置不当造成了养老服务结构错位的问题。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出现,在设计支持居家养老的政策体系时应遵循三大原则:一是真正尊重老年人意愿,二是能够满足有需要者的需要,三是应当尽可能地充分发挥老年人的自主性、积极性。

(摘编自郑舒文《构建支持居家养老的政策体系》,《中国社会报》20211126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开始到第七次人口普查为止,近七十年间我国人口一直持续增加,但年增长率却呈连续下降态势。
B.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一直以较快的速度推进,但直到2010年“六普”为止,乡村人口数量一直多于城镇。
C.近30年来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持续下降,而65岁以上老龄人口及其占比在持续上升,由此可见,二者之间有着直接的反向关系。
D.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有效减缓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口年均增长率下降、老龄人口及其比占持续上升等一系列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府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可以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需要。
B.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在持续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C.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有社会和国家介入的养老方式,与传统家庭养老有本质不同。
D.国家近年推出多项养老服务举措,但机构养老依然更受关注,各地都曾出现资源配置不当造成养老服务结构错位的问题。
3.政府推出的“居家养老”政策有充分的客观依据,请结合材料一、三概述说明。
2022-01-18更新 | 1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