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9 题号:1455606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梦孚若

刘克庄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注】:①词人追怀亡友方孚若之作。方孚若,词人同乡,政治上主张抗金。②东溟,东海。③圉(yǔ)人,养马的官。④龙媒,骏马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得慷慨悲凉,作者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熔铸典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B.上片写词人梦见与方孚若相逢后,一同游赏名胜古迹,享用美食,乘坐西域名马,极具浪漫色彩。
C.下片写梦醒之后的现实景象,“饮酣”两句写晨鸡无情地唤醒了美梦,词人不得不面对清醒的现实。
D.词人善用典故,如李广之典,寓李广难封之意,“万户侯”一句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鄙薄之情。
2.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田家行

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到农家男女无论声音还是容颜尽显其欢欣与喜悦,使用了互文手法。
B.因为丰收,平日愁怨一洗而空。也不用为了逃避官府盘剥,夫妻再话别离。
C.炎炎夏日,麦浪滚滚。因为丰收,即使天气炎热,也能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D.本诗语言质朴无华,于平易中见深刻。感情亦喜亦悲,显出文势跌宕之美。
2.这首诗对残酷的封建剥削作了无情的揭露。丰收之年,农民生活尚不如意,如遇歉收之年,农民可能会有何种遭遇呢?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概括。
2023-05-22更新 | 11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闲居

白居易

深闭竹间扉,静扫松下地。

独啸晚风前,何人知此意。

看山尽日坐,枕帙移时睡。

谁能从我游,使君心无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竹间”“松下”可知,诗人的居处被青松、翠竹环抱,环境幽美、静谧。
B.“独啸”这一细节体现出诗人昂扬奋发的一面,也使全诗的意境具有动态美。
C.“尽日”写看山时间之久,“移时”状枕帙入睡之快,两相对照,别有意趣。
D.七八句邀人同游,并非抒发缺少知己的孤独寂寞,而是表现溢于言表的自得。
2.有人说诗题中的“闲”字是理解本诗的关键,请简要分析。
2021-12-15更新 | 15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该诗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此时好友元稹去世,作者体弱多病,官务清闲。
1.对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
B.颈联以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了“睡美”。
C.尾联中“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只是为了说明老翁怕冷。
D.本诗语言自然、质朴,刻画形象逼真,富有生活气息。
2.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2-09-29更新 | 1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