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1459780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节选)

杜甫

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红。

杯酒沾津吏,衣裳与钓翁。

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

摇落关山思,淹留战伐功。


【注】①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秋天,杜甫同郑公(即严武,封为郑国公,时任成都尹)在成都北池临眺作此诗。②异方:这里指成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紧扣题目中的“秋”字和“临眺”二字,写出所望之景象一派凄凉。
B.三四句转述人事,写郑公于酒席上赏酒给渡口的小吏,赠衣于钓鱼的老翁。
C.五六句由成都菊花之艳丽想到故乡梧桐之挺拔,两相比照,情感自然流露。
D.诗歌寄情于景,景中含情,诗人所用意象,色彩明丽突出,倍增情感浓度。
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概括。
【知识点】 杜甫(712-770)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闷十二首•其六

杜甫

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


注:①中圣:古时嗜酒的人把清酒叫做圣人,浊酒做贤人。中圣即喝醉了。②耆旧:年高而有声望的人。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诗首联即点题,“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
B.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中“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两句,堪称李诗“白首卧松云”一句的生动注解。
C.从体裁来看,两首诗分别是律诗和绝句;从情感来看,两首诗都表达诗人对孟浩然的仰慕和思念之情。
D.两首诗都对孟浩然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代诗仙和一代诗圣都为孟浩然作诗,可见作为与王维齐名的盛唐诗人,孟浩然实至名归。
2.孟浩然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以上两首诗简要分析。
2023-02-26更新 | 5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作者流浪到三峡附近,在冬日夜宿阁楼时的所见所听所想所感。
B.首句的“催”字写出冬天夜长昼短,光阴荏苒,岁月逼人,给人紧迫压抑之感。
C.颔联写了三峡夜晚之景,两句均从侧面烘托出局势动荡战争频仍的时代气氛。
D.本诗大开大合,气象雄盖宇宙,笔势沉郁精悍,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的气概。
2.“沉郁顿挫”是杜诗的风格,“沉郁”是指内容深广,感情深沉,请结合诗的后两联谈谈“沉郁”的特点有怎样的表现。
2020-02-09更新 | 13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本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别韩十四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为春秋时隐士,七十岁还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此行需经此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笔力深沉,伸缩自如,将国难家恨、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共融一炉,是唐代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
B.首联引用老莱子彩衣娱双亲的典故,随后发出感叹,既揭示了战争中天伦之乐难见的现实,又暗扣诗题中的“觐省”之意。
C.颔联写诗人自身与亲人离散,紧承“万事非”;想到江东不太平,借一个问句流露出对友人此行的关切,进一步点明题意。
D.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犹恐”隐隐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担忧,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2.这首诗的颈联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2022-05-28更新 | 2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