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8 题号:1460489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安史之乱后归乡途中所作。②估客:商贾。③三湘:本指湘江流域泛指江南地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题“晚次鄂州”中的“晚”交代了作诗时间,“次”意思是驻扎,交代了作诗地点。
B.首联中已能“远见汉阳城”,但“犹是”“一日程”,写出诗人快到故乡的喜悦之情。
C.颔联明写“估客”昼眠、“舟人”夜语,暗写自己因心切无论白昼还是黑夜都不能寐。
D.“更堪江上鼓鼙声”的“堪”有“不堪”“哪堪”之意,写出了诗人晚次鄂州的感慨。
2.本诗的诗眼是“愁”,请结合全诗分析“愁”的具体内涵。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唐河传·效花间体

辛弃疾

春水,千里,孤舟浪起,梦携西子。觉来村巷夕阳斜,几家,短墙红杏花。

晚云做造些儿雨,折花去,岸上谁家女。太狂颠,那岸边,柳绵,被风吹上天。


【注】①花间体,指花间词派的创作体式。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兴起的词派,继承晚唐温庭筠词中偏于闺情、伤于柔弱,过于雕琢的“柔而软”的词风,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闺阁之中的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虚实结合,既有梦中词人携着西施泛舟千里春水之上,也有醒后村庄和谐宁静之美。
B.“短墙红杏花”一句构景巧妙,短墙相隔,杏花半露,有含蓄内敛之美。
C.傍晚时分,微雨零落,有村女折花而去,人的活泼、花的艳丽相映成趣,暗含作者想要退隐田园心理。
D.本词描绘了乡间风貌,词人赞美乡间景色之美,也表现了乡人“狂颠”之态。
2.花间体词风香软,落笔多在闺房。本词效仿花间体,但又不乏豪放之风。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023-02-01更新 | 9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永王①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

李白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注】①永王:唐玄宗十六子李璘。李白第二次从政,应邀入永王幕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诗作分析,《永王东巡歌》写作时间晚于《蜀道难》。
B.第二句想象了自己轻而易举扫平敌寇,把酒庆功的场景。
C.末句写战争胜利后唐军班师回朝,其中“日”是指皇帝。
D.此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盖世英雄式的自我形象。
2.同是写战争,此诗“指挥戎虏坐琼筵”句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句有异曲同工之处,试分析二者异同。
2022-01-25更新 | 21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师厚接花

黄庭坚

妙手从心得,接花如有神。

根株穰下土,颜色洛阳春。

也本犁子,仲由元鄙人。

升堂与入室,只在一挥斤

[注]①《庄子》记载“轮扁斫轮”事:“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②雍:孔子的学生冉雍。③仲由:孔子的学生子路。④《庄子》记载“挥斤”事:“郢人垩……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承接题目,咏师厚接花,“妙手”“有神”写出了师厚嫁接花艺的水平高超,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B.从生于穰县土壤的植株到美丽绽放、名闻天下的洛阳牡丹花,可见嫁接培育技艺的精妙,给人画面感。
C.孔子的弟子雍、仲由本来出身低微,后都“升堂”“入室”,关键在于“挥斤”妙手,强调了学习贵有心得。
D.整首诗笔调轻快,前四句、后四句的内容衔接过渡自然,结尾处的“挥斤”又与开头的“妙手”巧妙地呼应。
2.宋诗尚理,这首诗在说理时形象而不枯涩,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色的。
2023-09-08更新 | 3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